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歲了,想給自己買個保險,買什麼比較好?

茹茹9831


如果是首次買保險,建議根據個人的家庭結構、工作、經濟等具體情況做個完整的保險計劃。具體應該購買的險種應該包括:

  1. 百萬醫療險:每年幾百元的保費可以擁有幾百萬的保額,基本解決公立醫院普通病房的醫療費。
  2. 重疾險:用於大病後醫院外的醫療費、康復費、營養費,以及最重要的收入損失,畢竟,有些大病之後三五年都無法正常工作,而生活還要繼續。
  3. 意外險:保因意外事故造成的殘疾和身故。意外發生的概率是0.3%左右,是客觀存在的。有些人跌一跤可能就全身癱瘓了,而生命還會持續很久,所以,需要配置高額的意外險。
  4. 意外醫療險:用於意外受傷後的門急診和住院費用。
  5. 壽險:即身故的賠付金,是留給家人的錢,比如子女的養育費用,父母的贍養費,留給配偶還房貸的錢等等,是一個人的經濟責任。

談談錢說說愛


一、買保險的正確理念

1、先基礎保障,後儲蓄理財

人生有七張保單,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壽險、教育金、養老金、財富傳承,先買哪個後買哪個很重要。

如果順序買反了,有可能是錢花了沒有解決問題,因為保險是不能買錯的,買錯之後有可能十年幾十年之後發現沒有解決問題,因為風險沒有發生,你是不知道你買錯了。

所以先做基礎保障,也就是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和壽險,後做儲蓄理財,教育金、養老金和財富傳承。


2、先保大人,後保小孩和老人

保險的本質一定是保障經濟來源者,也就是經濟支柱,這個很好理解。

3、先保大風險,後保小風險

凡事要上保險的這種風險一定是大風險,先要轉嫁出去,這種風險一旦發生,可能整個家庭收入來源中斷,陷入困境,所以這種大風險需要轉嫁。

什麼是大風險?比如重大疾病、身故、全殘、老齡化,都屬於大風險。

小風險,比如頭疼腦熱,發燒感冒,門診一年花不了多少錢,一般沒必要買保險。

4、先保家庭第一經濟支柱,後保第二家庭經濟支柱

這個大家都明白,兩個大人有一個掙錢多,有一個掙錢少,掙錢多的肯定要先保,當然最好同時都保,掙錢多的人保額要更高,要跟收入相匹配,這個很重要。

5、先看保險條款,後看保險公司

很多朋友都會忽視,只看公司,不看條款,如果先看公司,後看條款還好,但是很多人都不看條款,最後發現理賠的時候有很多問題。



因為保什麼不保什麼,怎麼賠,賠多少,能不能賠都寫在保險條款裡,並不是說認為哪家保險公司好,保險公司就會賠。

不在保障範圍內,未達到理賠條件,未如實告知等,都不會得到理賠,保險公司肯定不會賠。

二、基礎保障類的保險保什麼?

人的一生面臨的主要風險有身故、大病和傷殘。

想要覆蓋身故風險,那就需要購買壽險;

想要覆蓋大病風險,那就需要購買醫療險和重疾險;

想要覆蓋傷殘風險,那就需要購買意外險。

1、意外險,主要保障意外身故、意外傷殘和意外醫療等,如果不幸發生意外事故,可以按照合同約定給付身故或殘疾保險金、或者報銷意外醫療費用。

意外險對傷殘保障是最全面的,也是意外險特有的保險責任。賠付按照傷殘等級進行賠付:


比如買了100萬保額的意外險,因意外事故導致五級傷殘,賠付保額的60%,也就是可以賠60萬。

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包含意外住院津貼、猝死、交通意外等責任的一年期的綜合意外險。

2、醫療險,解決患病後的醫療費用,保障範圍是疾病醫療和意外醫療,如果出險,可根據合同規定報銷醫療費用,防範發生災難性的大額醫療支出;

