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高塘孝賢灣打撈出一架完整的P-40,是真是假?

老周

摘要:近日網上流傳視頻和照片,在浙江象山高塘孝賢灣打撈出一架抗戰時期飛虎隊完整的P-40,這到底是真是假?

象山高塘孝賢灣打撈出一架完整的P-40,是真是假?

圖1:象山高塘孝賢灣打撈出一架P-40,是真是假?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視頻和相關照片,在浙江象山高塘孝賢灣打撈出一架抗戰時期飛虎隊完整的P-40,這個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視頻和照片顯然是真的,從這架打撈出的飛機外形來看,確實和抗戰時期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也就是著名的飛虎隊裝備的P-40“戰斧”戰鬥機非常相似,不過在細節上還有些差異。

象山高塘孝賢灣打撈出一架完整的P-40,是真是假?

圖2:飛機打撈出水的小視頻

在一些抗戰研究群裡,也有不少愛好者在討論這架到底是P-40“戰斧”還是P-51“野馬”。P-40和P-51都是抗戰期間美國援助過中國的機型,從時間上來說都是有可能的。只不過P-40是1941年7月成立的“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簡稱“美國志願大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首字母縮寫AVG),也就是著名的飛虎隊裝備的戰鬥機。

P-40是美國寇蒂斯飛機制造公司在30年代後期研製的,也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國唯一能夠立即投入大規模量產的機種,在整個戰爭期間總產量達到了13738架。

象山高塘孝賢灣打撈出一架完整的P-40,是真是假?

圖3:P-40“戰斧”戰鬥機

客觀而言,P-40的性能在當時並不算先進,無論是面對德國Bf-109還是日本的零式,都是有所遜色的。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卻是當時性能和零式最接近,並有機會一爭高下的戰鬥機。而且飛虎隊裝備的100架P-40最初也不是給中國的,而是美國計劃援助英國的。是飛虎隊的創建人,後來著名的“飛虎將軍”陳納德利用他的人脈關係四下活動,先是說服了擔任寇蒂斯飛機制造公司副總經歷的老朋友伯迪特·賴特,只要英國同意放棄優先權,將原來援助英國的100架P-40讓給中國,再由寇斯帝公司用更先進的100架新型號飛機來替補。然後再勸說英國軍事代表團同意了這個方案,使寇蒂斯公司將100架剛剛生產出來的P-40優先提供給中國。因為英國本來對P-40就不是太滿意,所以也就同意了。但這100架P-40對中國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的救命稻草。

象山高塘孝賢灣打撈出一架完整的P-40,是真是假?

圖4:飛虎將軍陳納德

這就來對比一下零式和P-40的性能:

最大時速 續航力 最大升限 爬升率 武備

零式 544公里 2700公里 11000米 13.6米/秒 2門20毫米機炮+2挺7.7毫米機槍

P-40 536公里 3000公里 9500米 9.7米/秒 6挺12.7毫米機槍

雖然P-40無論是速度、升限還是爬升率、推重比都不如零式,但中國空軍之前裝備的主力機型蘇制伊-15、伊-16和零式的差距更為懸殊。而且陳納德從1937年開始就擔任中國空軍顧問,對日軍情況非常熟悉,特別是通過P-40和日軍零式戰鬥機的性能對比,探究出了最能發揮P-40優勢的戰術,利用P-40只有俯衝速度超過零式的特點,採取佔領高度俯衝攻擊,無論是否得手立即脫離,再重新搶佔高度開始第二次俯衝攻擊,絕對避免和零式糾纏的戰術原則,並進行了強化訓練——這種戰術和當時主流戰術截然相反,所以很多飛行員極不適應,但陳納德這位空戰高手總結出的戰術果然不凡,在美國志願航空隊實際存在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以區區100架飛機的小規模,取得了擊落擊毀日機298架的輝煌戰績,而自身空戰損失12架、地面被毀61架(其中22架是自己在撤退時焚燬)。

象山高塘孝賢灣打撈出一架完整的P-40,是真是假?

圖5:飛虎隊最著名的一張照片

而P-51則是美國北美航空公司在40年代初期研製的,性能全面壓倒零式,是二戰後期性能最優秀的螺旋槳戰鬥機之一, 並被公認為是螺旋槳飛機所能達到的技術巔峰之作。

在歐洲戰場,P-51發揮大航程的優勢,能夠為轟炸德國本土的轟炸機進行全程護航,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後來就說,當P-51出現在柏林上空時就知道德國要輸掉戰爭了。但在太平洋戰場,P-51的作用顯然沒有在歐洲戰場這麼顯著,美國海軍航空兵的F4U“海盜”和F6F“惡婦”已經把零式打得滿地找牙,P-51不過是錦上添花的角色。

P-51到達中國戰場已經是抗戰後期了,而且此時美國志願航空隊已經在美國參戰後解散,主要人員和裝備重新編入美軍作戰序列,組建美國陸軍航空隊第10航空隊第23戰鬥機大隊,後來第23大隊和第16戰鬥機中隊組成美國陸軍航空隊駐華特遣隊,1943年3月駐華特遣隊擴編為第14航空隊。當然把第14航空隊繼續稱為飛虎隊,雖然從部隊發展沿革來說,沒有錯,但還是有些牽強。

象山高塘孝賢灣打撈出一架完整的P-40,是真是假?

圖6:P-51“野馬”戰鬥機

再回到象山打撈的這架飛機,讓老周感到奇怪的是,機身的油漆怎麼會是這個顏色,雖然說在海里七十多年,原來的塗裝肯定會被繡蝕得面目全非,但也應該是鏽跡斑斑,怎麼可能出現這樣完整的油漆?要是機身油漆還如此完整,怎麼最具飛虎隊特色的機頭鯊魚嘴塗裝卻不見絲毫痕跡?

還有,如果是飛虎隊的P-40怎麼會在浙江象山?要知道當P-40到達中國後,主要活動在大西南和印緬戰場,極少有到華東地區活動的情況。墜毀在象山最著名的盟軍飛機是1942年美軍杜立特空襲日本本土的B-25“米切爾”轟炸機,這是轟炸日本本土後計劃到浙江衢州機場降落的,所以才會落在象山沿海。P-40落在象山的可能性實在太小。

P-51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為P-51到中國時已經是抗戰後期,中美空軍逐漸掌握了中國戰場的制空權,開始經常出動戰機襲擊華東地區日軍目標,而且P-51的航程也足夠大,從大西南的機場起飛到華東地區執行任務也是綽綽有餘,所以很有可能在空戰中受傷而墜毀在象山地區。只是這架飛機的外形和P-51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異,尤其是沒有P-51最經典的機腹進氣口。

正在納悶,確切消息就來了,19日浙江象山的官方公眾號“中國象山港網站”發文,證實所謂打撈出的飛機其實是一個在高塘島鄉孝賢灣村拍攝二戰題材影視劇組使用的道具飛機,因為考慮到擔心圍觀群眾太多而影響拍攝和造成安全隱患,拍攝工作沒有對外公佈。

沒錯,就是拍攝影視劇的道具!是道具!道具!重要的事說三遍。

這才對了嘛,所以外形上像P-40但又有點差異,機身油漆才會是這樣的,邏輯上完全對得上了,所有的疑問也就迎刃而解了。

儘管只是一場空歡喜,但是這樣一個情況卻讓我們再次回首抗戰的空中作戰,重溫那段艱難奮戰的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