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卻偏偏當了“叛賊”,落得不少罵名

他是朱元璋最有出息的兒子,為何皇位沒有傳給他,反而傳給了孫子

生在皇家是多少寒門子弟的願望啊,在眾人看來,身為皇家子弟便能名利雙收,可以坐擁天下財富,甚至能夠成為天下的主宰者。可是,皇家子弟的煩惱又有幾人能知呢?朱棣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同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者,他下旨編撰的《永樂大典》一書在中國史學界也擁有重要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朱棣不愧是千古一帝,是當之無愧的明君。

他本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卻偏偏當了“叛賊”,落得不少罵名

​可是,誰人不知朱棣是通過戰爭才獲得皇帝之位的呢?或許有不少人認為朱棣這一輩子貪利又貪名,為了獲得皇位甚至不惜與天下人做對,向自己的侄子開戰。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若是按照古代的繼承法則,真正應該成為下一任皇帝的不該是朱允炆。朱允炆繼承了父親,也就是前任太子朱標的太子之位,而他之所以能夠獲得朱元璋的賞識,是因為朱元璋將對太子的思念寄託在了皇太孫身上。

他本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卻偏偏當了“叛賊”,落得不少罵名

​但是朱元璋在那時並未想到剩餘的兒子早對皇位垂涎已久,當他們的兄長做太子時,大家方可安分守己,心中也無多少非分之想。可惜朱元璋卻偏偏不是個按常理出牌的人,他不但沒有在剩餘的兒子中選一位才得兼備的人做君主,反而直接提攜了皇太孫,這無異於在原本平靜的湖水中投下一顆石子,漣漪漣漣,湖水也再難回到以往的平靜狀態。

他本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卻偏偏當了“叛賊”,落得不少罵名

​眾所周知,朱棣是幾個皇子之中最有能力的一位:他雖然不是馬皇后所生,出身有些低微,可他卻對朱元璋鞠躬盡瘁一輩子,多次深入北元作戰,好幾次都差點命喪草原;他雖然不像朱標一樣通曉四書五經,但究其原因卻是因為他出生於戰亂之際,朱元璋根本無暇顧及他的成長,而是放任朱棣在軍中自生自滅,這才讓朱棣成為了一員猛將。不僅如此,朱棣還是匈奴和蒙古騎兵的勁敵,在大明軍隊中的威望僅次於朱元璋。

他本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卻偏偏當了“叛賊”,落得不少罵名

​因此綜合各方面來看,朱棣是最適合繼承皇位的人,也是最適合統領大明王朝政權的人。只可惜造化弄人,朱棣偏偏攤上了個偏心的父親,本來可以名正言順繼承皇位的他卻偏偏成為了眾人眼中的“叛賊”,生前身後都落了不少罵名,甚至不敢與自己的母親相認,這是何等的悲慘啊!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朱棣就不能不要這個皇位嗎?大不了將手中的兵權一交,當個瀟灑自由的藩王也甚是不錯。

他本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卻偏偏當了“叛賊”,落得不少罵名

​但理想和現實是有區別的,當時朱允炆已經動了削藩的心思,在大臣的蠱惑下,朱允炆想削弱各個藩王叔叔的實力,將大部分兵力集中於京城。而朱棣由於常年幫助明太祖鎮守蒙古邊境,所以手中擁有的軍隊很多,這也直接導致朱棣成為了朱允炆的一根心頭刺,就算這根刺在心中已經不痛了,朱允炆勢必有一天也會將其連根拔起,不會給朱棣瀟灑自在過一輩子的機會。

他本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卻偏偏當了“叛賊”,落得不少罵名

​事實證明,朱棣的確比自己的侄子會當皇帝,他雖然有時會做出些殘忍之事,有時更會將大臣作為自己的棋子和木偶,可是朱棣卻能將大明王朝的國威傳播到五湖四海,讓周圍的國家紛紛前來朝拜,不斷的增強大明國力,為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得不說,朱棣雖然擁有不幸的身世,但他也同時擁有了轟轟烈烈的一生,我們只希望後人能夠以客觀的眼光看待他的作為,不要讓朱棣的功績隱藏於塵埃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