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成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最後都敗給“破船困局”

在諾基亞手機輝煌的年代,諾基亞的每一個股東都賺得盆滿缽滿。可是每一個股東都沒想到,諾基亞會一下子出現巨大的虧損,諾基亞的經營者也沒想到。

股東們看著自己的財富一下子打了很大的折扣,他們並沒有選擇拋售諾基亞的股份,而是繼續持有,等待諾基亞再一次輝煌,然後讓自己的財富回到原來的水平。

為何很多成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最後都敗給“破船困局”

諾基亞手機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諾基亞虧損之後又遇到更大的問題,那就是經營資金嚴重不足。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投資人不甘心自己已經虧損的錢,他們只能繼續向諾基亞注入資金,希望通過追加投資讓諾基亞起死回生。

注入很多資金以後,諾基亞還是繼續虧損,資金面對進一步的困難,由於此時股東們已經虧損了太多,他們如果不繼續追加投資,那諾基亞就會倒下,只要諾基亞徹底倒下,股東們虧了的錢就會血本無歸。他們當然不甘心,所以只能繼續追加投資。

即使如此,最後諾基亞還是倒下了,很多股東不但把本來在諾基亞賺的錢都虧了進去,還因為想拯救諾基亞變得負債累累。

為何很多成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最後都敗給“破船困局”

投資

我把諾基亞的股東和經營者面對的困局叫做“破船困局”。破船困局這個詞語描述的的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它在很多創業者和投資人的身上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有一個探險家買了一艘船,他正準備乘船出海遠行的時候發現船的質量有問題。但是由於買這艘船花了很多錢,他不甘心捨棄這艘船,所以他一邊修船一邊航行,後來船的問題越來越多,可是那時這位探險家已經到了大海中央,處於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最終船沉沒了,探險家隨著自己的船一起沉入海底。

這就是破船困局。總體的含義是人們面對一個困境的時候,會因為不甘心沉沒成本而走向更嚴重的困境,最終走向絕境。

ofo創始人戴威2014年創立了ofo ,到2017年,ofo經過短短三年時間的發展,成為了一個估值過百億的大公司。可是到2018年底,短短一年時間,ofo 的估值卻縮了幾倍。

如果一開始投資ofo的股東在2017年底轉讓ofo的股份,那麼他們的投資一定賺了很多倍,如果ofo的創始人戴威像摩拜單車的創始人那樣,在公司估值很高的時候把公司賣出去,那麼他也不會變得負債累累。

為何很多成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最後都敗給“破船困局”

共享單車

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很容易陷入這種“破船困局”。當我們發現船破了的時候,已經付出的沉沒成本讓我們不甘心放棄,我們會偏向於相信船可以修好,一旦這種信心脫離了實際,我們就會在一邊修船一邊航行的困境中走向絕境。

一旦進入破船困局,我們應該先讓自己冷靜下來考慮是否該棄船。有時候修船的代價會遠高於棄船的代價,只不過棄船是一次性確定損失,而付出修船的代價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是一種不確定的大概率可能性損失,我們的心理會對一次性確定損失更敏感,會過度悲觀,對逐漸發生的不確定損失卻會總抱有可以避免的幻想,過度樂觀。

正是這種心理偏見讓很多創業者和投資人從困境走向絕境。要戰勝破船困局,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理性分析“修船”和“換船”的代價哪個更高,在必要的時候果斷棄船,換一搜新的才能走出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