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線上線下教學實質等效 浙商職院構建線上教學質量監控保證體系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讓線上線下教學實質等效 浙商職院構建線上教學質量監控保證體系


讓線上線下教學實質等效 浙商職院構建線上教學質量監控保證體系


藝術設計學院教師陳靜凡在線上講授“商業陳列設計”

“這是從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通報裡獲取的每日新增數據,請大家試著用線性迴歸法,預測一下疫情結束的時間。”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課程討論區,執教“商務營運數據分析”課的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邵貴平在線給學生們佈置學習任務,預測分析是這門課的重要知識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校推遲開學,採取“停課不停學”的方式進行線上教學。浙商職院對線上教學進行了實時數據監測,從第8周的監測分析數據來看,共有74378人次參加線上學習,簽到率達99.07%,教師累計授課1694次,作業佈置率為86.42%。“線上教學不是線下教學的簡單‘搬家’,由於線上學習的效率相對較低,因此對線上輸出的教學內容的品質要求更高。”教師雷俊霞說,學校格外注重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的實質等效,為此還專門構建起實時數據監測、兩級教學督導、教學質量報告“三位一體”的線上教學質量監控保證體系。

制度先行,構建質量保證體系

2月24日是浙商職院全面啟動線上教學的日子。上午的課程結束後,全校154個班次的任課教師和學習委員都提交了線上教學登記表,由學校質量監控辦和教務處對到課率、授課方式、整體效果、課程滿意度、學生對授課教師的建議等內容進行梳理與彙總。

“教育部對在線教育提出了9條指導意見,其中特別強調要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院長張寶忠提出,要以開展線上教學自我診改為驅動,推進網上課堂教學日報告、周運行監測分析報告、月滿意度調查報告等制度落實、落細,高標準保證線上教學質量。此前,為貫徹落實省教育廳、省交通集團的部署要求,浙商職院召開了教學視頻會議,由院長張寶忠主持,副院長謝國珍作線上教學工作佈置,黨委書記何瑤偉以及教研室主任、專業負責人、二級學院院長和書記、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會後,學校陸續出臺了《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的檢查與指導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疫情防控期間教學督查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對開課時間、教學模式、教學管理、課程資源建設以及教學質量監控提出了細緻入微的要求。

旅遊烹飪學院這學期共有55門課程,其中智慧職教(資源庫)課程36門、省平臺及校平臺開課13門、直播課程4門,對數字教學資源的需求量很大。旅遊烹飪學院副院長李鑫介紹,早在2月4日前,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團隊就配合授課教師做好了開課前的數據導入、課程審批、數字平臺使用在線培訓等工作。

據統計,截至開課前,浙商職院共引進“愛課程”平臺1640餘門本科課程和140餘門職業教育課程,引進“超星爾雅”平臺480餘門課程,還推薦了“智慧職教”“新道雲”等平臺資源免費供師生選用。“我們提前對300多位教師進行了網絡教學培訓,幫助他們上好在線課程。”何瑤偉在主持視頻會議時多次強調要防疫、教學“兩手抓”“兩戰贏”,要求各部門在做好校園防疫的同時,積極行動起來,打出在線教育實質等效的組合拳。

於是,二級學院(教學部)結合專業特點,制訂線上教學的具體方案,開展網上教研;教學部門做好預案,有序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安排;教務處推送各類數字資源;質監辦做好教學監控;組織人事部組織教師培訓;信息辦做好信息技術服務……各部門各司其職,搭建起在線教育的“四梁八柱”,這也是學校線上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重要基礎。

兩級督導,把脈線上教學實效

“從網上聽課表的反饋來看,教師授課準備充分、態度認真,課程內容新穎、案例時效性強、教學資源豐富,師生互動也很積極,授課效果總體良好。”線上教學第一天,由校級督導和院級督導組成的兩級教學督導團隊就同步啟動了“雲聽課”。當天,督導員們一共遞交了17份網上聽課表,涵蓋了各個時段的5門必修課和11門選修課。

