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柯達Double-X 5222簡介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5222盤片,我們淘寶上買到的135膠捲均是從盤片裡分裝到暗盒的

Eastman Kodak Double-X 5222最早於1959年由柯達公司推出,經過這麼多年的改良,是目前柯達唯一還在產的的黑白電影膠捲。歷經這麼多年的變遷,尤其是數碼浪潮讓柯達破產重組之後,柯達依然沒有停產這款膠片,足可見其對柯達公司的重要意義。可以說,柯達5222見證了電影產業由黑白走向彩色,由2D走向3D的時代變更,猶如一個老者坐看潮起潮落,榮辱不驚。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柯達官方5222宣傳海報

在沖洗方面,這款膠片的好處是,沒有一般彩色電影膠片的碳黑層,所以無需特殊處理,非常方便。5222也適應多種配方,用D76就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柯達官方推薦D96,D96是D76的一個變方,增加了溴化鉀,沖洗的影像更銳利,影調會更顯硬朗,追求柔和的影調不妨採用D76。5222的原生感光度是日光下250,燈光下200,迫衝到800—1600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使用5222拍攝的經典電影

翻遍了IMDb網站,目前我能找到的使用柯達5222電影卷拍攝的著名電影有《辛德勒的名單》、《記憶碎片》、《憤怒的公牛》和《007之皇家賭場》。

斯皮爾伯格在1993年拍攝的黑白影片《辛德勒的名單》是柯達5222的代表作,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永遠載入電影史冊的一個鏡頭

很多淘寶膠片賣家也是通過這部電影來宣傳5222這款膠片的,但通過IMDb網站上查得的資料來看,斯皮爾伯格除了5222還用了其他型號的黑白膠片。其實你仔細看會發現,影片前半部分的影調和後半部分有細微差別,至於電影中具體哪段用的5222,估計只有特別專業的電影捲髮燒友才能看得出來啦。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教科書式的打光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拉爾夫演繹的殺人狂魔,也是哈利波特里“伏地魔”的扮演者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辛德勒,由硬漢連姆尼森演繹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冷血又迷人的小眼神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由英國著名導演諾蘭在2000年拍攝的《記憶碎片》,電影中的黑白部分,是使用5222來拍攝的。諾蘭大家都知道了,是為數不多的至今堅持使用膠片拍攝的好萊塢大導演。

影片講述了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的萊昂納多·謝爾比必須根據自己支離破碎的記憶來找到殺害自己妻子的兇手的故事。影片依舊是諾蘭風格的非線性敘事,其中一條敘事線是黑白,最後兩條敘事線合二為一,真相大白。這條黑白的敘事線就是使用5222來拍攝的。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1980年由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憤怒的公牛》使用5222拍攝。該片根據前世界中量級拳王的真實經歷改編,講述的是一代拳王傑克·拉莫塔一生中從成功到失敗的過程。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此外,《007之皇家賭場》片頭幾分鐘的黑白閃回部分也是5222的傑作。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國產片方面,姜文的《鬼子來了》肯定是膠片拍攝的,因為據說這部電影消耗了48萬卷的膠片,嚴重超支(不過對姜文來說好像也挺正常的)。但具體的膠片型號查不到資料,從影片的細膩度上看不太像是5222,可能是其他黑白電影卷(知道的歡迎補充)。《南京南京》則是彩色膠片拍攝後期轉製成黑白,而去年臺灣的黑白電影《大佛普拉斯》則是完全數碼拍攝,後期轉黑白。

在當代,黑白電影本來就很小眾,再加上用膠片來拍攝的黑白電影就更不多了。我目前只有查到這幾部,如果還有其他經典黑白電影也是由5222來拍攝的,歡迎補充。

* 以上所有的電影截圖來自豆瓣電影,膠片型號均確認於IMDb網站。不得不說IMDb比國內的所有電影網站都要專業,裡面會介紹到影片拍攝所用到的器材相關的參數,包括機器、鏡頭、使用膠片型號等等,而國產電影這方面基本上就是一片空白。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迄今將近40年的影片,各種參數都保存記錄的很完好

另外,201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致敬默片歌舞時代的黑白電影《藝術家》也有網友說是使用5222拍攝,但IMDb上的資料是使用彩色燈光卷柯達500T 5219拍攝。可能是後期轉製成黑白的,也可能網站資料提供的有問題。不過既然是致敬黑白默片時代的電影,使用後期轉製成黑白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極大可能是網站提供的數據有問題(好打臉,上段剛誇過人家好)。這個具體使用的哪種估計只有拍攝電影的相關人員才知道啦。。。知道“內幕”的朋友們也歡迎留言進行補充。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藝術家》,包攬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奧斯卡大獎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藝術家》拍攝參數

