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1.你讀過的書,成為你現在的樣子

宋朝詩人黃山谷曾說:“三日不讀書,便覺得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林語堂解釋道:三日不讀書,別人會覺得你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一個不愛讀書的人,往往是乏味的,因而是不讓人喜歡的。

知乎上有人提問:“讀書,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容貌嗎?”

作家三毛那句話便是最好的回答:“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你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蘇東坡說,“胸有詩書氣自華”。高爾基說,“學問改變氣質”。

的確如此。一個人的氣質、智慧、修養與成功,往往和長期、大量讀書分不開。

曾國藩: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山有玉則石潤。

通過讀書,豐盈的靈魂,沉澱的智慧,養出的氣質,是不讀書的人永遠也學不來的,也是任何人也無法奪走的。

誠然,歲月會流逝,皮相會衰老。唯有知識的涵養,讀書的滋養,能夠雕刻出氣質如蘭的一生,在時間的長河中不懼歲月漫長。

演員陳道明一向被稱作娛樂圈的一股清流,一出場便自帶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氣場。

其實這與他常年讀書不無關係。

陳道明自幼便開始讀書,尤其喜歡古典歷史書籍。成年後也是如此。

不管是工作拍戲,還是在家,床上總是少不了書。

季羨林曾說:陳道明看的書,多到他足以勝任北大教授。

正如他曾在給年輕演員江一燕的書作序中所寫:“韶華易逝,剎那芳華。皮相給你的充其量是數年的光鮮。不少演員費盡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樣子,我卻寧可你花更多的時間來涵養自己的才情。”

曾國藩: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很喜歡居里夫人的一段話:“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漫長的日子裡,你沒有往生命裡注入新的東西。”

人到了一定年紀,要為自己的相貌負責。

20歲的臉是天生的,30歲的臉是生活雕刻的,50歲的臉是你自己選擇的。

一個人最美的永遠不是外在的美貌,而是由內散發出來的精神面貌。

臉為皮相,氣質為骨。

男子若想器宇軒昂、目光高遠、思維敏銳,就必須堅持長期讀書;

女子若想秀外慧中、舉止高雅、風韻長存,不讀書也是做不到的。

若要問一個人,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不必急著回答。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她讀過的書、走過的路。


曾國藩: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2.讀書可以讓你有一千種人生,不讀書只能活一次。

曾經有一位年輕人寫信給楊絳先生,道出自己的人生困惑。

楊絳先生在回信中寫道:“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誠然如此。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大千世界,若要想活得世事洞明,瞭然於心,讀書無疑是你最好的擺渡。

曾國藩少年時期,有一天在家讀書,一個小偷卻在房梁處躲著,想等他休息後,下來偷點東西。然而曾國藩一篇文章讀了很久就是背不下來,小偷實在等不住了,就跳下來說:“這麼笨的腦袋,還讀什麼書。我都會背了。”於是,一字不差背誦後,揚長而去。

然而。就是這樣被一個小偷恥笑笨蛋的他,後來青史有載,舉世皆知。

從連考7次考中秀才,到仕途中十年時間裡連升十二級,一躍成為二品大員。

創立湘軍,平定了太平天國。一生立言立德立功,與他堅持讀書分不開。

十年寒窗,中舉當官,是大多數人的想法。然而,曾國藩卻以更高遠的格局看待讀書。

在他看來,讀書就是為了立德。他在寫給家人的信中,始終不渝的勸誡弟弟和兒子們:

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曾國藩: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曾有人說:讀書可以讓你有一千種人生,不讀書只能活一次。

讀書,更是從別人一生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中汲取智慧,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能以體恤的溫柔,消解自身的苦難,去過自己的人生。

就像當你讀了曾國藩的一生,會了解到:曾國藩也曾因為吃了敗仗,曾兩次跳河自殺。再強大的人,一生也難免會遭遇挫折。

熬不過去,就是人生的無底洞;扛過去了,就是人生的成人禮。

曾國藩: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當你讀到《林肯傳》時,會了解到:出生貧窮的林肯,連一年級都沒有上完,沒有錢買書,就四處向富裕的人借書來看,最終仍能成為受人尊敬的總統。後來因事業崩塌,負債累累,他深愛的女人在他們無比幸福時死去,孩子也在南北戰爭時期夭折。幾次戰爭都兵敗如山倒,最終都排除萬難,獲得勝利。

面對浩然歷史,你會發現自己所謂的情緒和煩惱,不過如煙雲。那些經歷過比你更跌宕的人生,忍受過你未曾忍受過的痛苦的人,總能給你以力量。人生只要生機不滅。總會有抬頭日。

曾國藩: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當你讀到《王陽明大傳》會了解到,王陽明因一紙奏章,觸怒朝廷,被處以40庭杖並且貶到荒蠻的貴州龍場,即使一路被追殺,但是他依然不忘研習《易經》。到了未開化的龍場,王陽明也並沒有氣餒,專注於《大學》,從中領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便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楊絳曾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曾國藩: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一本書或許不一定能讓你走出困境,然後卻會在你困頓迷茫時,讓你靜下心來,去尋找人生的答案。

讓你明白,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無人不是與你一樣終其一生在尋覓,在經歷著甘苦浮沉的人生,只要讀書,你就永遠不會孤單。

曾國藩: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3.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作家蔣方舟曾有一段話說:“一個人如果不看書,那麼他的價值觀就會由他身邊的人決定,因為他沒有別的輸入途徑,只能模仿身邊人,周圍流行什麼,就跟隨什麼,永遠找不到自己。”

赫爾曼.塞黑說,世界上的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

讀書,或許不一定讓你一鳴驚人,卻會鋪成你要去的路,在未來的某一個場合,幫助你表現得更加出色。

就像前不久,走進直播間,為湖北帶貨的央視主持人朱廣權。

雖然是首次在線營業,但是絲毫沒有不適應,淡定如常。

兩個小時,詩詞歌賦不斷,歷史典故脫口而出,創下4千萬的成交額。

網友也紛紛為這波“文化帶貨”所折服:

“沒文化真可怕,有文化更可怕。”

“朱廣權老師太厲害了,這口才得喝多少墨水,讀書真的太重要了。”

連作為搭檔的直播一哥李佳琪都說:“我不是來看直播的,我是來上網課的。”

所謂信手拈來的從容,其實都是胸中有丘壑。

哪有什麼一舉成名,不過是日積月累的沉澱。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不是來自家庭,不是來自財富, 而是來自視野和格局,讀書便是提高一個人眼界的最佳途徑。

民國才女張愛玲,秀口一吐,就是半個上海傳奇,無不得益於少年時,與書為伴,12歲就開始研讀《紅樓夢》、《官場現形記》......

股神巴菲特,每天堅持早起閱讀,幾十年如一日。他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說:“巴菲特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歐陽修寫道: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窮人因書而富,富人因書而貴。

多讀一本書,便多一份見聞與知識;多學一點知識,就少一句求人的話。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讀的書。

一起閱讀,讓生命再度出發,在書香中修一顆平常心,在花開花謝後依舊看到風景,品出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