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一、道教中的城隍神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城隍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城隍,又稱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為儒教《周官》八神之一。也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長(是真正專門負責人一生福壽祿和惡罰明的官職,而且不是神,稱呼為城隍 判官等)。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城隍產生於古代儒教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於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為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為佑聖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之。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幸免”。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榆次城隍廟文物保護碑

二、榆次城隍廟

榆次城隍廟在市區東大街中段北側。據《榆次縣誌》載有明代鞏昌府知府金中夫(榆次人)撰的《城隍廟》一文,可知現存的城隍廟是由原北門內善政坊以東的舊城隍廟拆遷後營建的。舊城隍廟元代至正二十二年(1362)在達魯花赤帖木兒主持下建造的。宣德六年(1431)榆次縣令曹顯覺得舊城隍廟狹小簡陋、便拆掉舊廟在現今的地方營建了正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山門一間。成化十二年(1476)三月,又擴充了廟的範圍,把原三間正殿遷到後面約八丈遠的地方作為寢殿,並在寢殿前四丈的地方新建了五間顯佑殿(正殿),弘治七年(1494),榆次人李選認為廟內殿宇雖然宏大,但原來的廂房相形之下,便顯得很不相稱,便在東西兩側各建了十四間廂房,弘治十年(1497)榆次人苻吉等主持又於正殿南正中建閣,起名“玄鑑樓”。正德四年(1509),榆次人王嵩主持在玄鑑樓南面修了五間山門,正德六年(1511)全部告成。玄鑑樓被世界歷史文化保護基金會評為全球最精美的100處古建築之一。後榆次人左桂原、李引道兩人主持在閣北靠閣建築了樂樓。嘉靖六年(1527)由榆次人孫文質、崔棕於廟門南大道對面建了屏障。嘉靖十二年(1533),榆次人趙弘、苻產明又于山門外東西兩側跨道建牌坊各一座:東叫“保障”,西叫“昭假”。並在門口豎了兩根鐵旗杆,門兩旁簷內塑神像兩尊。乾隆三十九年(1774)於廟西增建了道院和財神廟,民國八年(1919)由趙文允負責給城隍廟做了最後一次維修。

榆次城隍廟現存山門、樂樓、城隍殿、玄鑑樓、後殿、東西廊廡和八字形影壁。主殿城隍殿面闊五間,歇山頂,內部結構精緻,斗拱、梁栿一體。是山西省縣級城隍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之一。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顯祐殿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懲惡勸善匾

顯佑殿是榆次城隍廟古建築群中的主體建築。是祭祀城隍廟的主神城隍神的殿堂,老百姓又稱之為大殿。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月吉日,明太祖朱元璋加封榆次城隍神為監察司民顯佑伯,之後城隍廟的大殿即以顯佑殿稱之。 顯佑殿內正中建有神臺。神臺正中的神塑是榆次的城隍神———監察司民顯佑伯

樂樓史料上稱為“酬神樂樓”構造精緻獨具匠心。當年慈禧太后聽說榆次樂樓能發出絕秒的樂音,為做壽修樓,便派人實地考察,但最終卻不解其奧秘,無果而返。樂樓正對面是顯佑殿,所謂城隍就是古代中國城市的守護神,護城佑民,主掌冥籍,是古代漢民族宗教中普遍祭祀的重要神祗之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古往今來,皆為天理,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深刻的反映。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衾影無慚匾

城隍廟正門右邊《衾影無慚》牌匾 衾影無慚出自南朝·齊·劉晝《新論·慎獨》:"故身恆居善,則內無憂慮,外無畏懼,獨立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宋史·蔡元定傳》:"貽書訓諸子曰:'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城隍”二字的字面理解為城牆和護城河。古老的原始信仰中,萬物有靈,萬特有神。城隍的神靈,就叫城隍神。城隍是社會發展,階級鬥爭,人與自然鬥爭的產物,功用就在於防禦敵人,保護己方。城隍神自然就成了城市的保護神。它的原始職能,主要就是保護城市不受水火盜賊、敵軍的侵襲。它起源自原始信仰的一種自然神,最後發展成了統治者奴役矇蔽百姓實施封建思想統治的神權工具。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玄鑑樓

榆次老城榆次城隍廟玄鑑樓。玄鑑樓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名之為"玄鑑"有"深奧微妙"、"可以為鑑"之意。唐張九齡《祭洪州城隍文》雲:“城隍是保、氓庶是依。”意思是:城和城中的老百姓,都賴城隍神保護。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顯佑殿前懸有三塊橫匾:“顯佑殿”、“賞罰無差”和“彰善癉惡”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顯祐殿正面全景

顯祐殿右邊楹聯:百善孝為先,論人不論事,論事寒門無孝子。左邊楹聯:萬惡淫為首,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少完人。

顯佑殿,前街抱廈為獻殿,供人參拜。東西各有十七間廊房環繞,合為一體。中院地勢低凹,但卻十分寬廣。置身其中,頓生渺小無依之感,殿宇巍巍,門窗洞開,幽深不明,環顧四周,盡是鬼判猙獰,形成了一種天網恢恢,插翅難逃的感覺氛圍。顯佑殿簷下掛著三塊橫匾,分別題寫“顯佑殿”和“償罰無差”,“彰善 惡”。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玄鑑樓楹聯:暗室虧心,未入門已知來意;自家作孽,欲免罪不在燒香。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玄鑑樓匾額 神靈有赫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門神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戲臺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元君殿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城隍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彩塑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榆次城隍廟玄鑑樓《報應昭彰》匾額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牛頭馬面諸判官鬼卒像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財神殿,從外面的大樹、架子上掛滿了紅色許願牌來看,財神爺很受歡迎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顯佑殿東西兩側都有配殿,配殿是冥王殿,內供東嶽大帝和十殿閻王,還有一幕幕的地獄情景雕塑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寢殿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西園又稱西花園,因位於城隍廟西側而得名,與城隍廟相通。西園楹聯:“春秋多佳日;園林春俗情。”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西園內多景樓為雙層閣樓式建築,背依假山,面臨池水。二樓牌匾:“多景樓”(米芾題),一樓牌匾:“山水真意”(趙子昂題)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正門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斗拱結構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山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隍廟——榆次城隍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