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變化和不確定性的法則:成為一個深度學習者

應對變化和不確定性的法則:成為一個深度學習者


這是一個終身學習者的時代。

怎樣更好的學習,更好的應對在VUCA時代如影隨行的焦慮感,是大家都關注的。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學習,並不是從別人身上得到現成的標準答案。學習是因為人們願意在反覆的操作過程中,不斷為探索方法而自我反思,幫助培養個人獨立思考能力,找出自己的解決方法,擁有可以持續迭代拿到結果的能力。

我們來一起探討,如何具備這種深度學習的能力。

學習能力的不同,是因為尋找答案、解決問題的心智模式不同。

不同的學習行為和效果,背後反應的是不同的學習心智模式。這些心智模式,代表了每個人處理學習問題和自己的關係時的不同行為。

比如有些學習者,遇到難題,不是想怎樣解決,而是抱怨老師出題太偏,指責老闆分配項目時不公平,這種心智模式下的人,不想自己成長,只要求別人改變來滿足自己的期待;

還有些人,遇到難題知道要依靠自己來解決問題,但是他要求老師給他提供一個標準答案,沒有標準答案他會很失望,他只會參照標準答案評估自己的對錯,缺乏解決問題的彈性,也扼殺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這樣的人,遇到更復雜的問題,就無從下手了;

還有一種人,相信自己可以解決難題,會主動出擊尋找答案,然後把所知道的落實到行動,在行動中再不斷驗證、調試改變,以應對層出不群的新變化。

這就是我們提倡的深度學習者。深度學習者所具有的應對變化和不確定性的學習者心智模式,需要不斷修煉習得。

應對變化和不確定性的法則:成為一個深度學習者

怎樣訓練成為深度學習者?

01

增強跨界整合資源的能力

認知心理學說,學習成績跟一個人的學習習慣密切相關。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一些人,同樣是應對繁雜的任務,但他們能遊刃有餘的調劑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並且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在工作之餘,他們仍然擁有自己的業餘愛好,保持著對生活的熱忱和樂趣;他們對社會的生存和適應能力更高,對應對變化的敏捷度更好;他們思維更活躍,更富有創意,也更有冒險精神。所以,他們更能適應社會,更容易獲得認可,取得成功。

在社會心理學裡,有個“第7名效應”一說,就是在描述這群人。他們上學時在一個班裡往往並不是我們普遍認為的前三名,而是7-15名,但他們會取得更好的社會成就。他們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而更重要的是,有很好的學習策略和習慣,這些認知策略方面的優勢會在從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競爭時,效果被越放越大。

他們的優勢在於不只是記憶知識,而是能夠理解知識,看重知識的底層邏輯和基本原理,把學習看作是一種深度思考的過程。

在遇到問題時,他們會主動走出去,通過與有經驗的人進行連接,主動的整合資源進行學習。

連接、跨界,把不同領域的知識整合起來,把過去的知識經驗與現在的情景結合,幫助他們看到新的解決方案,找到新的契合和創意。

較強的跨界整合資源的能力,是深度學習者需要訓練的能力之一。

應對變化和不確定性的法則:成為一個深度學習者

02

面對目標時,更講求策略性學習

深度學習者在面對目標時,會聚焦清晰的目標,為達成目標制定出合理的計劃。

比如備考,深度學習者會針對性的研究應試的技能,通過向有經驗的人請教,以及研究過去的考題,來總結預測未來的考試規律,針對性的圈定重點範圍。他們更注重用有限的精力,在較短的時間內達成自己的目標。

所以,在領取到任務目標時,不要著急立即動手,在開始行動之前,先做全局性的思考。

清晰自己的目標和期待,切分和管理時間精力,主動連接整合,制定出可行性高的計劃,並付諸行動,是深度學習者的學習策略。

應對變化和不確定性的法則:成為一個深度學習者

03

突破完美主義的模式

完成遠比完美重要。完美主義是很多學習者的障礙,而且我們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

完美主義的背後隱藏著兩個阻礙我們行動力的因素:

首先,完美主義者往往過高估計了自己,包括自己的時間、精力、能力,以及熱情的持久度,也就是對現狀缺乏正確的認知,不承認自己實際上是做不到自己想象中那樣的完美的。

其次,完美主義又低估了走出一小步行動的力量,看不到日拱一卒積累起來的複利。以不完美的第一步開始,其實就是巨大的成功,因為不間斷的持恆通過時間的積累放大,能夠持續迭代達到我們最初無法想象的高點。

完美主義者看不到這些,他們總是想一口氣想吃個大胖子,但是又不會張嘴去咬下第一口,既急功近利,又怠於行動。

對於實際上自己完不成這件事情,是完美主義者認知上的盲區,但內心的焦慮感再不斷提醒和折磨他們,反過來對真實的邁出第一步又產生巨大的干擾。所以,完美主義讓很多人卡在原地,由舊的焦慮又引發新的焦慮,最終他會選擇放棄,用不了了之的方式逃避。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從知道到做到的距離,只有行動才有答案,即使最小的0.1的行動,也比0的空想好。

所以,突破完美主義的模式,就是先了解是完美主義作祟讓自己出現了行動的卡點,然後,首先一定要做點東西出來,學著接納對自己最初交付的東西的不滿,承認這就是自己能力的現狀,有了一個不成熟的半成品,才是未來更好的成品的基礎。很多東西是做著做著就變好了。

應對變化和不確定性的法則:成為一個深度學習者

學會學習,就要主動解決問題,而不是抱著等待標準答案的不成熟心態;要圍繞階段性目標有策略的深度學習,而不是被知識焦慮驅使,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都學,什麼都一知半解;要給自己耐心和信心,放棄完美主義的神話,通過持續迭代拿到越來越好的階段性結果,讓自己成為一個終身成長,能夠持續解決問題的人。

邊做邊學,持續精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