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這個時代正在加倍懲罰不學習的人。”

疫情過後的消費低迷市場衰退,直接導致了很多人的職場危機:招聘崗位緊縮,很多新人乾脆找不到工作;職場老人則面臨著接受降薪還是艱難跳槽的抉擇。

而在不確定的時代依然可以激流勇進或全身而退的,一定是那些會讀書、會學習的人。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01 學會讀書

讀書可以說是成本最低的一種自我提升方式了。問題是,人人都知道開卷有益,但為什麼很多“好書”我們根本讀不進去,或者讀完了也沒有覺得自己有很大的提高呢?

因為你只是習慣用自己的方式讀書,而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去讀。

叔本華說: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

因此,想要通過讀書完成認知升級,首先要學會的是用正確的方法讀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莫提默·J. 艾德勒是和查爾斯·範多倫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豆瓣評分:8.4

推薦指數:☆☆☆☆☆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這本書是閱讀方法類的經典書籍。兩位作者莫提默·J. 艾德勒是和查爾斯·範多倫是《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前者同時還是著名學者、教育家,後者則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他們兩位是真的把“讀書”作為一個課題來進行研究的。

他們為閱讀定義了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而我們大部分人其實都是處於第一、二層。

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對讀書這件事有個宏觀的認知,不用一次性嗑完,是適合放在手邊慢慢品讀的類型。隨著閱讀層次的提高,會越讀越懂的類型。


《實用性閱讀指南》

出版社:後浪|江西人民出版社

豆瓣評分:7.6

推薦指數:☆☆☆☆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如果說前面的書是大師的專業視角,那麼這本書就是優秀的普通人的經驗總結。

以前的我有個讀書誤區,總覺得要讀“經典”,彷彿不是經典的書都不值得讀。

但正如羅曼羅蘭所說: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有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

換言之,一本書無論再經典,如果你讀不懂,無法建立連接,產生共鳴,再怎麼死磕也是白費勁。

這本書的作者大研俊之在學生時代也不喜歡讀書,是30歲開始獨立創業後,為了追求“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這麼個噱頭,開始的閱讀。

可以想象,他的困惑和我們也都有:讀了很多書還是沒見自己“成功”啊!順便說一句,他一年讀了300本。

然後帶著這個困惑,他開始專門研究要怎樣讀書,這本書就是他從讀書新手到專業的指導講師的實戰中總結出來的,非常適合新手。


《書與你》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豆瓣評分:8.3

推薦指數:☆☆☆☆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前面兩本都是講“書應該怎麼讀”,另外我還很想推薦這本“讀書本身就很有意思,不必搞得太沉重”

雖然也是一本大師視角的書,但讀書對於毛姆來說顯然有意思的多。

最能引起我共鳴的是他對於讀書的態度,“讀者為自己而讀,為自己找出書中的價值,而不受權威左右……對讀者來說,唯有自己對一本書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即便全世界沒有人認同你的看法,也全然沒有關係,因為你的觀點只對你受用。”

它的前身是毛姆為《星期六晚郵報》的讀者列的書單。毛姆可能不是一流的作家,但他讀書的品味確實是不錯。並且這本書每一篇的篇幅很短,還可以作為我們挑選外籍書的一個參考。

02 學會溝通

工作中還經常遇到的一種很可惜的情況是,這個人本身肚子裡確實很有料,但就是不擅長表達,不會與人溝通。書讀進去了,但並沒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優勢。

所謂獨學則無友,而孤陋則寡聞。你輸入的東西,一定要在現實中和人交互才能得到昇華,否則就容易淪為紙上談兵。

溝通能力是我們向外輸出獲得反饋的關鍵,也是每個人都應該練習的必備基礎技能。

《溝通的藝術》

作者:[美]羅納德·B·阿德勒/拉塞爾·F·普羅科特

出版社:後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豆瓣評分:9.1

推薦指數:☆☆☆☆☆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同樣是一本溝通領域的教科書級經典書目。發行40年以來,已經再版了15次,足以說明其地位。

兩位作者羅納德·B·阿德勒是美國聖巴巴城市學院的名譽教授,除了《溝通的藝術》外,還著有商務溝通、公共演講、小團體溝通、獨斷力及社交技巧方面的諸多教材;拉塞爾·F·普羅科特,則是美國北肯塔基大學教授。《溝通的藝術》會讓你重新認識“溝通”。溝通不等於說話,也不等於交流,而是人與人之間一種複雜的關係系統。

