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風戰警:蒸汽朋克


飆風戰警:蒸汽朋克

1869年的美國,內戰給這個年輕的共和國所造成的創傷尚未痊癒。儘管戰爭是以主張分裂的南部邦聯的失敗而告終,但南方叛軍餘黨的活動仍舊非常猖獗。他們在暗中策劃各種陰謀活動,不斷威脅著聯邦的安全和統一。為此,時任美國總統的格蘭特將軍派出了他手下最精幹的特工人員卻對付這些恐怖分子,把他們的陰謀扼殺在萌芽之中。

在維吉尼亞州的摩根市,陸軍的黑人情報官詹姆斯·韋斯特上尉埋伏在一處貨棧裡,準備破壞原南方軍頭目、綽號“血腥將軍”的麥格拉斯的一次軍火買賣。不過,由於一個突發的意外情況,韋斯特暴露了行蹤。麥格拉斯的手下一擁而上,可這群嘍囉那裡是韋斯特的對手,三下五除二,就全都被撂倒在地上。然而,由於騾馬受驚,裝載著炸藥和軍火的馬車一路狂奔而去。韋斯特不顧危險,追上馬車,縱身跳上去,試圖把馬車停下。可是,受驚的騾馬那裡聽韋斯特的招呼,一路狂奔下去,直到一棟豪華旅店前,方才站住。湊巧的是,麥格拉斯一夥兒此時正好在這座旅店內縱酒狂歡。

在內戰中失去了一隻耳朵的麥格拉斯是個兇殘而猥瑣的人。在旅店裡,他看上了一個豐滿的“姑娘”。那“姑娘”對麥格拉斯搔首弄姿,很快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當麥格拉斯把“姑娘”帶進房間想要成就好事的時候,“姑娘”去突然向麥格拉斯施展了催眠術,逼他說出秘密情報。眼見“姑娘”就要得手,卻沒想到韋斯特突然闖了進來。麥格拉斯發現有埋伏,立即帶人突圍而去。韋斯特和“姑娘”則在旅店裡大打出手。結果,韋斯特發現,這個所謂的“姑娘”其實是受命於總統的聯邦特警、易容大師阿默·高登。而恰在此時,旅店外的一個神秘人把滿載軍火的馬車推向了旅店。一聲巨響過後,旅店被徹底炸燬。

從爆炸中僥倖生還的韋斯特回到首都華盛頓特區。他立即騎馬前往白宮,覲見格蘭特總統。在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韋斯特見到了總統。但他很快察覺到,眼前的這個人並不是真正的格蘭特總統。韋斯特立即拔槍相向。恰在此時,真正的格蘭特總統從門外走進來,而之前扮演總統的正是阿默·高登。總統向韋斯特解釋,高登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測試總統的安全警衛情況,並且要求兩人今後要精誠合作,為聯邦效勞。總統還告訴兩人,一週後他要到猶他州出席太平洋鐵路的竣工典禮。而恐怖分子已經發出了威脅,要破壞典禮並刺殺總統。格蘭特總統給韋斯特和高登兩人一週的時間,要他們逮捕罪犯,保證典禮活動的順利進行。儘管兩人彼此間都有些看不慣,但為了完成總統交付的使命,韋斯特和高登一起搭乘他們的特工專列流浪者號向新奧爾良出發了。

在火車上,高登利用不久前遇害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莫頓博士的視網膜殘留影像,還原了他遇害前一刻的情景。在放大的圖像中,高登和韋斯特看到了麥克拉斯的身影,並在他的上衣口袋處發現了一張化妝舞會請柬的影像。據此,他們判斷出,麥格拉斯一夥人的聚會地點是松樹廣場。他們立即決定喬裝打扮前去調查。

飆風戰警:蒸汽朋克

在化妝舞會上,韋斯特意外的遇到了一個“老熟人”。他就是曾經為南方叛軍效力的科學鬼才勒佛里斯博士。在內戰中,勒佛里斯博士身受重傷,失去了整個下半身。但是,依靠他天才的發明,竟然用一臺小型蒸汽機驅動的三輪車代替了雙腿的運動機能。勒佛里斯明知韋斯特的聯邦特工身份,但仍然上前與他攀談了幾句,然後轉身離開。韋斯特則悄悄跟在勒佛里斯的身後,結果發現他和麥克拉斯進入一間密室裡談話。等到兩人從密室裡出來,韋斯特潛入密室,發現了兩人約定密會的地點。

