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個中國人都給我一塊錢……

各位同學,在你還是小朋友的時候有沒有過類似這樣的想法:假如每個中國人都給我一塊錢,我就有十四億,是億萬富翁啦!


每個人給我一塊錢,看起來問題不大呀,還能造就一個億萬富翁以及奢靡的生活,但是為什麼至今沒有一個人能實現這一壯舉呢?


這就涉及到經濟學裡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最初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提出,通俗的講,它是指如果一筆交易需要達成,往往由兩部分成本組成:第一是生產成本,也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成本,我原來在蒙牛工作過,我們就拿牛奶舉例子,蒙牛生產牛奶要從原奶供應商那裡購買原材料,需要工廠把它灌裝、消毒、成件……這都是生產成本,假設這個成本合到每一盒是1塊錢,那麼牛奶公司就可以定價1.2元獲得20%的利潤嗎?


顯然不是,這就涉及到第二個成本:

交易成本,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成本。用戶怎麼知道你呢?你需要打廣告讓用戶知道。用戶怎麼買得到呢?你需要建立渠道把牛奶送到距離用戶很近的小店裡。你還需要跟其他競品競爭用戶的選擇機會,直至達成交易這前前後後所有的成本,稱之為交易成本。所以如果以為生產成本就是你所有的成本並以此作為定價基礎,恐怕要虧死。


簡單的講,可以把交易成本分成以下幾個大類:

搜尋成本:商品信息與交易對象信息的蒐集。

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對象信息與和交易對象進行信息交換所需的成本。

議價成本:針對契約、價格、品質討價還價的成本。

決策成本:進行相關決策與簽訂契約所需的內部成本。


我們有一個說法來區分產品和增長:產品是做價值創造,而增長是做價值傳遞。是什麼影響了價值傳遞呢?就是交易成本。


所以從一定的角度上講,做用戶增長就是不斷降低交易成本的過程


回到我們開始講的這個小例子,每個人給我一塊錢,我就變成十四億富翁了,看起來好簡單,為什麼沒有人做到呢?我們用交易成本來分析一下,算算賬:


首先,這個美好願望怎麼讓十四億人知道呢?這是信息觸達成本。在視頻廣告行業有一個概念叫CPM,指一條廣告被展示1000次的報價,取箇中間價差不多1個CPM是30塊,即便不算重複觸達同一個人所造成的浪費,如果要14億人都觸達一次,成本是:1400000000/1000*30=4200萬。


第二,觸達後也不是人人都注意到的。你現在能想起來今天在電梯裡看了什麼廣告嗎?所以在這個環節要算一下轉化率,按單次觸達的轉化率計算,1%真的算給得很高了,這就是有1400000000/100=1400萬人參與了付一塊錢給你。


怎麼付這個錢我們就選現在最簡單的微信支付,直接掃碼。如果是以前,大家給你付錢還得轉賬或者郵寄吧,成本更高了。


第三,可是這些人為什麼要給你付一塊錢?任何回饋都沒有,就伸個碗要飯還要裝作可憐的樣子站一天,或者在地鐵裡賣唱吧?這也是成本。我們就選一種大家都知道的真的有很多人給錢的玩法兒:彩票。就相當於每個人花一塊錢買彩票,因為他想要中大獎的機會,我們就這個方式來解決談判成本。按照通常的算法,大概55%的彩票金額要回饋到彩民的獎池中,這樣1400萬里的770萬又沒了,還剩630萬。這還不算組織彩票活動所花費的其他成本。


好了,我們現在獲得了630萬,花費了4200萬(已經掛一漏萬了),也就是賺到1塊錢要花掉7塊錢左右。如果我們希望14億人每個人給我們一塊錢這件事兒發生,我們至少要花費98億元。


這就是為什麼沒有人完成這一壯舉的原因。


好了,交易成本這麼高,我們說做增長就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過程,那麼可以怎麼降低這裡面的交易成本呢?


我們原創過一個增長的簡化公式:流量+動因+信任+替換成本


怎麼降低流量成本?目前免費可從0產生爆發性流量的可能性好像只有短視頻平臺,抖音或者快手,前幾天我的領教同學郝志強老師做了一天直播,有1300萬播放量。0成本。


這算是其中一種方式。


然後,要解決動因和信任問題,不是有1300萬播放量用戶就願意給你錢的,還需要動因,讓我有個中彩票的機會也算動力啊。當然如果是捐給武漢抗疫,估計願意捐款的人會不少,這算降低了跟用戶的談判成本。


但是,即便我願意捐款給武漢抗疫,我也未必通過你呀!我一定希望給一個我信任的人,萬一你跟紅會似的把我的一塊錢給匿了呢?這樣的場景裡,郝志強一定不如韓紅好使,如果是韓紅來做這件事,信任成本就被進一步降低了。


即便我們最終還是無法完成每個中國人都給我一塊錢這件事兒,你是不是也大概知道解決辦法了呢?


看到沒?一個想法沒有人完成一定有原因,愛思考的人總可以找到底層的原因。

看到沒?一個想法沒人完成是不是就一定沒辦法呢?通過對路徑的拆解,還是可以看到一點點機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