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4月23日,倉山區人大常委會阮鋒主任帶領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部分人大代表到倉山區檢察院專項視察公益訴訟工作。


調研座談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聽取了倉山區檢察院自2015年7月以來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彙報。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充分肯定該院在訴前圓桌會議、檢察建議、烏龍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等特色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並就案件線索拓展、公益訴訟工作宣傳、檢察隊伍專業化建設等方面建言獻策。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宋炳榮(福州宋氏車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檢察機關應加強與市場監督管理、衛生健康等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相關行政機關的溝通協調,尤其是加強對線上網絡餐飲平臺的監管,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邱雄(福州迷你星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建議,繼續推動公益訴訟進校園、進社區,注重提升青少年公共環境資源保護意識,聯合衛生、環保、市場監督等部門開展專項監督工作,建立群眾監督舉報平臺。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彭秀紅(倉山區人大常委會 法制工委主任)

一是進一步增強監督履職意識,提升監督的精準性、實效性。二是進一步以問題為導向,促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持續性。三是進一步把握司法規律,持續完善公益訴訟的內涵和外延。四是進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擴大公益訴訟社會治理效果。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熊益銀(倉山區人大常委會 人事代表工委主任)

我建議檢察機關發揮職能,對我區停車亂象進行監督,尤其是針對停車難、亂收費、侵佔公共道路資源等現象,開展監督履職工作。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陳忠銀(倉山區人大常委會 四級調研員)

從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可以看出,倉山區檢察院“講擔當、敢作為、有亮點”,也體現該院公益訴訟工作“起步早、行動快、效果好”,我希望,區檢察院繼續在黨委統一領導和部署下發揮好職能作用,準確把握履職時機與方式。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趙旭宇(倉山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倉山區檢察院在公益訴訟工作方面“敢作為、先作為、能作為”,如緊緊圍繞烏龍江水系生態環境開展卓有成效的保護工作。我建議,一是以點帶面,聯合有關行政部門積極拓展案源線索。二是擴大宣傳,運用自媒體、專題片、微電影等宣傳方式以案釋法,擴大公眾對公益訴訟的知曉度。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張玉俤(倉山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公益訴訟工作範圍涵蓋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建議,一是加強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和知曉度。二是找準監督著力點,提升監督實效。三是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專業化水平。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陳玉蓮(倉山區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建議推出更多更好的公益訴訟檢察宣傳作品,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和代表、委員更好地瞭解公益訴訟,爭取更多人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關心、支持和指導。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倉山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 阮鋒

一是加強各職能部門協作。

建立健全行政與公益檢察銜接機制,完善信息共享、情況通報、線索移送等制度,擴大線索發現率、覆蓋面。


二是提升公益訴訟宣傳質效。運用以案釋法等方式講好公益檢察故事,積極爭取地方黨委、人大、政府和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持續加大辦案力度。穩妥、慎重、積極開展水資源保護、安全生產、文物保護等領域的個案探索。


四是持續做好代表工作。發揮人大代表的溝通橋樑作用,爭取公益檢察的“同盟軍”。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倉山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吳世如

倉山區檢察院將以此次專項視察工作為契機,充分履行檢察工作職能,努力實現機構改革後新機遇、新起點上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新發展。


倉山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紀實


自2015年7月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以來,區檢察院堅持“以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使命,緊緊圍繞倉山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融入服務和保障大局中找準發力點,在回應人民群眾的現實關切中找準著力點,公益訴訟工作穩步發展,為促進依法行政和法治倉山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持續改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環境氛圍

主動爭取黨委政府關心支持,推動區委、區政府出臺《關於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的工作意見》,這也是在福州城區範圍內,首家以黨委政府名義出臺的支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規範性文件,為推進本區公益訴訟工作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持續提升公益訴訟案件辦理規模質效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共發現公益案件線索57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54件,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4件,法院已判決3件,訴訟請求均獲支持。注重通過訴前檢察建議促成問題解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效果突出,行政機關在法定期限內回函並啟動整改率達到100%。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持續發揮公益監督職能助推社會治理

圍繞樑甘甘烈士陵園圍牆破損、建築垃圾堆放等紀念設施保護不力問題發出檢察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積極響應。開展“福州古厝”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活動,摸排煙台山、螺洲鎮等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古建築700餘座,進一步落實文物保護措施。依法提起全市首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首創食品安全領域的無證自動售貨機、盲道被損毀佔用、診所無證經營、治理工地揚塵等公益訴訟案例,相關經驗做法被省、市檢察院推廣。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持續加大生態環境公益保護力度

在全市率先掛牌成立駐倉山區河長制辦公室檢察聯絡室,會同河長辦全面摸排轄區內閩江、烏龍江及42條內河,針對花海公園駁船亂佔河道、烏龍江河道非法違建堆砂等亂象,形成《烏龍江河道整治調查報告》向上級提出綜合治理建議獲採納。堅持“修復與打擊並重”的司法理念,在辦理陳某汙染環境一案時,打造了“專業檢察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綜合治理”新模式,結束了我市個人汙染環境政府“買單”的歷史。

倉山區檢察院持續發力 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法定職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