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一个孤儿

/苏秋

我可能是个奇怪的人,否则也不会写这样奇怪的文章。原来提笔想写原生家庭的痛苦,但是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该写怎样的痛苦,或是隐藏的太深,或者从根本上不愿意聊自己的家庭。我十年之内的规划是离开自己的家人,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至少是在国内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地方,最好是在国外待十年,不管是哪个国家。

如果我是一个孤儿

然后,我又想,原生家庭的痛苦是需要有家庭的,如果我没有了原生家庭,不管是以怎样的方式(丢失或遗弃),我会不会变的更快乐。答案是不确定的,但大概是不会,因为我确定少一个找不到自己亲生父母的难过,但确定的快乐却是没有。

我是一个正常人,没有任何身体和智力的缺失,福利院(或称孤儿院)收养的孩子有很多是身体有缺陷的,或者有严重疾病无法治疗的孩子。如果我是孤儿的话,我大概率是丢失的孩子,我也大概率会被收养,收养我的养父母大概是不能生孩子的善良人,我会像“挑土豆”一样被挑走,然后或许贫苦,或许小康,或许富裕的长大,娶妻,生子,然后平凡的过一生。

如果我是一个孤儿,当自己长大,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自己养父母会不会很难过,会不会去找自己亲生父母。按照我现在的性格,大概会默默难过,然后不会去找他们。再见或许温情,但我跟想到的是尴尬,余生就此错过,或许是我最后的选择。

如果我是一个孤儿

之前在问答里回答过一个问题:生母重要还是养母重要?更多的人都是说养母更重要,我当时的观点是生母更重要。我的理由很简单,生母给了我们生命,生命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所以生母是更重要的。而且,就客观而言,没有生母就没有养母。我的观点如此鲜明,以至于可能很多是拥有养父母的人过来反驳我,但没有人用道理说服我。

如果我是一个孤儿

但今天我好像理解了一些东西,也理解了他们的想法。我假设自己是一个孤儿,不知道自己的养父母是怎样的人的情况下,我都选择不会去找自己的亲身父母。是,不是所以的丢失都是遗弃,但,所有的成长都是不可逆的,我长大了就是长大了,不管我和你有怎样的血缘关系,但在成长过程中我的父亲和母亲一直是他们,而且我也从没想过要换一下父母(或者生气时想过)。

是,你们是给了我的生命。但,他们给了我成长。我到目前也无法确认哪个是更重要的,也许是生命。但在我无意识被创造出来后,在我长成有意识、有人格的人时,他们绝对是比你们重要的。站在外人的角度可以以超我的角度的相信别人,但我自己只想做自我而已。或许有奶就是娘,才是最实际的吧。

如果我是一个孤儿,但我不是,我无法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只因为我不是他们。

我的家庭并不幸福,但至少完整。我是比某些孤儿幸福,但也许还没有,但谁又和谁有可比性呢?我至今依旧被原生家庭的痛苦困扰,但谁不是呢?如果还没有理解父母,我也拒绝交谈,但至少我会沉默,不会在言语上伤害他们,除此之外,我目前别无他法。

如果我是一个孤儿,如果没有这个如果的话,我依旧是个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我在认真的,好好的活着(相比于之前),在尽量避免被水淹没,然后努力学习游泳,终有一天我希望自己可以游彼岸,也希望你们也是。

如果我是一个孤儿

但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可能不止十年,甚至需要一生,甚至是一种宿命。

如果我是一个孤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