在消滅了密室裡潛伏的殺手後,韋斯特回到大廳尋找高登。不想,卻把一個白人婦女錯當成了高登,結果引起了眾怒。會場裡的白人們叫嚷著要把韋斯特吊死。其實,這是高登的調虎離山計。在引開眾人的視線後,高登潛入了樓上的另一間密室,救出了被勒佛里斯囚禁的女歌舞演員瑞達。隨後,高登帶著瑞達乘坐一輛馬車,衝出會場,救下了韋斯特。三人馬不停蹄,立即趕往勒佛里斯和麥格拉斯約定見面的茅瑞。

然而,當三人趕到那裡的時候,卻發現麥格拉斯的手下無一例外全都命喪當場。而麥格拉斯本人也倒斃在不遠處的河邊。這樣的場景,讓韋斯特回想起內戰中發生在新自由港的大屠殺。他和高登就此斷定,所有這些慘劇的幕後黑手就是勒佛里斯博士。於是,他們回到流浪者號上,沿著鐵路線去追趕勒佛里斯一夥。

飆風戰警:蒸汽朋克

經過一天一夜的追趕,流浪者號終於發現了勒佛里斯博士乘坐的裝甲列車。不過,在經過一條隧道後,韋斯特和高登驚奇的發現,原本他們正在追趕的裝甲列車,竟然跑到了他們身後。原來,勒佛里斯的裝甲列車裝有特殊的起重裝置,能把自己從路基上高高舉起。流浪者號從隧道里出來的時候,正好從被高高舉起的裝甲列車下面通過。而佔據有利位置的裝甲列車,立即對流浪者號發動了攻擊。韋斯特則冒險乘坐軌道滑車,登上勒佛里斯的裝甲列車進行反擊。一番激戰後,原本勝利在望的韋斯特和高登卻因為瑞達的一個低級錯誤,吸入了催眠氣體後,被勒佛里斯抓了俘虜。

當韋斯特和高登甦醒過來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被戴上了磁力跟蹤項圈。而勒佛里斯一夥兒則乘上流浪者號返回他們的老巢。憤怒的韋斯特想要去追趕勒佛里斯,卻無意中觸動了磁力導向電鋸飛盤的開關。於是,兩人只能拼命逃跑,試圖躲避飛盤的追擊,但電鋸飛盤緊咬住他們倆脖子上的跟蹤項圈發出的磁力信號不放。最後,還是高登急中生智,讓韋斯特跟他一起跳進一條深溝裡。兩個飛盤頓時失去目標,在空中相撞爆炸。

當他們兩個從溝裡爬出來的時候,發現已經沒有可用的交通工具了。兩人只好徒步穿越荒漠戈壁,向勒佛里斯的老巢黑蜘蛛谷前進。當他們費盡周折,終於到達黑蜘蛛谷的時候,眼前的景象讓二人大吃一驚。山谷中密佈著工廠、礦山和住宅,儼然是一個獨立王國。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一隻蒸汽驅動、將近三層樓高的巨型機器蜘蛛便出現在二人面前。原來,這就是勒佛里斯博士費盡心機製造出來的秘密武器。韋斯特和高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時間也無從判斷勒佛里斯的意圖,只好在機器蜘蛛的背後悄悄尾隨。

在猶他州的平原上,格蘭特總統正準備在鐵路的枕木上砸下最後一顆道釘,以此宣告鐵路全線通車。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勒佛里斯的巨型蜘蛛突然出現在眾人面前。驚慌失措的人們,四散奔逃。只有格蘭特總統強作鎮定,與勒佛里斯博士對話以拖延時間。就在總統與勒佛里斯言語交鋒的時候,又一個“格蘭特總統”冒了出來。這個總統自然是高登假扮的。高登本想以此轉移勒佛里斯一夥兒的注意力,好讓韋斯特爬上機器蜘蛛的控制室實施突襲。沒想到,他們的計策被勒佛里斯博士識破,不但總統和高登一起被抓,韋斯特也被勒佛里斯的手下一槍打落在地。幸虧韋斯特穿了高登研製的新型防彈衣才撿了一條命。

在黑蜘蛛谷的老巢,勒佛里斯舉行了盛大的慶功會。會上,勒佛里斯當著眾人的面,宣佈了他罪惡的計劃:他要逼迫格蘭特總統在投降書上簽字,然後肢解聯邦,讓各個州重新變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對此,行伍出身的格蘭特總統當然不會屈服於勒佛里斯一夥人的淫威。勒佛里斯便決定要逐一處決被抓的俘虜,以此逼迫總統就範。而倒黴的高登成為了被勒佛里斯選中的第一個。就在高登準備慷慨就義的時候,一個帶著面紗的波斯舞娘突然出現在會場上。好色的勒佛里斯被這個充滿神秘氣息的波斯舞娘所吸引。可他那裡知道,這個所謂的“舞娘”其實是韋斯特假扮。當勒佛里斯察覺到異常的時候,一切為時已晚,韋斯特已經解救出了被俘的眾人,並利用藏在身上的噴火器發動了攻擊。會場頓時亂作一團。眼見大勢已去,氣急敗壞的勒佛里斯劫持了格蘭特總統,登上了他的機器蜘蛛。

