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家冬天烧木炭烤火,取暖消费比城里还高

鄂东北的农村老家,有烤火取暖的习惯。尽管空调、电暖器等设备早已入农家,取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冬天烤火仍是农村不变的生活方式。有烧柴的,也有烧炭的,好像只有生起一堆明火才能驱走冬日里的严寒,家家如此。

冬天的早上,在农村起床第一件事先是生着火盆,再才开始忙家务。

农村老家冬天烧木炭烤火,取暖消费比城里还高

农村的冬天少有农活,室外是见不到什么人的,此时必都蜗在屋里闭门烤火,全家老小、左邻右舍围着火盆聊天拉家常。

冬天串门的乡邻要比平时多,这样聚在一起烤火闲聊显得热闹,也有一些留守的、独居的老人或家里人少的,为了节约点炭钱不愿生火而串门"蹭"火的。

老家农村民风淳朴,待客有道,不管是亲戚来客,还是邻里串门都热情接待,一进门主人家必先招呼:快过来烤火!坐定后再递上一杯热茶。

农村烤火也和酒宴坐席一样,有一些老套的讲究,客人和长辈坐上席是不成文的规矩,有些俗气,却又显出主人家礼数周全。

五叔在城里的家装有暖气,平时难有烤火的机会,只有寒冷的冬天回老家,才能体验到烤火带来的温暖,望着盆中的通红的炭火,也能回味在老家生活时的冬天。

小时候的冬天是用不起木炭的,做饭有柴烧就不错了。冬天烤火烧得最多是"树兜",也就是树桩,老家叫"树兜"。挖树兜大哥最辛苦,冬天土地冻僵,树兜牵扯着根部,要想分离出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锄头、镐头、斧头全用上,费尽力了气,只为能过一个暖暖的的冬天。

树兜经烧,一个大树兜能烧上一天,只是没有晾干的鲜活的树兜,烧起来时常烟熏眼泪流。

农村老家冬天烧木炭烤火,取暖消费比城里还高

最羡慕邻居家总有烧不完的劈柴,40多年前,他们家青壮年劳力多,农闲时生产队没有劳动任务,兄弟几人就去二十多里外的河南地界挑回几担柴,劈开码好堆积如山。这使得他家冬天烤火可以架起来烧,毫无顾忌的添加劈柴。

邻居家冬天烤火也曾惹出事端,年幼的幺儿无人看管,掉入火中面部烧伤,一生遗憾。

如今老家农村烤火也很少有人用劈柴了,一是因为没人上山砍柴了,二是因为都住进新房,经不起烟熏破坏。劈柴烤火更适合在过去那种高空间的瓦屋里,所以村里只有少数几户住在老屋里的独居老人,还在延用这一烤火方式。

农村老家冬天烧木炭烤火,取暖消费比城里还高

烧炭取暖在过去是"奢侈消费",现在木炭价格仍然高居不下。五叔在农村老家小住数日,了解了一下行情,白木炭价格3.5一斤,一个冬天,普通家庭怎么也得用上七、八百吧?算起来真不便宜,农村取暖消费已经赶上城里燃气采暖了!

从烧树兜、烧劈柴,到现在烧木炭成主流取暖方式,农村老家一直在进步,冬天烤火的习惯却一直没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