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瞭解一點中藥-骨碎補(補腎強骨、續傷止痛)

骨碎補,又叫肉碎補、石巖姜、毛薑、石碎補、崖姜等等,為水龍骨科附生草本植物槲蕨的乾燥根莖。全年均可採收,多於冬春季節採挖,除去葉片及雜質,乾燥,用火燎去絨毛(鱗片)。根據炮製的不同有生骨碎補、砂燙骨碎補等。我國大部分地區皆有分佈,主產於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及浙江等地。

每天瞭解一點中藥-骨碎補(補腎強骨、續傷止痛)

骨碎補的商品形狀有條、片兩種,乾貨以條大、棕色、茸毛少者為佳,骨碎補原產於我國,很早以前古代的人民就在在生活中發現了它的藥理特性,《雷公炮製論》中就有關於骨碎補的記載。歷代的醫藥典籍更是不乏論述。《藥性論》:“主骨中毒氣,風血疼痛,五勞六極,口(或作足)手不收,上熱下冷。”《日華子本草》:“治惡瘡,蝕爛肉,殺蟲。”《開寶本草》:“主破血,止血,補傷折”《本草正》:“療骨中邪毒,風熱疼痛,或外感風溼,以致兩足痿弱疼痛。”

每天瞭解一點中藥-骨碎補(補腎強骨、續傷止痛)

骨碎補味:苦;性:溫;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補腎強骨,活血止血,續傷止痛;

主治:用於腎虛腰痛、腎虛洩瀉,風溼痺痛、耳鳴耳聾、牙齒鬆動、跌打損傷、筋骨折傷、闌尾炎;外用治斑禿、白癜風、雞眼;

用法用量:內服,9-15克,水煎服,或浸酒,或入丸、散劑,外用,鮮品搗爛外敷或幹品研末調敷,或水煎洗。

禁忌:陰虛內熱及無瘀血者忌服

《得配本草》:忌羊肉、羊血,蕓薹菜。

《本草經疏》:不宜與風燥藥同用。

《本草匯言》:如血虛風燥,血虛有火,血虛攣痺者,俱禁用之。

每天瞭解一點中藥-骨碎補(補腎強骨、續傷止痛)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骨碎補中主要含有柚皮甙、骨碎補雙氫黃酮甙、骨碎補酸、澱粉、葡萄糖、四環三萜類化合物、豆甾醇等有效物質。具有抑菌,降血脂,聰耳固齒,保肝解毒,促進骨損傷的癒合,以及刺激骨關節軟骨細胞的增生、推遲細胞退行性病變,降低骨關節病變的作用。

骨碎補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並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促進肝及腎上腺內膽固醇的轉化與排出,使其膽固醇水平明顯下降;能促進人體骨骼對於鈣的吸收利用,並提高外周血液中鈣、磷的水平,具有一定的改善軟骨細胞、推遲細胞退行性病變,降低骨關節病變率的作用;骨碎補雙氫黃酮甙還具有明顯的鎮靜鎮痛作用,並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及耐氧力,還能減輕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的聽力損害並降低中毒死亡率,如與卡那黴素合用可以減輕卡那黴素對耳蝸的毒性作用;骨碎補能激活肝藥酶,減輕或解除藥物對肝臟的損害有保肝解毒的功效。

每天瞭解一點中藥-骨碎補(補腎強骨、續傷止痛)

骨碎補的適用範圍廣泛,臨床上可用於傳染性軟疣、尋常疣、鏈黴素毒副反應、雞眼、腎虛腰痠/耳鳴、老年腎虛、跌打損傷、外傷骨折、牙痛等症的治療,含有骨碎補的中成藥主要有萬通筋骨片、補腎固齒丸、大活絡膠囊、頸腰康膠囊、偏癱復原丸、人參再造丸、藤黃健骨丸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