為充分發揮校、院(系、教研室)兩級教學督導合力,浙商職院要求校級督導做好督教、督學、督管,要求院級督導實現院系課程全覆蓋,以確保線上教學課程的實施與質量。“教研室也要加強對教師的督查指導,做好每堂課的把關與改進。”謝國珍強調。如今,兩級督導結合學生教學信息採集,在學校、各部門(院系)、師生之間高效聯動,已然形成了“發現問題—反饋問題—問題整改—結果反饋”的教學督導工作閉環。

例如藝術設計學院線上教學大都採用釘釘群直播的方式,教師們對原有課程內容進行了調整與重組,將知識點和教學任務碎片化、分層化。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提高線上教學實效,教師們有的在課堂上融入了最新案例和拓展知識,有的引入了優質網絡共享課和行業培訓的資源,還有的甚至邀請了企業專家在課上連線……

“對個別有需要的學生,我們還要進行個性化教學和分層次的教學輔導答疑。”謝國珍說,這份“需要”的來源和依據是學校針對線上教學質量進行的實時數據監測,尤其是對教學進展、師生互動和學生學習情況等關鍵數據的跟蹤與分析。根據學生學習過程監測到的數據,可以測算分析他們的學習狀態,包括已經掌握的知識點、感興趣的學習內容、與課程培養目標框定的專業能力要求之間的差距等,再由教學管理部門據此作出相應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手段調整。

“老師們教學準備的熱情很高,但開課之初,對於如何設計網課、如何開展線上教學仍有困擾。”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孫瑋林說,經督查發現,有的課程是線下課堂照搬到了線上,有的課程知識點過於飽和,教學設計仍需優化。為此,經管學院採取了線上教研的方式,幫助教師們熟悉並掌握在線教學工具,同時針對督導員提出的共性問題開展主題教研,進行集體探討和診改完善。“我們還明確了全員聽課、全員互督、全程監測的在線督查方式,並給每位老師配備了網絡助教,以便及時解決授課時遇到的技術難題。”孫瑋林說,學院的青年教師也主動幫助老教師提高新媒體教學能力,掀起了一股“教師結對試驗網課”的熱潮。

以評促教,倒逼教學質量提升

如何開展好實訓課程的線上教學,是“新工科”專業教師們在“停課不停學”期間面臨的共同難題。物聯網專業教師葉芊芊在上“PLC應用技術”時引用了機械手在各行各業應用的視頻,並利用VR技術展示機械手的各部分功能,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激發他們學習機械手的興趣。葉芊芊表示,線上教學要有實效,過程很重要,關鍵就在於“學生的學”。

浙商職院對此也早有關注,探索出“PPMSE”形成性評價模式,即課前知識點預習和測試、課上提問及檢測、針對學生的疑難知識點講解與答疑、小結與隨堂檢測、優秀作業展示等,據此實時追蹤、反饋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李莉在講授“新媒體運作與廣告策劃”一課時就進行了多形式、分節奏的環節設計,通過穿插QQ群接龍、群投票、評論區留言、音視頻播放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用QQ平臺串聯起整個教學過程,牢牢抓住學生的聽課注意力。對此,有學生評價:“這樣的課堂沒辦法走神,必須每一步都跟上節奏。”

“線上教學要以問題為導向,分類施策。”謝國珍在視頻會議上要求,相關部門要主動了解學生在線上教學中存在的困難並幫助解決。為此,學校還專門設立了“抗‘疫’專項補助”和“學習網絡流量專項補助”,確保每一個學生都不會因學習而“掉線”,把好線上教學質量關。

教學平臺監測數據、教學督導數據、教師反饋數據、學生教學信息數據……相關數據每天實時採集,每週形成一份教學運行監測報告,每月出具一份線上教學滿意度調查報告,教學診改情況及時彙編成《督導簡報》。由此,浙商職院線上教學質量監控保證體系得以高效運轉。

“我收到非常多的學生留言,他們普遍反映,看到我面帶笑容,他們也會變得開心起來。”教師龔霞承擔著“大學語文”“演講與口才”兩門課的線上教學任務,她說自己已經找到了線上教學的竅門,讓原本習慣“潛水”的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接下來返校復課後,我也會在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過渡中下更多功夫。”龔霞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