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來跳去的女人》: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文 |七月仟情

《跳來跳去的女人》: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她對朋友們說,朝丈夫那邊點一下頭,似乎想解釋一下,她為什麼嫁給了這麼一個普普通通、極為尋常、毫無出眾之處的人。————契訶夫

契訶夫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最後一位作家,他與當時的法國作家莫泊桑、美國作家歐·亨利被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讀起契訶夫的短篇小說,總是用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小事,深刻揭露社會的暗黑現象。

《跳來跳去的女人》講述的是一個美麗與善於交際的女人伊凡諾夫娜嫁給了平凡的醫生戴莫夫,兩人的生活因各自愛好不同,無法交集在一起,這才導致她與志同道合的畫家裡亞博夫斯基發生了婚外戀。但是作為丈夫的戴莫夫不能接受妻子愛上別人,故意用吸管吸了病人的粘液,感染了不治之症——白喉,最終悲慘地死去。

小說以伊凡諾夫娜的婚外情為推動點,為讀者展現一個言不由衷的內心,但又無法改變的痛苦女性,是反覆折磨著自己。在婚外情無果時,想要回頭是岸時,迎來的是丈夫故意求死的殘酷現實,也明白了可以稱之為“偉大”的不是她一直嚮往的的藝術以及畫家裡亞博夫斯基,是她一直沒發覺的有著善良、純潔、仁愛之心的丈夫。

兩人的悲劇婚姻,是一場源於崇拜的愛情。

《跳來跳去的女人》: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01、一場源於崇拜的悲劇愛情故事。

初讀《跳來跳去的女人》時,感覺到它和毛姆的《面紗》很相像,都是女主人公出軌,最終是以丈夫的死亡而去換來女主人公自我的女性意識覺醒。

所以,很多人覺得契訶夫的這部《跳來跳去的女人》講述了一個虛榮女性的出軌,最終自我意識覺醒的故事。

在我看來,女主人公並不是完全的愛慕虛榮,她是深愛著丈夫,一開始還會為平凡的丈夫向朋友解釋與包裝自己。

伊凡諾夫娜對名流朋友們說:"你們瞧瞧,他是不是有點意思?"這是種試圖向朋友口中得到丈夫的獨特處與誇獎,又似乎想解釋一下,她為什麼嫁給了這麼一個普普通通、極為尋常、毫無出眾之處的人。

但是,眾人還是不相信,因為伊凡諾夫娜是個美麗大方的女子,這是平凡戴莫夫所配不上的,就如小說中說的:

那位演員對奧莉加·伊凡諾夫娜說,她穿上這身漂亮的婚紗,再配上亞麻色的頭髮,真像一棵春天裡開滿嬌嫩的白花、婀娜多姿的櫻桃樹。

伊凡諾夫娜在結婚時,邀請了很多上流社會人物,有畫家、貴族、地主,但丈夫戴莫夫只是個平凡醫生。

契訶夫通過這樣的身份對比,影射了戴莫夫在愛情裡的卑微,他沒有什麼可以吸引到伊凡諾夫娜的。之所以會抱得美人歸,是因為戴莫夫救了她父親的命,兩人才心生好感,同時也在給伊凡諾夫娜塑造了看似虛榮的形象,優秀與平凡,為之後的背叛埋下了伏筆。

《跳來跳去的女人》也著重描寫善於交際的伊凡諾夫娜的優秀:朗誦家會教她朗誦;歌唱家會說服她要努力,不能毀掉自己,因為她肯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歌唱家;畫家會教她修改畫稿;甚至提琴手只叫她伴奏。

事實上,伊凡諾夫娜是個很多才多藝的女人,很多上流社會都誇獎過。她不同於《面紗》裡的凱蒂,雖然兩人都善於上流社會交際,但是凱蒂除了美貌外,其他的一無是處。

契訶夫劃分出了傳統背叛原因“虛榮心”,它也有可能因為“優秀”走向婚姻的背叛。

伊凡諾夫娜和戴莫夫的婚姻,是表面看似優秀與平凡的兩人,但是在婚後生活愛好根本就沒法交集在一起。因為伊凡諾夫娜喜歡交際,在她看來,這是必不可少的名流聚會;戴莫夫本來就收入不高,為了讓伊凡諾夫娜有每星期三宴請客人的費用,還會做點別的工作,看著更像是沉迷工作無法自拔的樣子,兩人在婚姻裡都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

