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孩子的起跑線?


​到了現在這個月份,越來越多的父母越來越被自家孩子上的幼兒園、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焦慮著、折磨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召喚,讓為人父母者欲罷不能。

“如果你不做兩件事,你可以活得很瀟灑:一是買房子,二是生孩子。”這真的是說到了很多父母的心坎上!而且,一旦生孩子,買房子的事也會因此增加N倍量級的難度。


誰是孩子的起跑線?


印度電影《起跑線》可謂將這種滋味刻畫得淋漓盡致。新中產夫婦拉吉和米塔,沒有孩子前,他們的生活應該是簡單、美好而浪漫的。作為服裝店二代的拉吉,把父親傳承給他的服裝店經營得有聲有色,也算得上是當地的一號人物了。美麗而熱衷時尚的米塔,是拉吉至高無上的女神。這一切,隨著他們著手準備女兒上幼兒園開始改變。


誰是孩子的起跑線?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米塔,不希望女兒再到破敗的公立學校接受他和拉吉小時候接受的糟糕的教育,她希望把女兒送進排名前五的精英私立學校。於是,本來對女兒到哪裡上學無所謂的拉吉因為拗不過米塔,只能選擇和米塔一起並肩戰鬥:他們搬離了熟悉的家、買了昂貴的學區房;花大價錢請顧問公司為女兒和自己提供解決方案、進行惡補培訓;託人找關係;給校長送錢……當這一切手段還沒有結果的時候,他們甚至鋌而走險、聽從黑中介的建議、做假材料、以貧困生的名義進行申請……


誰是孩子的起跑線?


最終,拉吉和米塔終於把女兒送進了名校,可拉吉發現自己已經距離一個好人越來越遠,更別說一個好爸爸。於是他選擇了說出真相、為女兒轉學。拉吉和米塔依然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接受好的學校教育,可如果為此讓自己可以給女兒的家庭教育變成負數,他們覺得得不償失。


放眼當下,我們不得不說,米塔希望女兒到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學校教育的初心是對的。好的老師、好的同學、好的學校系統,可以給孩子帶來的,從來都不是“考試分數”那麼簡單。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術業有專攻,即使我們再強調父母的作用,也不能否認父母不具備老師的專業。現在有一種過分強調家長的作用、而忽略老師和學校的專長的傾向,也是很危險的。當然,如果過分追逐學校,甚至以犧牲家庭教育為代價,那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教育,從來都不是學校、家庭、或者孩子的獨舞,而是學校、家庭與孩子的共舞。當一個孩子降生在一個家庭,開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的起跑線;而當孩子開始到學校接受學校教育,學校就是他的起跑線。


/ 文章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


誰是孩子的起跑線?

誰是孩子的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