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王牌”再獲突破,徹底根除一個缺陷,出口量創新高

稀土“王牌”再獲突破,徹底根除一個缺陷,出口量創新高

稀土一直被稱為“工業黃金”,是很多高科技工業製品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而中國則是全球唯一一個能夠提供全部17中稀土金屬的國家,承擔著世界80%以上的市場份額。近日我國在稀土領域再獲一重大突破,將從根源上徹底根除一個缺陷。

近日,據科技日報報道稱,國家傑青、長江學者李梅教授團隊,重構了一套稀土礦物高效富集—高品位稀土精礦焙燒分解—清潔提取稀土並回收伴生元素氟、磷、釷的選冶聯合新技術,目前該技術正進入中試階段。這個技術突破具有什麼重大意義?

稀土“王牌”再獲突破,徹底根除一個缺陷,出口量創新高

事實上,中國稀土產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原因,除了世界第一的儲量還有最先進的提取技術。中國稀土儲量僅佔全球已知儲量的36%,然而中國稀土加工產量卻佔全球70%。沒有經過提煉分離技術的稀土和石頭意義差不多。不過稀土提煉分離生產鏈有個缺陷就是,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的廢水、廢氣和無用的尾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而這次李梅教授團隊突破的新技術將取代我國稀土沿用40年的濃硫酸高溫焙燒提取工藝,從本源上解決稀土冶煉的“三廢”汙染問題。據悉,這項新技術的冶煉工藝可以在得到回收率大於93%的高純淨度混合氯化稀土溶液的同時,冶煉過程中造成汙染的伴生資源也可以回收再利用,高品位稀土精礦的回收率提高了15%,從源頭切除汙染源。

稀土“王牌”再獲突破,徹底根除一個缺陷,出口量創新高

美國F-35隱身戰機需要大量稀土材料

與此同時,美國專家最近也敲響了警鐘,報告顯示美國製造業正面臨23種關鍵礦產的供應風險,其中包括稀土元素、鈮和鎢等對移動設備、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領域至關重要的材料。而作為美國稀土等關鍵礦產的主要供應國,中國稀土市場動向也影響著美國礦產策略的決策。

作為科技大國,美國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的78%市場份額都來自中國,美國的電子科技、軍事裝備、航天科技等尖端行業的關鍵材料都依賴中國稀土。在去年,美國為了擺脫這種高度依賴,滿世界尋找新的稀土供應商和替代品,然而幾乎一無所獲。現在我們稀土提煉新技術突破,國外供應商更沒有競爭力了。

稀土“王牌”再獲突破,徹底根除一個缺陷,出口量創新高

與此同時,3月份我國稀土出口量也創了新高,升至5551噸,同比增長19.16%。不過很多人擔心這是我們的戰略“王牌”,為何出口量還增長呢?事實上,我們早已升級了稀土產業,從出口原礦轉向出口稀土氧化物產品。很多國家包括美國都把稀土礦產運到中國,再從中國購買加工過的稀土產品。以前我們提煉稀土有環境汙染,現在這個問題也將被根除,可以說中國在稀土行業的地位無可撼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