《跳來跳去的女人》: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正是因為這樣,里亞博夫斯基才有機會趁機而入,並且成功慫恿伊凡諾夫娜的出軌,用乞討式去求歡。

情夫里亞博夫斯基覺得他是伊凡諾夫娜的奴隸,只想瘋狂愛她。只要伊凡諾夫娜說個“不”字,就不想活了,拋棄藝術,只需要伊凡諾夫娜給他片刻的一瞬間快樂就好了。

在伊凡諾夫娜出軌時,是有著強烈的抵抗心理,她覺得對不起丈夫戴莫夫。換這個角度來看,伊凡諾夫娜是被動出軌的,並不是水到渠成的情愫讓其不顧一切在一起,因為在《跳來跳去的女人》裡,兩人之前除了修改畫稿,就沒有太多的交際,且里亞博夫斯基並不是貴族。

契訶夫以巧妙的寫作手法,就在小說開頭不經意交代了情夫里亞博夫斯基的身份,擅長風俗畫、動物畫和風景畫,相貌英俊的淺發青年,二十四五歲,幾次畫展都獲得成功,而且最近畫的一幅畫就賣了五百盧布。

單單從這些身份信息,就可以看出里亞博夫斯基並不是具備貴族的身份,他之所以可以慫恿成功,是因為兩人有著共同愛好,也不是財富讓伊凡諾夫娜因虛榮而出軌,最為重要因為是她崇拜著里亞博夫斯基的才華。

崇拜是個體對自身、他(她)人以及某外界事物所具有的高度的尊重、欽佩與信任。從外在表現來看,類似源於“一好百好”的暈輪效應、企望成功帶來更多成功的權威迷信、對崇拜對象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但從原則上是源於被崇拜者對應於一定目標、事務表現出的超人的潛在能量、道德聲望時崇拜者由此而對被崇拜者產生的高度的無條件的信任。

《跳來跳去的女人》闡明瞭並不是全因財富才會發生婚外情,有時候崇拜也會間接造成背叛。伊凡諾夫娜只是因為崇拜里亞博夫斯基的才華,再加上和丈夫戴莫夫的生活無法交集,才被他有機可趁,從她的牴觸情緒可以看出,伊凡諾夫娜只是被動與被慫恿出軌了。

在《跳來跳去的女人》裡並沒有寫到太多的婚姻與金錢觀,伊凡諾夫娜與情夫里亞博夫斯基兩人偷情在一起時,也沒有金錢這方面的描寫,之所以崇拜也是因為伊凡諾夫娜的潛意識裡覺得自己也是上流社會貴婦,就要有個優秀的人才能配得上她的潛意識。

伊凡諾夫娜所認識的那些人,物以類聚的影響,讓她覺得自己就是和他們同一類的人,都是上流社會的成功人士,也給伊凡諾夫娜傳遞了一個錯覺思想:自己既然是個上流社會貴婦,那就應該有個和她同樣優秀的丈夫。不會是戴莫夫,而是像年輕有為、英俊的里亞博夫斯基那樣的人。

契訶夫拋開了傳統物質滿足的虛榮心設定,在被同化成上流社會的伊凡諾夫娜有著崇拜的心,去盲目崇拜優秀有才華的人,然後有著共同語言生活,這是丈夫戴莫夫遠遠所沒有的。

一場源於崇拜的悲劇婚姻,讓戴莫夫無法接受,故意用吸管吸了一個病人的粘液,感染了不治之症——白喉,最終悲慘地死去。

《跳來跳去的女人》: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02、從戴莫夫身上探討婚姻的本質,卑微與犧牲。

很多西方書籍在描繪女性意識覺醒時,不會去寫太多的男主人公內心,這本《跳來跳去的女人》同樣也是如此。戴莫夫的存在感不太高,但他始終默默愛著伊凡諾夫娜,就連自殺也是如此。

沒人知道他在婚姻裡的付出,很多讀者覺得他是個軟弱的人,因妻子的不忠而自殺;也有讀者又覺得是個偉大默默奉獻自己的人,對妻子和病人都是如此。

這種兩極化的形象的戴莫夫身上,看出了婚姻的大忌:卑微與犧牲。

《跳來跳去的女人》: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①、卑微,是婚姻最大的隔閡。

戴莫夫在兩家醫院裡做事,一家是醫院裡任編外主治醫師,而另一家醫院則是解剖師,也會私人行醫,但收入還是很少,一年也就五百來盧布。

不僅收入不高,還和妻子有著年齡差:奧莉加·伊凡諾夫娜二十二歲,戴莫夫三十一歲;最為重要的是妻子還曾經直白說過戴莫夫的缺點,不懂藝術還否認繪畫和音樂;而戴莫夫一輩子搞的是自然科學和醫學,沒時間去關心各門藝術。小說還加入了一個情節,拜訪妻子所去的一棟別墅,迎來的是別人冷漠態度,而不是對待伊凡諾夫娜那樣的熱情態度。

