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蕭條,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有多絕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依靠發戰爭橫財,曾一度佔有世界黃金儲備量的一半,到了1929年,工業生產總值更是達到頂峰,表明上看似乎美國又要迎來新一輪的告訴發展。

到了1929年10月,美國股市崩盤,虛假的繁榮結束了,爆發了波及世界的經濟危機,本文不是要對經濟危機的原因作分析,而是跟大家分享經濟危機的狀態下:

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是怎樣的?到底有多絕望?

大蕭條(1929-1939)是現代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在1919至1929的這十年,被稱為“ 咆哮的二十年代 ”(能不咆哮麼?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靠戰爭發了橫財),是許多中產階級和工薪階層家庭相對富裕的時期。

經濟大蕭條,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有多絕望?

1929年股市崩盤四年後,在大蕭條最慘淡的時候,大約四分之一的美國勞動力失業。美國當局者為保障白人的工作崗位,竟驅逐了180萬墨西哥人,而這其中有100萬是墨西哥裔美國人,是美國公民!

經濟大蕭條,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有多絕望?

(1939年,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家庭的晚餐)

那些相對幸運的人沒有失業,可他們的工資減少了大半部分,或者工作時間減少,最後到了兼職狀態。

即使是中上階層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和律師,他們的收入也下降了40%。以前享有經濟保障的家庭突然面臨財務不穩定,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會遭遇停薪。

家庭在日常生活開始了節儉。他們保留了廚房花園,修補破舊的衣服。

經濟大蕭條,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有多絕望?


許多家庭已經沒有食物來源,為了解決生計,他們自己的花園種植蔬菜甚至草藥,努力實現自給自足。一些城鎮允許將空地改建為社區“節儉花園”,居民可以在那裡種植糧食。

1931年至1932年間,底特律的“節儉花園”計劃為大約2萬人提供食物。經常看到一些經驗豐富的園丁幫助之前身份體面上班族的人在種植糧食,不過這些上班族為保持體面, 仍然穿著白色系扣襯衫和休閒褲 。

經濟大蕭條,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有多絕望?

(紐約一家紐扣工廠的工人,大約1935年)

家庭婦女淪為廉價勞動力

在大蕭條之前,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婦女基本為全職太太,過著很舒適安逸的生活,可大蕭條期間,一些家庭不得不通過增加額外的工資收入來維持中產階級收入。

有幾個工種,是當時美國男性所不能接受的,那就是文職和服務行業,所以在大蕭條時期失業人口普遍存在,但已婚婦女的就業人數卻在增加,因為婦女不得不去從事當時男性不能接受的文職或服務行業職位。

婦女找到了秘書,教師,電話接線員和護士的工作。但在許多情況下,僱主向女性工人支付的費用遠遠低於正常水平。

恥辱性的接受政府援助

或許是美國的宣傳工作做得非常到位,當時的美國人對接受政府援助是不齒的,可在大蕭條時期對政府援助的態度開始發生變化,但對於許多家庭來說,接受福利仍被視為一種痛苦和羞辱的經歷。不過為了活下去,除了接受援助沒有其他選擇,哪怕失去“尊嚴”。

大蕭條期間,經濟壓力造成了心理上的損失 - 尤其是那些突然無法養家餬口的男性。婚姻變得緊張,儘管許多夫妻無法分開,可有些男人出於尷尬或沮喪而拋棄了家庭,這被稱為“窮人的離婚”。

據估計,在大蕭條期間有超過兩百萬的男性和女性成為了流浪漢。其中許多是青少年,他們覺得自己已成為家庭的負擔,離開家去尋找工作。

在大蕭條期間,很多中產階級等之前的富裕階層一下變成了窮人,心裡落差太大,其中一部分選擇了自殺,1933年,全國自殺率升至歷史新高。

源於社會秩序的嚴重破壞,當然一部分也是因為確實活不下,所以暴力犯罪從1930年開始,逐年上升,到了1934年,達到了空前的狀態,甚至社會還出現了崇尚暴力的風氣,很多犯罪組織如“邦妮和克萊德”有著大量的粉絲,非常高調的犯罪,綁架、搶劫猶如小兒科,並且通過廣播公告和報紙頭條廣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