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茶畫薈:《蓮社圖》煮茶參禪

茶行業考試培訓/招聘求職茶藝師/評茶師/香道/花藝/古琴


《蓮社圖》是北宋李公麟所創作,現藏南京市博物館,此圖所畫的宗教故事,說的是東晉僧人惠遠等十八人在廬山東林寺建蓮社,提倡“彌陀淨土法門”。

《蓮社圖》手卷,紙本,墨筆,縱三十一釐米,橫三百七十六點七釐米。畫面狀態較好,無破損。
  這件作品畫早期的一個三教融合故事,這也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畫題。東晉高僧慧遠住廬山東林寺,寺中有白蓮池,慧遠與諸友人於白蓮池邊結社,是為白蓮社。巨然、李公麟、張激、文徵明、仇英等都畫過《蓮社圖》(或稱《白蓮社圖》)。其中以李公麟傳本最為著名,但世傳李本都是摹本,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所藏李公麟《蓮社圖》,均為南宋人摹本。明清以來多有人畫過此故事。這件石濤款作品不見畫史著錄,二○○六年嘉德春拍預展時,是人們第一次見到此作。
  李公麟《白蓮社圖》世稱名跡,後多有所仿,然真跡不得見。晁補之曾親見此卷。其《白蓮社圖記》雲:『廬山白蓮社十八賢者,始晉太元中,雁門正覺法師慧遠愛此山,卜居之,而河內覺寂大師慧永先居西林故法師所居,號東林雲。法師神明英越,初從太行釋道安落髮,道安知其能使道流東國者也。時諸方名德聞風而至,與同修淨土之社者甚眾。而十八賢者,社中之傑也。曰:佛馱耶、佛馱跋陀羅、竺道生、慧持、曇恆、道禺、道敬、曇詵等,內有士曰劉遺民、雷次宗、周續之、宗炳、張野、張詮合十八人。而佛馱二尊者,罽賓人,皆神僧也。餘各有異跡。又法師最善陶淵明、陸修靖,兩人高蹈不肯入社……初,法師送客常以虎溪為限,最厚陶潛、陸修靖偶送兩客,不覺過溪。然陶忘懷得失,晉宋間一人耳。修靖後得道度世。兩人固非入社者,皆善法師。而謝靈運恃才傲物,嘗求入社法,師以心雜,止之。靈運不恨也,為鑿二池種白蓮,後名其社雲。殷仲堪之為荊州也,時入山脩敬,故圖中所繪陶、陸、謝、殷在十八人之外。』這篇圖記對了解傳統《蓮社圖》的大體內容很有幫助。

週末茶畫薈:《蓮社圖》煮茶參禪


畫畫外無道,畫全則道全。千能萬變環轉,定始於畫歸於畫也。太古無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自立矣。然則盡我所有,法無居焉。法乃出世之人立之也。乙酉(1705年),清湘阿長,大滌堂下。

《蓮社圖》畫的是晉代高僧惠遠等在廬山白蓮池畔結社參禪的故事。與《十六應真圖》相比,人物佔的位置和比重更突出,對面目、服飾的細節描寫更具體,也就更生動傳神,線描同樣瘦挺縝密,但更圓熟。山石的畫法,也顯得老到而有力度,烘染更大膽溼潤,凸現了人物在畫中的地位,使之與周圍的環境融洽。其成熟程度和藝術水平,應在《十六應真圖》之上。

週末茶畫薈:《蓮社圖》煮茶參禪

週末茶畫薈:《蓮社圖》煮茶參禪

週末茶畫薈:《蓮社圖》煮茶參禪

週末茶畫薈:《蓮社圖》煮茶參禪

局部圖來自不同時期的仿原圖畫,同樣畫面中清晰的煮茶情節,清晰展現了那個時期寺廟品茗參禪的情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