  • 看人入裡:你說的話,其實在向對方傳達你是什麼樣的人;
  • 看出人外:看懂這個人,才能聽得懂他的話;
  • 看人之間:關係中不是隻有一輸一贏,更高明的人永遠可以藉助溝通實現雙贏。

這本書的結構是嚴謹的教科書式,但卻一點也不枯燥。它裡面有大量的案例和小練習,還有很多場景來自經典影視劇,非常的接地氣。


《非暴力溝通》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豆瓣評分:8.4

推薦指數:☆☆☆☆☆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這是一本看了立即就能提升溝通水平的經典書,因為它提供的是溝通這件事最底層的基本心法——非暴力溝通。

它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是國際性締造和平組織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的創始人和教育服務主管。曾獲得過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他提出的”非暴力溝通可以用來應對“對小至兩性關係,大至民族衝突的溝通困境。但卻只有簡單的4個步驟:

  1. 區分觀察和評論,不帶預設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
  2. 區分感受和想法,不含評判和指責的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感覺;
  3. 體會對方的感受和需求是否得到滿足;
  4. 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

看似簡單,但需要我們隨時保持自省,觀察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卸下防禦,真正關心他人,促成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故事思維》

出版社:後浪|江西人民出版社

豆瓣評分:6.9

推薦指數:☆☆☆☆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這本書解決了我被困擾已久的一個問題:道理我都說的這麼清楚了,為什麼別人就是聽不進去?

大部分人對溝通有個誤解是,人都是理智的,只要大家都講道理,我們就能達成一致。

事實上,完全理智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真相是:人是不折不扣的感性動物,最終促使人們做出決策的往往不是理智,而是情感。最能激發情感的,是故事。

安妮特·西蒙斯建議人們講好6種故事:

  1. 我是誰的故事;
  2. 我為何而來的故事
  3. 願景的故事
  4. 授人以魚的故事
  5. 行動價值的故事
  6. 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的故事。

這六種故事,可以讓人們更快的瞭解你和接受你,並被你的想法打動,進而影響並激勵到你的團隊,共同實現理想藍圖。


《情感勒索》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豆瓣評分:8.2

推薦指數:☆☆☆☆☆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各類溝通情境裡最難處理的部分是道德綁架和情感勒索。當人們說出這樣的話:“如果你真的愛我,就要每天陪著我!”“別離開我,不然我會恨你。”“你是唯一能幫我的人……”“只要你…我就不再勉強你。”

你會發現自己被置於一種兩難的境地:答應對方吧,心裡實在是不舒服。不答應吧,自己就變成了“自私”“冷血”“沒有人情味”的人。

這時候,已經不是溝通技巧和處事方法的問題,而是你的自我掌控感正在被人用情感勒索的方式一點點侵蝕。這本《情感勒索》意在提醒我們要警惕一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之間的軟暴力。

你會發現你不用必須要在愛情和親情之間做取捨;拒絕別人也不會讓你變成壞人;你不必再為了逃避罪惡感而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

蘇珊·福沃德最厲害的地方,在於把模糊不清的“人情”進行了界定:我們需要親密的關係,但一定要保護好內心完整的自己。

3.學會學習

就像肌肉可以通過練習,無論是讀書還是溝通,都是可以通過學習得到提升的。但問題是,儘管上了幾十年學,會學習的人卻始終是少數。

面試過不少應屆生,他們經常惶惶不安的一個問題是:我現在的專業知識能夠應付我的工作嗎?說實話:不能。但我會接著告訴他們:與你現在已經掌握的知識相比,更重要的是你的學習能力。

因為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知識的新增和迭代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學會學習才是決定你未來發展的關鍵。

《終身成長》

出版社:後浪|江西人民出版社

豆瓣評分:7.6

推薦指數:☆☆☆☆☆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這本書介紹了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思維模式理論“,被萬維鋼老師譽為“提升學習成績的最簡單心法”。我讀完之後的感受是,不止是“提升學習成績”,成長型思維還是提升幸福感,改善關係的有效心法。

德韋克教授認為,人的思維模式可以分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型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認為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有效學習就能得到提升,因此這些人會格外關注學習的過程,並致力於通過學習提高自己;

而固定型思維則認為一個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努力並沒有太大用處,這些人最在意的是別人的評價,因此往往會為了展示自己的聰明而表現出自己只是不願意學習。

“成長型思維”確實能幫助孩子快速提升成績——當孩子確信自己努力就能進步,那麼他們就會這樣做,並在取得好成績之後更加認同,從而形成自覺自發的學習習慣,甚至愛上學習。

