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性惡”爭論千年,被王陽明終結,人性最初到底如何?

我們都知道百家爭鳴時,孟子說:性本善。後來荀子說:性本惡。

人性最初到底是善是惡,這個問題古代學者爭論了一千多年,直到明朝時王陽明才將這個辯題終結。

那麼人性最初到底是怎樣的呢?

其實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牽連之廣,涉及許多大哲的一生。

這還要從孔子說起,他最早提出“性相近,習相遠也”。老先生也沒想到,就因為他的一句話,給後人造成了多大的困擾。由此開啟了諸子對人性初始的研究。

“性善”“性惡”之爭,乃是諸子百家五大經典辯題之一。它跟“義利之辨”一同成為最有熱度也最持久的兩大辯題。

而孟子與荀子,作為孔子之後最有成就的兩位儒家大哲,一個代表儒家理想主義的一支,一個代表儒家現實主義的一支。

馮友蘭先生認為:

孟子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等同於柏拉圖相對於歐洲歷史,氣象高明亢爽;

荀子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等同於亞里士多德相對於歐洲歷史,氣象篤實沈博。

言歸正傳,下面我們就從頭開始。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被王陽明終結,人性最初到底如何?

孟子在養“浩然之氣”


一、性本善,及其發展

一上來,孟子就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就是所謂的人性皆善。

例如一個小孩將要掉進一口井裡,有人突然看見了,心中立刻會生起擔憂、警惕、惻隱之心。不是他跟孩子的父母是朋友,也不是說他想被相鄰稱讚,只是不忍心聽見孩子的慘叫。

所以從這裡,孟子就推導出每個人的天性中都有善的一面。

【注意:孟子的“性善”只是說每個人的天性中都有“善”,而不是意味著“純善”。】

但“不忍人之心”太過抽象,“善”的具體概念是什麼?

孟子又說了,保持並且做到“仁、義、禮、智”四端,就做到了“善”。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

若做不到呢?

做不到?做不到就是禽獸!

別誤會,這可不是罵人的話。

前面說了“善”在孟子看來只是人性中的一面,但還有些其他“成分”,這些“成分”本身無所謂善惡,若不適當控制,就會通向惡。這個“成分”,孟子認為是人與動物共有的,它代表了人的生命的“動物”方面,不應當認為是“人”性部分。

也就是說,只有“善”才屬於人性,人的本性中除了“善”剩下的,只是“獸”性,不算“人”的性。

所以,說到這裡,孟子就認為要擴充我們人性的善端(仁義禮智),因為我們是人。

那我們人跟禽獸的具體區別是什麼?

孟子說,人之所以為人,因為人有人心。“心之官則思”,能思考便會產生理性。按照理性而行,人才算合乎於人。

然後孟子又說: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孟子•告子》上)

注意,這裡的“仁”,就是上面說的人心;“義”就是人心思考產生的理性,叫“義”理。

所以孟子上面那句話也就是說:人應該心中懷著“仁”的心,用“義”來發揚我們心中的“仁”,這就是“善”,否則就是非人。

總的來說:人的天性中都有“善”,但也有“獸”性的成分,只不過這部分剔除在“人”性之外。我們是人,所以要發揚“善”。人有人心,這個人心就是“仁”,“義”則是發揚的路徑。人只要守“仁”心,用“義”理,發揚四端,就做到了“善”。

以上便是孟子完整的“性善論”。

別忙,還沒完。

孟子還認為,人人都可以成聖人,只要把“仁義禮智”四端發揚到“人倫之至”。

但是在發揚的路上,成敗利鈍,要受各方面環境的影響,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所以我們行事,只問當不當行,當行則行。至於成功還是失敗,就看天了。所以如果想要成為聖人,就必須知“天”。

若夫成功則天也,君如彼何哉,強為善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被王陽明終結,人性最初到底如何?


二、告子及其他

在孟子同時代,還有三種人性說觀點:

1、人性既無善又無惡;

2、人性既可善又可惡;

3、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惡。

與孟子同時代的告子,就是第一種觀點,並與孟子展開激烈辯論。

告子認為“性”只是人生來便如此的性質,是天然的產品,無所謂善,也無所謂不善。它以後表現出來的善惡,乃是教育和習慣作用的結果。

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孟子•告子》上)

然後告子舉了個例:人的本性就像流動的水,向東方開鑿引導,就流向東方;向西方開鑿引導,就流向西方。人性不分善惡,就像水不分東西一樣。

在“善”的發展上:

如前所述,孟子認為,懷著“仁”的心,用“義”來發揚善。

告子也認同“仁”在內,屬主觀;“義”在外,屬客觀。

他說,比如我愛人,愛在我不在對方,屬於主觀,為內。又如有個年長的人隨著時間流逝而長年紀,長年紀在他,而不是我導致的,所以是客觀。

孟子也是個機靈鬼,一下就抓住了告子的漏洞,說人家隨著時間而長年紀,但是你也在跟著對方長而長。

孟子曰: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孟子•告子》上)

關於告子的更多學說,現在早已失傳,我們能看到的都是他人引用的觀點,所以也就不知道他是否還有其他的解釋了。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被王陽明終結,人性最初到底如何?