契訶夫通過這一系列的描寫,深刻隱含了戴莫夫在婚姻的“卑微”,他始終覺得自己配不上美麗優秀的妻子伊凡諾夫娜。

蘇珊·福沃德在《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曾說過:人都渴望與別人親近,渴望找到另一半。但找到另一半不等於非得放棄自由、迷失自我。

在這種渴望的心理下,最容易讓人放棄自由與迷失自我。有些卑微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是來源環境的反差性對比,再加上心中逐漸形成“處處不如”的微妙心理,才會導致婚姻的失衡。因為當有著過於優秀的伴侶時,心理就會陷入一開始的欣喜若狂,到害怕失去,最終形成了卑微心理循環。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並不提倡有著巨大反差的婚姻性質,會讓人產生失落、害怕的心理。當反抗無效時,也會帶來卑微。這並不是先天、後天所帶來的,只是特定環境所產生的產物“卑微”。

戴莫夫對所有人不卑微,對病人有著救死扶傷的精神,得到了尊重,對別人是個禮貌的紳士形象。但唯獨對妻子有著卑微,又有著說不上的情愫:深愛妻子,在得知她的出軌,也沒有表達了太多的不滿情緒,甚至他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第一時間告訴妻子,想要因此原諒妻子的出軌,文中是這樣子寫道:

從他那張容光煥發、無比幸福的臉上可以看出,此刻只要奧莉加·伊凡諾夫娜能分享他的喜悅和成功,那他會原諒她的一切,包括現在的和將來的,他會把一切都忘掉。

這是多麼卑微的愛情啊,當滿街皆知伊凡諾夫娜出軌的事,但戴莫夫還是選擇試圖通過分享喜悅去原諒妻子,只要她肯為他高興,那一切就會忘記和過去的。可惜的是伊凡諾夫娜不懂什麼叫編外副教授,什麼叫病理學概論,再說她擔心看戲遲到了,所以什麼話也沒有說,就這樣子兩人坐了兩分鐘,戴莫夫抱歉地微微一笑而離開。

這是夫妻倆最後一次交流,卑微戴莫夫在原諒妻子無望後,絕望之下的他故意用吸管吸了一個病人的粘液,感染了不治之症——白喉,最終悲慘地死去。

然而戴莫夫這種犧牲自己的行為,也是婚姻最大的軟弱。

《跳來跳去的女人》: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②、犧牲,是婚姻最大的軟弱。

契訶夫以戴莫夫的自殺為結局,自殺的時間是伊凡諾夫娜最後一次去找情夫里亞博夫斯基無果,決定回心轉意和戴莫夫好好生活。

這兩個時間的巧合,讓兩人錯過重歸於好的幸福。這個丈夫死亡的結局,同樣出現在《面紗》裡,只不過丈夫瓦爾特帶著去疫區,本想與凱蒂同歸於盡的他,最終因心軟放過了凱蒂,自己卻不幸感染而去世了;反觀《跳來跳去的女人》裡的丈夫戴莫夫卻是故意用吸管吸了一個病人的粘液,感染了不治之症而死去,深愛戴莫夫的他自始自終都沒有做出傷害伊凡諾夫娜的行為,側面表明戴莫夫犧牲自己,也是婚姻裡最大的軟弱。

泰戈爾在《沉船》裡說過:“決不能因為一件傷心的失望的事,就從此摒棄生活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

婚姻就如穿鞋子,總會有合不合適的。有可能是腳大了,也有可能鞋子穿著不舒服,也只能一直試穿找到適合自己的。其實,婚姻的分分合合也是很正常的事,但絕不要因為傷心與失望,去摒棄生活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甚至是付出尊嚴以及生命的代價。

實際上,為愛下跪、自殺等付出尊嚴以及生命的行為,生活還是不少見的,但卻沒能想到一死了之的背後,是需要揹負來自親人的責任,所以這種以死逃避的行為就是最大的軟弱。

戴莫夫是軟弱的,他有著救死扶傷的偉大精神,卻救不了自己,始終走不出自己的內心,放下和伊凡諾夫娜的婚姻。可是,伊凡諾夫娜和里亞博夫斯基的偷情行為,為何要戴莫夫來買單呢?

