面对校园霸凌,要培养孩子“不好惹”的能力

近段时间,广东新出台了校园欺凌治理方案,方案从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目前为止,全球有25%的学生曾经历过霸凌,而中国则有2%-66%的学生曾被欺凌过。其实,校园暴力一直离我们都不远:

1、放学的孩子身上总带着莫名的伤口或淤青;

2、孩子的衣服和书包总会损坏;

3、孩子频繁的身体不舒服,或做噩梦;

4、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逃学;

5、性格变得懦弱、胆小和自卑;

6、心理抑郁,甚至自杀。

回顾下来,很多学生都受过校园暴力,然而真正把这些情况告诉老师甚至家长的孩子,不过只有35%,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默默地接受施暴者的欺凌。

面对校园暴力,小编就告诉各位家长该如何教自己的孩子避免校园欺凌:

1、告诉老师、父母

当孩子面临暴力欺凌时,身为学生一定要尽先向学校老师反应情况,老师往往是学校里最能保护被欺凌者的成年人,第二时间便是立马回家向自己的父母反应情况。

有些孩子因为性格胆怯,当他被别人欺凌后,因为害怕报复,而选择了忍气吞声,不敢向老师和家长汇报,那才使得校园施暴者更加肆意妄为,以致日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只有一开始就跟老师和家长说明情况,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父母这边,都会第一时间采取保护的措施,及时解决孩子被欺凌的情况,并有效地遏制住校园“霸凌者”的行为。

2、教导孩子面对暴力时,勇敢地说“不”!

家长要教导孩子面对“霸凌者”时,不能表现出十分懦弱的神态,有时就是因为孩子这样畏手畏脚的,才让暴力者更加享受欺辱的过程。

尽量教导孩子避开霸凌者,多靠近成年人多的地方行走,平时不要弯腰低头,这样的样貌会让人看起来弱小可欺。只有挺胸抬头,对自己的内心充满自信,才能令人觉得你是不好欺负的。

3、教导孩子保护自己,不受欺负。

家长可以在休息日时,多带孩子去运动和学习攻守技巧。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也可以让孩子在面临暴力的情况下,有足够的体力支撑着逃离现场或者避免最大化的伤害。

4、与孩子模拟“霸凌”过程

家长可以模拟一次全过程的校园欺凌事件,教导孩子在遇上各种各样的欺凌时,该以哪种最有效的方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教孩子怎么办?怎么解决?并告诉孩子面对校园暴力时,应当控制自己的情绪,从容不惧,不露出半点胆怯的样貌。

最后,小编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注重校园暴力带给孩子的严重影响,不要以为都是小打小闹,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养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是获取知识的源泉,不是获取恐怖瘴气的沼泽。其实校园暴力一直存在青少年的身边,无论是“霸凌者”的世界观扭曲,还是受害者的胆怯不语,这些问题都体现出了他们父母对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去学校,自有老师去教导,就不需要他们过多的操心了,但学校是大家孩子学校的地方,老师无法?对每一位孩子都全面顾及到完美的程度,而家长又无限制地放任孩子或对自家孩子的家庭教育不上心,就出现了一大批的校园“霸凌者”和屈服在暴力下不敢言语的“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