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再窮不能窮教師,讓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了央視《面對面》專訪。任正非有一個條件,要更多地談基礎研究和基礎教育。在外界普遍關心華為發展之時,任正非卻用大篇幅談到基礎教育問題。

任正非認為教育是一切的基礎,他呼籲提高教師的待遇,讓優秀的人報師範學校,願意當老師:“再窮也不能窮教師,只有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國家才有未來。” 任正非強調, “如果教師的待遇不高,優秀的人不願當老師,就會出現‘馬太效應’,我們的教育只會越來越差。”

任正非表示,再窮也要給未來投資。“這個時代對一個國家來說,重心是要發展教育,主要是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沒有良好的基礎教育,就難有有作為的基礎研究。”

“對於我國而言,如果不從基礎教育尤其是農村基礎教育抓起,國家不可能強大。”


任正非:再窮不能窮教師,讓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記者:當外界都在擔憂華為如此生死攸關的一個時刻,您反而有點超然物外要談教育,教育還是您最關心的事情,為什麼?

任正非:第一點我們從來沒覺得我們會死亡,我們已經做了兩萬枚金牌獎章,上面題詞是不死的華為。我們根本不認為我們會死,我們為什麼把死看得那麼重,所以我們認為我們梳理一下我們存在的問題,哪些問題去掉,哪些問題加強,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一些高端的產品美國也沒辦法,因為我們完全靠自己不靠美國。我關心教育不是關心華為,是關心我們國家。如果不重視教育,實際上我們會重返貧窮的。因為這個社會最終要走向人工智能的,因為你可以參觀一下我們的生產線,20秒鐘一部手機從無到有,基本上沒有什麼人。未來我們幾百條上千條的生產線完全是自動化的,所以我們的人的文化素質不夠,至少你沒受過大專或者大學以上的教育,你的英文也不好,計算機也不好,做工人的機會都不存在。從我們公司的縮影就要看到國家,放大來看國家,國家也要走向這一步,否則國家是沒有競爭力的。


任正非:再窮不能窮教師,讓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在1月17日,任正非接受《面對面》專訪中,任正非呼籲,把教育做好,國家才有未來。因此,要提高老師的待遇,再窮也不能窮教師,要讓優秀的人才願意去當老師,讓優秀的孩子願意學師範,這樣就可以實現“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而四個月後的這次採訪,他最想呼籲的依然是提高老師的待遇,再窮不能窮教師,讓社會各界都來重視基礎教育。

任正非: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礎是什麼,比如硬件、鐵路、公路、交通設施、城市建設、自來水各種環境的硬設施,硬設施沒有靈魂的。靈魂在於文化、在於哲學、在於教育,一個國家有硬的基礎設施,一定要有軟的土壤,沒有這層軟的土壤任何莊稼不能生長。為什麼別人不會提這個問題,我會提這個問題,我們真正在科學技術上是領導這個世界的,我能看見我們科學家的工作狀態。我只要一出國,到了任何一個研究所,每個科學家都爭著上來講他的方程,十年二十年以後這些東西產生的結果。比如他演示系統方程給我看,說這個將來毫米波可能會給人類提高一百倍的帶寬,但是隻增加兩倍的錢。就是你多出兩分錢,你就可以獲得一百倍的帶寬,所以窮人都能消費起了。這些基礎的科學走到這一步,如果沒有從農村的基礎教育抓起,如果沒有從一層層的基礎教育抓起,我們國家就不可能在世界這個地方競爭。因此我認為國家要充分看到這一點,國家的未來就是教育。

記者:您認識到了這樣的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但是您企業再大也就是一家企業,您能為改變這個社會問題能做些什麼?

任正非:因為我只是我能看到科學家的真實研究能達到的水平,達到這個水平的難度我知道。我認為要從最基礎抓起,要尊師重教。能真正這樣子將來這個國家二三十年、三五十年有希望,這個二三十年人類一定爆發一場巨大的革命,這個革命的恐怖性人人都看到了,特別是美國看得最清楚。看得最清楚,他們才能打你這個出頭鳥。他們沒想到我們早就準備消滅不了,他們沒想到。他們以為架起幾門炮嚇唬一個國家的時代,還是那個時代,可能誤判了。以為抓起我們家一個人來,就摧毀了我們的意志這個也誤判了。所以我認為我們國家其實從今天抓起,如果我們農村的孩子二三十年以後好多都是博士碩士了,這會為國家在新的創新領域去搏擊,爭取國家新的前途和命運,這才是未來。

記者:您有充分的人才儲備吧?