飆風戰警:蒸汽朋克

在機器蜘蛛上,勒佛里斯威脅總統,如果他不在投降書上簽字,就毀滅沿途的所有市鎮。千鈞一髮之際,高登和韋斯特乘坐一架簡易的動力滑翔機從天而降,登上了勒佛里斯的機器蜘蛛。勒佛里斯博士立即命令手下去收拾韋斯特,卻沒想到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強大無比的嘍囉,竟然一一被韋斯特打得落花流水。情急之下,勒佛里斯博士決定親自上陣,並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安裝在身下的四條機械馬腿。危急時刻,高登果斷出手,用僅有的一顆子彈打穿了勒佛里斯賴以行動的液壓系統。剛剛還威風八面的勒佛里斯博士頓時癱瘓在地,儘管他還想要絕地反擊,但最終還是掉進萬丈深淵,一命嗚呼了。

由於韋斯特和高登的傑出表現,格蘭特總統得以順利逃脫險境,並終於把那顆象徵著鐵路建成的道釘砸進了枕木裡。典禮結束後,總統宣佈他將下令成立一個新的特勤部門,專責保護總統的人身安全。而韋斯特和高登將成為這個新部門的首批成員。不過,由於總統專列之前已經被勒佛里斯炸燬,格蘭特總統決定乘坐流浪者號返回華盛頓。而由於找不到其他合適的交通工具,韋斯特和高登只好乘上那隻巨大的機器蜘蛛,在夕陽中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飆風戰警》中龐大的蒸汽蜘蛛一定讓所有觀眾都印象深刻。儘管科技史告訴我們,在沒有複合材料、精密液壓系統、高速計算機和電子傳感設備的情況下,要製造出這樣一個機器怪物,並讓它成為一件實戰兵器,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在蜘蛛背上豎起的那個高高的煙囪,卻讓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回憶起了一位“老朋友”,那就是幫助人類打開工業時代大門的鑰匙——蒸汽機。

蒸汽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這種機器的雛形產生於公元1世紀的亞歷山大。當時,古希臘著名的學者、發明家、大工匠希羅(Heron)根據空氣力學原理髮明瞭一種“汽轉球”(Aeolipile)。這種裝置在運轉時,需要把一口煮鍋裡產生的蒸汽通入中空的圓球裡,蒸汽再從圓球的兩個噴嘴噴射出去,噴氣的反衝力作用使球旋轉。從本質上說,汽轉球不過是一種玩具,但它所依據的噴射作用原理,卻成為了後世眾多傑出發明的依據。據說,希羅還曾設計過一種能自動開啟或關閉神廟大門的蒸汽裝置。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希羅這項偉大的發明卻淹沒在時間的長河中。

到了16-17世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於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在英國,煤礦主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棘手的技術難題,那就是如何更有效率的抽出排放深井中的積水。當時主要用畜力拉動唧筒抽水,英國有的大礦山為此養了幾百匹馬,但抽水的效率依舊極低,嚴重製約了採煤業的發展。直到有一位名叫薩弗裡(T. Savery)的工程師在他的家鄉研製出了一種名為“礦工之友”(The Miners’ Friend),也叫“火力引擎”(fire engine)的蒸汽水泵。這種機器裝置由一個蛋形容器先充滿蒸汽,然後關閉進汽閥,在容器外噴淋冷水使容器內蒸汽冷凝而形成真空;打開進水閥,礦井底的水受大氣壓力作用經進水管吸入容器中;關閉進水閥,重開進汽閥,靠蒸汽壓力將容器中的水經排水閥壓出。待容器中的水被排空而充滿蒸汽時,關閉進汽閥和排水閥,重新噴水使蒸汽冷凝。如此反覆循環,用兩個蛋形容器交替工作,可連續排水。雖然“礦工之友”在一定範圍內得到了推廣,但由於這種設備存在動作緩慢、力量有限、揚程最多隻有一百英尺左右,而且危險易爆等嚴重缺陷,所以它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到了18世紀,德文郡的鐵匠兼鎖匠紐可門(T. Newcomen)在薩弗裡蒸汽泵的基礎上,改進發明瞭新式蒸汽抽水機——紐可門蒸汽機。紐可門的機器把汽鍋和汽桶由並排變成了上下重疊(汽鍋在下),把汽桶變成了汽缸,汽缸裡有一個能上下運動的活塞,活塞桿連接著一個活動槓桿的一頭,活動槓桿的另一頭連接著抽水唧筒的活塞桿(也稱“泵杆”),活塞桿上還有一個起平衡作用的重錘,槓桿(也稱“搖桿”)的支點為一立軸。當汽鍋的蒸汽進入汽缸底部時,泵杆、重錘的重量和蒸汽的張力把活塞拉到推到汽缸頂部,蒸汽把汽缸中的空氣和水擠出;關閉汽鍋與汽缸的連通,向汽缸內部噴射冷水,使蒸汽冷凝,在汽缸內產生真空;大氣壓力把活塞壓回汽缸底部,活塞桿通過搖桿提升了泵杆,抽出了深井中的積水;蒸汽重新進入汽缸,開始了新一輪運轉。由於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紐可門蒸汽抽水機在礦山生產(各種金屬礦和煤礦)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不僅在英國非常暢銷,而且還遠銷到歐洲的其他國家。當時,安裝在考文垂格里夫煤礦的一臺紐可門機能夠完成50匹馬的工作量,其費用卻只相當於用馬的1/6。