契訶夫以心甘情願犧牲的戴莫夫為結局,塑造了戴莫夫的深情:或是想要以死逃避,從而去成全伊凡諾夫娜。但也側面隱含著婚姻裡的自我犧牲,是最大的軟弱。

《跳來跳去的女人》裡有兩條感情線,一個是伊凡諾夫娜和戴莫夫的婚姻,另一個是伊凡諾夫娜和里亞博夫斯基的婚外情,這是一個女人夾雜在兩個男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它深刻表達: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跳來跳去的女人》: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03、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跳來跳去的女人》並沒有太多來自虛榮的誘惑,就單單看似兩人表面優秀與平凡的差異就能造成妻子出軌行為。而亞博夫斯基對伊凡諾夫娜只是有著肉慾的慾望,與情感無太多的關係。

作為年輕有為的里亞博夫斯基只是出於肉慾而已,乞討求歡,哪怕是一瞬間的歡樂才讓伊凡諾夫娜迷失自己,況且之前兩人並沒有太多的交際。在厭倦她後,還在畫室裡偷情別的女人,還被伊凡諾夫娜撞破了,但卻是無所謂的態度,甚至表現出厭惡的神情。

與別的小說不一樣的是這對偷情兩人並沒有太多的情感,更像是一種肉慾關係。書名中的“跳來跳去”,正是形容一個言不由衷的內心,但又無法改變就去反覆折磨著自己的痛苦女性。

最終戴莫夫以自殺為結局,這種看似成全伊凡諾夫娜的行為,實際是軟弱、逃避、卑微所造成的悲劇,並沒有一點的意義。因為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跳來跳去的女人》: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曾經傳言奶茶妹妹章澤天因崇拜劉強東,就以瞭解電商平臺為由經常找劉強東聊天,之後大膽的向劉強東表白,二人就在一起了。然而在結婚後,並不是外界傳言成為無價值的女人。懷孕期間,她憑藉自己的努力,自學財經知識;生孩子時,還拿到了意大利博科尼大學“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課程的在線證書。那麼努力的她,就在2018年時,以百億身價,與丈夫劉強東一起位列2018《新財富》的第16位,兩人坐擁650億元身家。

就算是劉強東深陷醜聞後,她並沒有做出什麼無謂的犧牲,表現得落落大方,沒有平常女人的崩潰和牢騷,只是又重回校園,赴英留學,不斷去提高自己。

車爾尼雪夫斯基也曾說過:“我願獨立自主和照自己的意思過生活;凡是我自己需要的,我欣然接受,我不需要的,我就決不希求。”

這才是獨立該有的樣子,實際上有一種婚姻的感情基礎是建立在崇拜上的,強大的人總能吸引到愛情,這也是人之常情。但不提倡盲目的崇拜,崇拜只會迷失自己,失去自由。在我看來,婚姻的最好狀態是勢均力敵,兩人不相上下才能處於微妙的平衡狀態。

古有“門當戶對”,還是有著一定的智者作用性,只有地位平衡了,就不會有一方面的落下。那麼平等之下,更不會容易有著無意義的犧牲。而婚姻裡的崇拜不等於依附,犧牲不等於成全。可惜很多人都不懂,也不做到奶茶妹妹章澤天的不停止努力。

《跳來跳去的女人》是一場因崇拜引起的悲劇小說,契訶夫一方面讚美了普通勞動者的心靈美,另一方面則鞭撻了那種上流社會蔑視勞動,以及那些欺世盜名的人物。

契訶夫以戴莫夫自殺與伊凡諾夫娜的回心轉意時間重疊,傳達了一個真理:最忽視的反而是最珍貴的,那些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跳來跳去的女人》:無價值的崇拜與犧牲,是對婚姻的誤解


《跳來跳去的女人》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女性小說,伊凡諾夫娜追求名人,卻害了正將成為名人的丈夫,這無疑是很大的諷刺性。

現實中還是有不少有著巨大差異的婚姻關係,慢慢指引出軌,也不單單全是金錢與虛榮。有時候,崇拜並不代表需要付出,犧牲也不全是成全,這也是很多人對婚姻很大的誤解。

或許,勢均力敵的婚姻才是最好的存在,一方的傾向,始終會走向失衡的狀態,就會跳來跳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