任正非:對,我們可以在世界各國網羅最優秀人才,比如我們在英國建芯片工廠,我們從德國招博士過去,德國博士動手能力很強。我們可以在新西伯利亞大學裡面,把世界計算機競賽的冠軍,用五六倍的工資招進來。我們在俄羅斯提高了工資待遇,俄羅斯很多博士科學家就爭著到我們這來工作。


任正非:再窮不能窮教師,讓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記者:怎麼能夠成長,今天讓您讓華為公司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複雜裡面有不公的,也恰恰是這個國家。

任正非:從來都是學生超過老師,這不是很正常的嗎?學生超過老師,老師不高興,打一棒是可以理解的。世界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是一對父子發明的,叫伯努利。伯努利這個父親嫉妒自己兒子,在空氣動力學上超過他,殘酷地迫害他的兒子,他的兒子是他的學生。美國是我們的老師,看到學生超過它不舒服也是存在的,沒關係,寫論文的時候加一個名字,把它放在前面就行了,我放在後面不就完了嗎?

記者:您準備怎麼去面對未來,也許會長期存在的這個中美貿易衝突?

任正非:這本來就是可能長期我們準備打持久戰的,我們沒有準備打短期突擊戰,我們持久戰越打,我們可能會越強大,我們渡過磨合階段,產品切換磨合這個階段,其實我們可能更強大了。

在華為總部接待大廳的大屏幕上,循環播放著華為出品的《基礎研究與基礎教育》的公益廣告片,從2018年10月28日起,這則公益廣告片開始投放媒體。任正非想通過儘可能多的渠道來呼籲社會各界重視基礎教育,呼籲國家加強基礎科學的研究和創新。

記者:您反對的是那種盲目的,在補短板的過程中,這種所謂的知識產權的創新?

任正非:堅決反對,我就是最典型的,就是短板不行。我在家裡經常太太、女兒都罵,這個笨得要死,笨得要死,我這一生就是說短的,去你的,我不管了,我只做長我這塊板。讓我再拼一塊別人的長板,拼起來不就是一個高桶了,為什麼要自己變成一個完整完美的人?完美的人就是沒用的人,我們公司從來不用完人,一看這個人總是追求完美,就知道他沒有希望。這個人有缺點,缺點很多,這個人好好觀察一下,在哪方面能重用他一下。如果說他不會管人,就派會管人的副職去,派個趙剛去做政委就行了。我就舉個例子,俄羅斯有個科學家小夥子,大數學家,我今天早上跟他們說,你們有合適的女朋友給他介紹一下。這小夥子不會談戀愛,就是隻會做數學。他到我們公司來十幾年,天天在玩電腦,不知道在幹什麼。然後我們管五萬研發人員的人到莫斯科去看他,打個招呼,一句話就完了。我給他發這個院士,他是院士,我給他發那個牌牌的時候跟他講話,嗯、嗯、嗯,三個嗯完了,沒有了。

記者:他聽不懂中國話吧?

任正非:那有翻譯,不需要懂中國話的問題,就是說他不善於打交道,他十幾年默默無聞在幹啥,我們並不知道。突然告訴我,我們把2G到3G突破了,這個算法突破了。一講,我們馬上在上海進行實驗,實驗確實證明了,我們就這麼一下,就領先全世界。

記者:所以說這就是你們華為公司的這個長板就長在這了。

任正非:對,基礎理論太冷板凳了,一般人都不願意坐的,那不轟轟烈烈。


任正非:再窮不能窮教師,讓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記者:您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調查?

任正非:我就希望我們國家繁榮富強,希望國家能實現自己國家的夢想。

記者:今天記者會上您特別提出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是國家層面要考慮的事情?

任正非:是黨和國家的責任。

記者:但是您作為一個企業家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調研?

任正非:它有一個權威性,要做一個這樣的報告中央會相信,而且他們調查了全世界的教育,他們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記者:為什麼您是以您自己的錢資助他們去做這件事,而沒有動用公司的錢?

