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 專項立法修法具體咋安排?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 題:立法修法如何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

  新華社記者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作的關於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有關情況和工作計劃的報告。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專門領域立法工作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日前分組審議這個報告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認真履職盡責,做好疫情防控相關立法修法工作,同時制定專項計劃,對公共衛生領域相關立法修法工作作出統籌安排,回應人民群眾關切,非常及時,很有必要。

  我國公共衛生法律保障框架涉及30餘部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總體上看我國公共衛生領域法律在依法防控疫情、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這次疫情應對中也暴露出現行相關法律仍有空白、弱項、短板,需要相應制定、修改的法律數量較多。疫情帶來的風險挑戰,對相關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嶽仲明表示,這次制定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著重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把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關係比較重大、需要作較大修改的法律作為重點項目,列入計劃、著力推動。

  二是堅持統籌考慮,全面推進。將大健康大衛生的理念貫徹到立法修法工作,在考慮公共衛生領域法律修改的同時,還充分考慮與之相關法律、涉及規定公共衛生重要內容條款有關法律的研究修改。

  三是區分不同情況,採取多種立法形式。針對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短板和不足,計劃中的項目有的需要作較大幅度修改,有的是新制定或剛修改的,需要作出針對性修改,有的需要進行聯動修改,有的可以“打包”修改。

  四是堅持深化改革,解決難點問題。深入評估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的各種問題,需要立法落實改革決策,健全制度體系。

  五是做好法律銜接,增強法律規範系統性、完整性、協同性。比如相關法律對疫情信息發佈主體規定不完全一致等問題,要系統考慮相關法律制度,使各項制度規範嚴密、銜接有序、協調統一。

  對於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的具體內容和安排。嶽仲明說,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區分輕重主次,有重點、分步驟,堅持立改廢釋和決定並舉,統籌考慮立法修法項目。擬在2020年至2021年制定修改多部法律。

  ——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已通過,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已修訂。

  ——生物安全法草案、民法典草案、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正在審議,爭取年內出臺。

  ——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精神,抓緊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

  ——不斷總結疫情防控經驗教訓,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的修改完善,抓緊修改國境衛生檢疫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嶽仲明還介紹,擬綜合統籌、適時制定修改的相關法律,共13件。其中,有的制定修改時間不久,如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藥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有的需要與其他立法項目統籌考慮,如漁業法、食品安全法等;有的部分內容涉及公共衛生保障問題,如紅十字會法、慈善法等。這些立法項目經過評估論證,有針對性進行修改。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洛桑江村說,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現行法律的短板和不足,堅持分門別類確定相應的立法修法工作方案,區分輕重緩急、明確立法修法任務具體安排,同時還明確建立工作專班和協調機制等推進措施,操作性強、切實可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