黑白電影和黑白攝影

“逼格不夠,黑白來湊”——相信很多人對黑白攝影的印象僅僅是提升“逼格”而已。本人也認為黑白攝影早不是主流了,不然當代拍攝的黑白電影也就不會就那麼幾部了——《辛德勒的名單》和《鬼子來了》拍攝成黑白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讓突顯最後的“紅色”(紅衣小女孩和姜文被砍頭後紅色的血泊);《大佛普拉斯》則是玩了個小聰明,用黑白來表現窮人的世界,用彩色來展現富人的生活,片子一句“有錢人的世界果然是彩色的”道明瞭主旨;《記憶碎片》和《皇家賭場》純屬是為了告知觀眾這是雙線敘事線中的記憶線;而《藝術家》本來就是致敬黑白默片電影年代的作品。

現在的任何一位大導演,包括斯皮爾伯格本人,如果想把自己的作品拍攝成黑白,估計都會經過慎重而又慎重的考慮,恐怕即使自己能下定決心進行黑白創作,也會被投資方和製片人好好Challenge一番吧。

雖然不是主流,但黑白攝影能讓拍攝者摒棄顏色的干擾,更專注於光線和構圖,很是鍛鍊拍攝者的基本功,如果拍攝者本身缺乏基本的審美和攝影功底,僅僅把彩色轉成黑白並不會讓照片有質的提升。想把黑白照片拍的出彩其實還是很難的,這裡放幾位攝影大咖的黑白攝影作品: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保姆攝影師”薇薇安邁爾的黑白街拍作品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安塞爾亞當斯的黑白風光作品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周潤發黑白攝影作品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周潤發攝影作品,這張照片賣了318萬


5222試用(1)——非迫衝

專業電影拍攝時不僅有非常到位的打光,動輒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鏡頭機器也是讓我們普通攝影愛好者望塵莫及的,所以我們攝影愛好者的成片效果不能期望與電影中的畫面相媲美。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說各式膠捲是不同色彩的顏料,而膠片相機是畫筆的話,那拿起相機的人就是繪畫藝術家,雖然我們的畫筆和才能不如各位繪畫大師,但使用下他們的顏料也是蠻不錯的體驗,更何況不同的顏料和畫筆還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和感覺。

這也是扯蛋君本人第一次使用黑白膠片拍攝,以前只是使用過富士數碼相機裡的黑白膠片模擬功能拍攝過幾次黑白照片。照片均拍攝於上海,有些是上班路上的隨拍,有些是掃街,有些是記錄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刻。照片均使用5222原生的ISO200進行曝光,拍攝機器是尼康F2 + auto 50 1.4SC,衝掃——畫英雄,機器不帶測光頂,人肉或APP測光。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鴨子待的這塊石頭神似《2001太空漫遊》裡的黑石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家附近意外發現一座廢棄的遊樂場,但上週再去時已被移為平地了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今年夏天,魔都再次成為颱風結界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永遠年輕的光頭強


5222試用(2)——迫衝到ISO400

扯蛋君覺得膠片和陽光是絕配,一般天氣不好或者晚上時,我不會把膠片拿出來拍攝,再加上我的尼康F2最高快門速度只有1/2000,所以對我而言將膠片迫衝到800甚至1600是結結實實的浪費。不過扯蛋君為了體驗下迫衝的感覺,將手中的第二卷5222僅僅迫衝一檔至ISO400,拍攝機器同樣是尼康F2 + auto 50 1.4SC,衝掃——畫英雄(迫衝需加衝掃費8~10元)。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認識胡兵的這個舒蕾洗髮水廣告的,年紀已經真的不小了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深夜備戰會計中級的小姐姐,這次能過嗎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41.21.1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市井上海


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記錄光影——柯達黑白電影卷5222簡介和試用

市井上海


結語——說點感受

  • 噪點超乎我的想象,不知道是不是沖洗的原因,看網上的樣片似乎沒那麼大的噪點,可能是我沖洗配方是D76的原因,可也能是衝掃店沒有處理好,下次有機會一定試試其他的店面;
  • 黑白膠片適合拍人文,尤其是能拍出上海老弄堂的味道;
  • 黑白攝影,在拍攝前就要注意儘量不要讓畫面中出現過多的死黑;
  • 黑白人像真的很難拍,除非有特別強的打光技巧或者對光線有獨到的運用;
  • 膠片的出片對沖洗和掃描的要求都很高,合適的藥液、合理的操作流程,才能讓底片達到最優的顯影效果;
  • 手動機以後不要出去掃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