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智慧,人要問問自己,人應該怎樣生活,才符合道的要求。

人要問問自己,人應該怎樣生活,才符合道的要求。

我們看《道德經》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我們先看什麼叫做治人,治人不就是管人嗎?不是,你管人幹什麼?道都不想主宰人了,你同樣是人,你還要去管別人,這不是很奇怪嗎?治人的意思就是說你要向自然學習,要跟天地一樣無私地奉獻,所以治人,就是為社會人群服務。那什麼叫做事天呢?事天不是說整天去拜天,去求天,去問天,不是。而是修身。

道德經的智慧,人要問問自己,人應該怎樣生活,才符合道的要求。

因為天它代表自然,而自然呢,它是無私的奉獻。但是人呢,好像都做不到。你看看天,想想自己,你覺得很難過,覺得很慚愧,覺得說,天哪,怎麼你做的到而我做不到呢?因此就要修身。所以治人它是向外的,事天是向內的。不管你對外,對內,莫若嗇,再也沒有比嗇更重要的。什麼叫做嗇,嗇就是愛惜,就是節儉。愛惜,愛惜什麼?節儉,為什麼要節儉?老子接著說,“夫若嗇,是以早服”,因為一個人他如果愛惜,他如果節儉,他就會及早地走上道,及早地服從道。

我們現在可以看出來,現代人衣服永遠少一件,你衣服已經夠多了,穿不完了,可是你看到別人,說,哎呀,他那個比較好看,我再怎麼樣也去買一件比他更好看的,就形成我們現在的過度生產,過度浪費,你生產那麼多幹什麼?你看以前的人,一件衣服穿到破了,補一補,修一修,實在不能穿了,還要留在家裡當便服,買一件新的是出去才穿的,那個叫做什麼,叫做“嗇”,嗇就是你要愛惜資源,你要節儉,因為資源是有限的,你一奢侈,那你就糟糕了,你的錢永遠都不夠用。

道德經的智慧,人要問問自己,人應該怎樣生活,才符合道的要求。

我們房子一看,這個夠氣派、夠大,但是搬進去以後你就覺得少一間,多一個房間多好啊。有了車子就看別人的車子怎麼比我豪華呢?坐起來好神氣啊,然後就覺得不行,我無論如何要超越他,那你就糟糕了,你的錢永遠不夠用,然後你就把修道的時間拿來拼命去賺錢,你的人生方向就已經走偏了。賺錢不是錯,但是賺錢是手段,是工具,它是幫助我們修道的,這樣就對了。

有一件事情值得我們想的,你去看所有動物,你看羊就好了,從早到晚都在吃東西,你看所有動物吃東西的時間都比我們人類長,它們為了找東西吃,就為了生存而已,它沒有什麼生活。那為什麼我們人類在所有動物裡面,我們花在吃東西的時間最短呢?留下更多的時間要你幹嗎?就是要你來修道的。嗇,它跟節儉的儉是同一個意思,但是千萬記住,不要老想到錢上面去,它包括什麼?包括你的精神,包括你的力量,包括時間,包括資源,方方面面你都要節省,都不可以浪費。

道德經的智慧,人要問問自己,人應該怎樣生活,才符合道的要求。

我們宇宙是動的,你怎麼做,你都不知道它動過來動過去你會得到什麼結果,你看賺錢賺錢,道一動,他就虧本了,賺的越多虧的越慘,這大家看得很多嘛。當某一個行業很好很好大家都很想去參與的時候,虧本了,你看我們要考學校,要選科系,什麼系最好?物理最好,統統擠到物理去,出來就找不到工作了。

越熱門越慘,那我選冷門呢?也不一定好,因為你選了冷門冷到……比如說你學某一個國家的語言,你學的很精通,那個國家不見了,那你不白學了,語言沒有人講了,所以外面它的變動是你很難掌握的,可是你會受到影響,而且影響相當大,那你整天這樣想來想去,你倒不如找到一個很簡單的法則,就是依道而行,不就好了嗎?

道德經的智慧,人要問問自己,人應該怎樣生活,才符合道的要求。

《道德經》五十八章它寫得最明白,“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你現在看它是正的,它一下子就變邪了,你現在看它是善的,它不久以後就變不善了,就叫妖了。你去買股票,你一定很慎重去選擇,這兩隻穩賺的,可是你一進去,它就跌了,因為它是會跌的,沒有永遠漲的,你越看越氣,怎麼同樣大家在買股票,怎麼他一買就漲,我一買就跌,那你怪誰啊,人類應該好好反省一下。

我們好不容易發明一樣東西,我們發明這個東西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幫助我們過好日子的,結果都變壞事了。你看沒有錢的時候,我們會拼命去賺錢嗎?根本沒有錢你賺什麼錢。錢是好東西,讓我們方便,但是錢一發明以後,人類很快就變成錢的奴隸,一輩子不為什麼,就為錢,一直到死,滿腦子都是錢,其他從來沒有想過。

道德經的智慧,人要問問自己,人應該怎樣生活,才符合道的要求。

這叫人嗎,那叫錢的奴隸。大哥大本來是很好的,讓你通信方便,這樣方便那樣方便,現在搞得,你看小孩子一天到晚拿那個(手機玩)。走路不能輕輕鬆鬆走,一定要拿一個,好象沒有那一個你就缺了一樣東西,你就不能生活了,人變成了大哥大的奴隸,人變成電腦的奴隸,人變成高樓大廈的奴隸,人變成汽車的奴隸,人變成所有你後天開發出來東西的共同的奴隸。這叫生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