提升幸福感和改善關係則在於,大多數人的絕望和壓力來自於一種”習得性無助“,即覺得很多東西都是自己無力改變的:比如認為自己性格不好,覺得自己原生家庭不幸,或者一直遇見爛桃花,而且總是遭遇職場不公……

但實際上,我們怎麼看待這些問題比這些問題本身更重要。心理諮詢師最愛對諮詢者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要相信,改變的權力始終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成功,動機與目標》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豆瓣評分:8.9

推薦指數:☆☆☆☆☆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會學習的人一定也擅長制定合理的目標,列出詳細的計劃,並將之貫徹執行。但現實情況是,我們總是立完健身的flag就跑去和朋友吃火鍋;每次滿減活動屯一大堆書,卻連塑封都沒有開過;下定決心要多學一項技能,卻總是半途而廢。這本書可以解決我們90%的此類問題。

很多幹貨滿滿的書籍看完會的感受是”嗯,真的有道理,哎,可惜做不到“。這本看完則會感嘆:原來我是這樣的人,難怪我會這麼做,這個”如果…就…“的行動計劃我一定要試試!

作者海蒂·格蘭特是德韋克教授的學生,兩人的思想理念同出一脈。這本書同樣能加深你的自我認知——但不僅限於思維模式,更包含你的行為模式——我為什麼會這麼做,以及你的動力模式——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從而讓你更加了解自己:

比如,你在做事情時偏重考慮”是什麼,還是偏重”為什麼“;比如,進攻型(做這件事使我有成就感)還是防禦型目標(不做這件事會讓我有危機感)更能給你動力。這些自我認知和內省非常容易讓人產生共鳴,有共鳴才能被打動,被打動就會有行動。


《掌控習慣》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豆瓣評分:8.6

推薦指數:☆☆☆☆☆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前兩本可以讓你更加了解自己,這本則偏重於實操上如何改變自己。

每次看到B站上很多up主的閱讀量和學習效率,真是既驚訝又羨慕。他們的一天也是24小時,如何做到如此勤奮又自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學習方法,但擅長學習的人一定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學習習慣非常好。

如果說思維方式是提升成績的最快心法,那麼習慣養成一定是提升學習能力的最快招式。要知道每個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且寶貴的稀缺資源,而那些能做到自律的人,未必真的意志力儲備量驚人,但一定懂得最小省力原則——把需要意志力做到的事情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研究證實,我們40%-50%的行為都取決於無意識的習慣。

這本書的原理總結下來只有8個字,即習慣養成的4個步驟:提示——渴求——反應——獎賞。根據這樣一個神經反饋迴路,作者詳細介紹了好習慣的養成和壞習慣的解除方法,真的是手把手教學。

對我個人影響比較大的一點是好習慣的培養應該“讓它令人愉悅”。一直以來很不喜歡冷板凳、苦行僧式的學習論調——其實你回過頭想想,當時以為最艱苦的高考、考研時光,除了疲憊絕望,一定也有充實、愉悅甚至快樂。可是學習就一定要熬得住很吃苦的觀念,極大的抹殺了我們對於學習這件事的正面感受,勸退了一大批想學習卻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人。

而根據好習慣養成理論,學到吐並不是最理想的狀態,學到high才是。帶著愉快的心情結束學習,你不必每次開始學習前都要強迫自己,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反而會充滿期待的自覺投入。


《如何學習》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豆瓣評分:8.0

推薦指數:☆☆☆☆☆

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是什麼?這幾本書告訴你

書如其名,這是一本正經的關於學習方法的書,但它的理論和觀點聽起來非常叛逆:

比如,安靜的環境並不是最好的學習環境,環境背景中的噪聲不僅不會打擾你,反而有利於知識在大腦中的存儲;

比如,遺忘不可怕,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後續的延伸理論證實,遺忘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幫你把有用的東西記得更牢固;

比如,”碎片化學習“其實比花一整塊時間硬啃知識更高效……

作者本尼迪凱特·凱里是《紐約時報》的頂級科學記者,他所有這些看似離經叛道的學習方法,其實都有大量的腦科學和認知科學理論做支撐。但同時又得益於他的記者功底,本書的可讀性非常強,屬於可以一口氣看完系列。

如果你也曾經困惑為什麼自己就是沒辦法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苦學,做不到“專注”“自律”,覺得學習是非常反人性的事情,那麼這本書中的方法可能非常適合你。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這本書中的方法個人認為更適合有基礎的大學生或成年人學習。卻未必適合孩子,適合班級授課制的應試學校學習。但對於學習這件事,始終保有熱情和好奇,是每個人都應該且適合做的嘗試。

正如作者在書的結尾所說:“學習,歸根結底是你做的每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