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要自編自導一部影片,叫“潛伏者”

都說愛人最多愛7分,這是一句大空話,因為根本沒有任何用處。有人在情感開始之後控制住自己了嗎,又有誰因為聽過這句話,避免了苦頭嗎?那些強烈情感波動之後的人依然讓人感覺後怕。你不知道是否有人會挺不過去,也不知道會對她將來的人生產生什麼影響。

但是,只要有那麼一個人,就會覺著真的不值。這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度過情感潛伏期的問題。甚至,在男女戀愛方面,對於分手之後,馬上另找新歡的問題我都是支持的。為什麼不?有人可能做出更糟糕的事情。

人都要自編自導一部影片,叫“潛伏者”

情感潛伏期的問題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竇文濤在《圓桌派》中提起自己的這樣一個故事:送年邁的老母親回石家莊,想讓父母親坐一次飛機,於是給父母買了一個頭等艙。因為父母從來沒有做過飛機的緣故,不熟悉機場路線,走錯了路。竇文濤從後面看著父母親顫顫巍巍的向前走,只能站在安檢口使勁的喊。

人都要自編自導一部影片,叫“潛伏者”

但是,父母聽不見,也沒有回頭。後來,他回憶起這件事情說:“當時他也沒有什麼感覺,就回去了。

結果在車裡突然感覺臉上有東西,就伸手一摸,是眼淚,這時的他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淚。”這是觸景生情,潛伏情感爆發的結果,不同的是,親情的潛伏期由人對待失去事務的潛意識決定。

人都要自編自導一部影片,叫“潛伏者”

人在經歷情感挫折之後,會經歷五個時期:情緒爆發期—壓抑期—正視期—心理爆發期—安全期。

外部情緒是最易被察覺和安撫的,但內部心理變化卻非常隱蔽。

曾經在搜狐網上看到一篇汶川地震之後出現自殺小高潮的文章。為什麼在經歷在情感的巨大波動之後的半年,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牽絆越深的情感越會有很長時間的潛伏期。

人都要自編自導一部影片,叫“潛伏者”

在經歷極深的情感挫折之後。首先是情緒爆發,接著是不適,甚至壓抑。當貌似迴歸到正常人的生活之後,會突然感覺極其的不適,這就是最危險的時期。親人的習慣、音容笑貌折磨著一個人,但終歸沒有一個觸手可及的,終究是孤零零的自己,撐過去的人才能真正稱為“堅強”。

現在的我們依然感受不到這些人兒受到的磨難,就無法勸解他們。想必有一天,他們觸景生情,也不會知道自己在哭,也會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這種情感的潛伏是自己的下半生。

人都要自編自導一部影片,叫“潛伏者”

記得以前有位歷史老師教育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雕像的粗毛坯,你遇到過的每個人都會塑造你,但最終,長成什麼樣,是你自己修繕的結果。

但是,現實往往是,人只會往臉上抹,根本不捨得扔掉,不管好不好看,只是想這樣而已,沒有畫像,不要結果。這樣,所有的情感都會潛伏起來,時間久的那一種,會慢慢長大,直到跳起來吞噬你,你只有抱團才能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