當然,紐可門機並非完美無缺,它的主要問題是熱效率很低,原因是當蒸汽進入汽缸時,在剛被水冷卻過的汽缸壁上冷凝而損失掉大量熱量。這一問題讓紐可門機的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嚴重製約了它的使用範圍。隨著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生產領域迫切需要一種功率大、能耗低、效益好、能通用、既能往復運動又能旋轉運動的新型動力機。這一歷史重任落到天才發明家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身上。

瓦特自幼家境貧寒,但心靈手巧,頗受稱讚。19歲時迫於生計,他不得不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到倫敦一家儀器製造廠當學徒。21歲時,他在格拉斯哥大學實驗室獲得了一份“大學數據儀器製造者”的工作,實際就相當於一個編外的後勤技工。一次,瓦特在修理一臺紐可門機的時候,發現了這種機器存在的嚴重缺陷。隨後,他便開始著手研究解決之道。在他的朋友、年輕的大學教授布萊克等人的指導和幫助下,瓦特想出了一個方案:將做功以後的蒸汽引到汽缸以外的另一個地方去冷凝,這樣就不必每次用冷水注入汽缸裡面去冷卻蒸汽,還可以保持汽缸較高的溫度,從而減少熱量的損失。可是,當瓦特開始著手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的時候,他卻碰到了一個大難題,那就是科研經費嚴重不足。直到後來,大企業家馬修·博爾頓慧眼識英雄,出巨資與瓦特一起創建了“瓦特—博爾頓公司”。這一方面讓瓦特的科研活動有了可靠的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博爾頓的商業才能和人脈網絡,也保證了新式蒸汽機的銷路。

1769年,瓦特研製成第一臺樣機。與以往的蒸汽機相比,瓦特蒸汽機有兩項最重要的改進:其一是增加了一個與汽缸分離的冷凝器,冷凝器始終是冷的,並用一臺抽氣機(又叫真空泵)使冷凝器保持真空,在冷凝器中冷凝蒸汽;其二是給汽缸加上一個套子使汽缸一直保持高溫。這樣一來,蒸汽機的熱效率大大提高,其煤耗只相當於同等功率紐可門機的1/4,使用成本大幅降低。此後,瓦特又對他的蒸汽機設計進行了改進,包括把蒸汽機由單作用式改成雙作用式,這樣就能利用同樣的汽缸容積產生兩倍的動力,還有就是利用蒸汽的膨脹性,只在每一衝程的開始階段接納蒸汽進入汽缸,此後就由蒸汽的膨脹力驅動活塞,從而研製出第二代雙作用(double-action)旋轉式蒸汽機。自此,原本只是用於礦山提水的蒸汽機,開始在冶煉、紡織、機器製造等行業中獲得迅速推廣。

後來,美國人富爾頓利用瓦特蒸汽機制造出了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脫”號,並於1807年8月18日在紐約州的哈得遜河上進行了歷史性的首航。而英國人史蒂芬孫則通過不斷改進前人的設計,於1829年製成了“火箭”號蒸汽機車,該機車拖帶一節載有30位乘客的車廂,時速達46公里/小時,開創了鐵路時代。在當時的世人眼中,蒸汽汽輪和蒸汽機車的震撼力絕不亞於一隻會動的巨大蒸汽蜘蛛。而正是這些“機器巨獸”推動了人類社會步入了工業文明時代。我們今天的現代化生活也正發端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