購買醫療險可以根據自己的就醫習慣選擇,比如百萬醫療或者中高端醫療。

醫療險是需要醫療費用的發票等資料進行理賠,比如花了50萬,最高可以理賠50萬。

一些醫療險還有墊付功能,對於緩解家庭經濟緊張很有幫助。

3、重疾險,重點解決罹患大病後的收入損失問題(得了重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無法工作),保障範圍是重大疾病,如果得了合同約定的疾病,且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一次性給付賠償金額以供被保險人彌補收入損失、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等;


比如買了50萬保額,符合理賠條件,一次性就可以得到50萬的理賠金,如何使用不受限制。

提醒題主,重疾險並不全是確診即賠,有的需要達到約定的疾病狀態,有的需要做了約定的重大手術。

重疾險的種類很多,有保定期的和終身的,有保身故的和不保身故的,有賠一次和賠多次的等等,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

4、壽險,重點覆蓋身故風險,保障範圍是疾病身故、意外身故和全殘,如果出險,一次性給付身故賠償或者全殘賠償金給受益人,可用於贍養老人、撫養子女、家庭的日常生活開銷或者殘疾治療等;

也可以把壽險理解為自己用不上,可以留一筆錢給家人的保險,這也是最能體現家庭責任的保險。

普通家庭購買定期壽險即可,可以選擇保障20年、30年或者保到60歲、70歲。

三、保險服務

買保險,還需要重點考慮的就是保險服務方面,買對保險是一方面,能夠順利得到理賠也非常重要;

如果遇到不合理的拒賠,保險代理人只能按照保險公司決定執行,沒辦法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如果自己處理能否搞定?

保險經紀人不屬於任何一家保險公司,如果保險公司不履行保障義務,有不合理的拒賠,保險經紀人可以幫客戶維權,保障客戶的合法權益。

再就是諸如很多的注意事項,保險經紀人都會提前提醒,對於保險經紀人來講,買保險只是服務的開始。

建議題主瞭解一下保險經紀人,可以提供投保前諮詢、結合詳細情況選定適合的方案、協助投保、保全、代辦理賠、保單整理、保單檢視等一站式服務。

而且保險經紀人的保險產品非常豐富,保險經紀公司和市面上大部分保險公司有合作,可以根據客戶的具體需要制定適合的保險方案,真正做到省時、省力、省錢、省心。

如有其他疑問,可在評論區留言!


明亞李光輝


第一 先買醫保。

第二 商業保險。

拿出年收入的百分十到二十,做商業保險規劃。

1 意外門急診

2 意外醫療

3 意外日補貼

4意外傷殘及身價保障

5 住院費用補貼

6 住院日補貼

7 百萬醫療,要選擇有保證續保5年以上的並寫入合同。有住院墊付5萬以上。和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合作。

8 重疾保障

1)輕症32種,最多可報28種,每種是基本保額的20%。

2)中症20種,最多兩次,每次是基本保額的60%。

3)重症120種,最多理賠五次,每次是基本保額的百分百。

4)無論理賠輕症,中症,重症一次後,豁免後期的保費。保費視同已交保障繼續有效寫入合同。

9 惡性腫瘤。N次

10 壽險復原金。

11 身故金。


黃梅嬌


30歲買保險應該是比較好的一個時期,一來收入和家庭環境也比較穩定了,二來這個年紀買價格也不會太高,年紀越大會越貴,三來身體應該還比較健康,被拒保的幾率比較低。首先盤算一下要拿多少錢出來買保險,個人覺得不超過年收入的5%,再多的話可能會影響生活,畢竟只是個槓桿防禦作用,需要預防的風險要跟自己的生活環境相匹配,就好比普通工薪階層買上千萬的壽險,完全沒必要,也不對等。配置的順序依次為百萬醫療、意外、重疾、定期壽。


robyoyo


主要重疾吧


手機用戶50871709520


只有保命,沒有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