任正非:我跟您講我動用公司錢是集體的錢,這是要有流程和表決的,我動用自己的錢管不著。比如說我最近去了普洱,它把地方文化搞得很有特色,我那天看了一場一個村莊的演出,我很感慨。我說那我得送點什麼呢,我就送你五臺鋼琴,我就發五臺鋼琴。我給貴州省的捐獻,大概有上千臺鋼琴了,也是我自己捐獻的。我希望從青少年開始,就不要單純就是數理化,應該有全面的思想的發展,奠定一個廣闊的文化基礎,對吧。

記者:您的父母曾經告訴您,一輩子不要做老師?

任正非:是。


任正非:再窮不能窮教師,讓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記者:但是您回頭看您這一輩子,幾乎一直在關注教育為什麼?

任正非:因為我父母是鄉村教師,父母跟我們講,今生今世不準當老師,對我們人生選擇,你做啥都不管,但是今生今世不準做老師。我們印象很深刻,果然我們後來都沒有做老師的。但是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沒有老師這個社會怎麼辦,問題就要改變對教師的政策。所以我才說再窮也不能窮老師,就是說再窮也要對未來投資,就像我們戰略投資一樣,我們每年給大學那些教授支持的錢數額都是巨大的,說我有實力,是因為我對未來有投資。如果我們國家對教育也是這樣,教育是國家未來,如果我們的教育像日本一樣,像北歐一樣,像德國一樣,像這一樣,我們國家還擔心什麼,和美國競爭的問題,今年稍微不行,明年就出來幾個優秀的人,就領著又衝上上甘嶺了。如果說我們的教師待遇不高,優秀的人都不願意去當老師,那隻會馬太效應,越來越差越來越差。優秀的人願意去當老師,只會越來越優秀,馬太效應,就是這個效應,對吧。

記者:所以在您看來再窮不能窮老師和再窮不能窮未來是一個道理?

任正非:一樣,我們可以講,在日本一個小學教師,娶一個電影明星做太太,但以前是有名字的,現在我不講這個名字了,很正常,覺得很榮耀,不覺得不榮耀。當然我們國家七十年來有巨大進步,這三十年也有巨大改善,對吧,教師的生活也有大的進步,但是我們要看到他們是我們祖國的未來,他們是國家未來。他們擔負著花朵,給花朵澆水的人。我們都不給花朵澆水的人一種事業心一種使命感的話,他就少澆兩次水,花枯萎了,我們不就是一個喬布斯少掉了嗎?

修橋、修路、修房子,已經習慣了,只要砸錢就行了,這個芯片砸錢不行的,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中國要踏踏實實在數學,物理、化學、神經學、腦科學,各個方面努力努力地去改變,我們可能在這個世界上站得起來。


任正非:再窮不能窮教師,讓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記者:我們把這個談教育的背景再放得寬一點,如果教育是這樣的現狀的話,我們怎麼去面對現在以及未來很有可能持續的中美貿易爭端?

任正非:我就覺得中美貿易的根本問題還是科教,科技教育水平,國家一定要開放才有未來,但是開放一定自己要強身健體,強身健體的最終是要有文化素質。

記者:這樣我就能理解,為什麼您在大家都在關注中美貿易爭端在關注這個背景下華為的未來的時候,您不關心這個,您關心的是我們的教育?

任正非:對,華為的未來不用我想,我們下面的人就應該想得比較清楚,他們只是希望得到我支持一下,就行了我不需要具體地去操心華為太多的事情,我在華為已經是個傀儡了,這傀儡就是人家來問你一下就算數,不問我我就不知道。

記者:但既然您如此定位自己在華為的這樣一個位置,您為什麼不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樣,趕緊退休去上一個數學的學位呢?

任正非:我覺得這個現在很難回答你。

記者:閒下來可以養花可以養動物,為什麼您要養數學?

任正非:你想想我將來會是養花的人嗎?首先我太太她信不信我養花,她不相信我會養花。我說我要退休,根本就不相信我,你別說那個話,我根本不相信你會退休,你不幹到走不動,你就不會退出舞臺的。

記者:換句話說您想學數學這個願望,這輩子可能實現不了了?

任正非:有可能,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