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和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研究團隊合作發現可預測老年人群痴呆風險的代謝複合表型​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痴呆及其他相關認知障礙的防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面臨的巨大挑戰。我國作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現有痴呆患者1100多萬,佔全球痴呆患者總數的1/4。發現存在早期病理改變但尚無症狀的臨床前患者,是尋找痴呆有效治療方式的關鍵。因此,研發精準、快捷、並易於在社區老年人群中廣泛篩查的痴呆早期表型標誌物是降低我國痴呆負擔的重要手段。

2020年4月8日,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陳興棟青年研究員團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丁玎研究員團隊,以及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分子表型代謝組平臺唐惠儒教授團隊在痴呆研究領域國際著名學術期刊《阿爾茨海默病與痴呆》(Alzheimer’s & Dementia)在線發表了題為“中國老年人群痴呆代謝組學研究”(Metabolomics and incident dementia in older Chinese adults: The Shanghai Aging Study)的合作研究成果。

該研究基於“上海老年研究”隊列的1440名研究對象,利用核磁共振檢測技術(NMR)對研究對象的基線血清進行全局性代謝組學檢測,分析了代謝物水平與痴呆發生風險的關聯。結果發現,血清中谷氨酰胺和O-乙酰糖蛋白水平升高與五年後痴呆發生風險正相關,而穀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等5個氨基酸水平與痴呆發生風險負相關。

研究中,科研人員還通過富集分析發現痴呆前期谷氨醯胺/穀氨酸代謝,及甘氨酸/絲氨酸/蘇氨酸代謝通路發生改變(圖1左)。此外,研究團隊利用套索迴歸(LASSO)篩選變量,並建立了痴呆的風險預測模型。根據篩選結果,五個血清代謝分子表型(檸檬酸、穀氨酸、谷氨醯胺、磷酸膽鹼、酪氨酸)的組合預測痴呆風險的受試者工作特徵曲線(ROC)下面積(AUC)為0.72,加上年齡與基線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評分後,AUC提高到0.90(圖1右)。

研究團隊表示,該研究成果展示了利用代謝組學技術有望發現痴呆的血液早期診斷表型標誌物,也為痴呆發病機制及干預治療措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和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研究團隊合作發現可預測老年人群痴呆風險的代謝複合表型​

圖1. 痴呆前期異常改變的代謝通路(左)與痴呆預測模型的ROC(右)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上海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的支持。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崔梅副教授和人類表型組研究院蔣豔峰博士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陳興棟青年研究員、丁玎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還得到了金力院士、董強教授和唐惠儒教授等學者的指導和支持。

據悉,該研究依託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精密測量平臺兩大高水平科研創新平臺協同開展。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目前已建成世界首個跨尺度、多維度的人類表型組精密測量平臺,其中的分子表型代謝組平臺可以對兩千多種代謝小分子進行定量檢測,為發現可用於疾病篩查的小分子生物標誌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為國家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依託單位。於2009年建立了3800名社區老年人群的“上海老年研究(Shanghai Aging Study, SAS)”隊列,並建成了相關臨床資料庫和生物樣本庫。該隊列為應用前瞻性設計,研究老年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病因、疾病的發展與轉歸等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支撐。

原文鏈接:https://alz-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lz.1207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