第二種觀點:人性既可善又可惡。

有的人認為,像周朝因周文王、周武王興盛,人民就變得善;周幽王、周厲王在位時,人民就變得暴力。

所以人性既可以善,也可以惡。

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孟子•告子》上)

但是這裡有個漏洞,孟子討論的是人的最初天性,而不是後來在社會中表現的性情,兩者有本質區別。

第三種觀點: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惡。

還有人認為,堯是上古聖君,他的兒子象品性卻很壞;舜那麼賢良,他的父親卻一心想他死;紂王那般殘暴,他的侄子微子啟、比干卻有很賢能。

這一點跟上一點相同,只看到最終表現的結果,而沒有論及最初的本性。

王充的《論衡》就說:

“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而致之則惡長。……故世子作《養性書》一篇。”(《本性篇》)

王充提出了一個“養”字,當真傳神!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被王陽明終結,人性最初到底如何?


三、性本惡,及其匡正

荀子的宇宙觀,是自然主義的,所以他的學說有唯物主義傾向

荀子的哲學可以說是教養的哲學。他認為,凡是善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人努力的產物。價值判斷來源於文化,文化是人創造的。

由此可看出,荀子非常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所以他才寫了名篇《勸學》,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

好了,下面開始談性惡說。

荀子認為人性必須加以教養,因為人生來就有求利求樂的慾望。

他說,現在的人生來就好利,正因為順從了天性,所以相互爭奪才會發生,禮讓就消失了。生來有殘疾的,讓人心生嫌棄,因為順從天性,所以殘缺盜賊橫生,忠信就沒了。生來就有耳目之欲,喜好聲色犬馬,順從了天性就會有淫亂髮生,禮義就亡了。

看出差別了嗎?

  • 孟子認為人天性是善的,現實中的惡是因為人受環境、教育的影響,沒有很好的發展善。天性中“獸”性的一面受環境影響滑向了惡。
  • 而荀子則認為現實的惡行,恰恰是因為人天性中的惡沒有得到抑制,按照天生的慾望行事,人的陰暗面就徹底暴露出來了。

所以,荀子認為要用法律來約束人性的惡行,再用“禮”來化育人性中的惡念,內外兼用。

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處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性之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荀子》)

這裡的“偽”可不是虛偽之意,而是人為的意思。

是說人性雖惡,但人人可以通過自己努力而向善,這個努力便是後天的“學”。這裡恰與最開始說荀子“勸學”和提出“人定勝天”的理念。

只要去學習,先天人的惡,人性的陰暗面,便會得到抑制。

荀子同孟子一樣,也認為人人都可以成聖,但方法路徑不同。

孟子要發展仁義禮智四善端到“人倫之至”,並且要了解“天”。

荀子認為人性惡,沒有善端,故不需要像孟子那般發展善端。他認為,人性中雖然沒有善端,但卻有相當的聰明才智。人只要有才智,教養他仁、義、法、正,一學就明白了,人心也就會跟著向善。長久的累積學習,成為習慣,聖人就可以累積而成。

可以看出:

孟子重“德”,荀子重“學”。

孟子有唯心論傾向,荀子有唯物論傾向。

先秦孟、荀二派之爭,類似於宋明時代程朱、陸王之爭。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被王陽明終結,人性最初到底如何?


四、終結者

時間來到一千多年後的明朝,性善、性惡經過千年演變,已經不再是哲學辯論的核心之一了。

這時出現了一位大哲叫王陽明,他繼承發揚了陸九淵的“心即理”的哲學思想,提出

“致良知”,並最終創立了新儒家的心學。

性善性惡之爭在程朱理學這裡不成為問題,因為理學的核心思想是“性即理”,重點在用格物來致知,以達到頓悟而成聖。

但是在陸王心學卻成了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因為王陽明說“天下無心外之物”,也即是說世間的善、惡其實都已存在於我們“心”中,要想“致良知”,就必須先分辨出“心”中的善、惡。

怎麼去分辨呢?

首先,王陽明將惡分為兩種:道德的惡、物質的惡。

道德的惡,指的是我們每個人在世間所做的壞事。在他看來,這就是人的慾望的發展超過了一個限度。但是隻要在這個限度以內,即便人有慾望,也不成其為惡。

善惡皆天理。謂之惡者非本惡,但於本性上過與不及之間耳。(《傳習錄》下)

物質的惡,是指我們日常所見到的所用的東西的惡。在他看來,這就純是產生於我們每個人對事物的喜好了。比如有人喜好貓狗,有的人不喜歡,物質的惡就產生了。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被王陽明終結,人性最初到底如何?


接著,王陽明則認為,一切外在的事物原本就沒有善惡之分。

就像世間的花草,哪裡有什麼善惡之分?當我一心賞花的時候,便覺得花是善的,旁邊的草是惡的;當我們要用草的時候,就又會覺得草是善的。由此可見,善惡都是由我們的喜好產生的。

最後,王陽明總結出“王門四句教”,統一道德的惡與物質的惡。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至此,人的天性是善是惡的爭論,到此得到了最終解決。

值得一說的是,王陽明也延續了從孔、孟、荀傳承下來的,人人皆可成聖賢的思想。

理學成聖的路徑是,格物以致知。格的多了,知識積累的多了,形成頓悟最終成聖。

心學成聖的路徑是,致良知。人人都有良知,就是人的本心,通過良知知道“是為是,非為非”,並且遵從良知的指示而行。換句話說,用知行合一的方法,把他的良心付諸實踐就成。

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

憑良心辦事。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