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威尼斯有座400多歲的橋,據說曾是押送死囚的必經之路,連接著人間與地獄。


有個死囚,過這個橋已是悲慘,更悲慘的是在橋上看到了妻子與情人擁吻。


身為死囚,滿是無奈,只留下一聲嘆息。


橋,於是叫做嘆息橋。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嗎?


不。得看從誰的角度看。


對妻子和情人來說,他們愛情的阻礙消失了,有情人終成眷屬。


所以,嘆息橋也叫幸福橋。


誰在嘆息,誰在幸福?


這世上誰也代替不了誰。


哪怕同一件事,所在的位置不同,感受和記憶都會不同。


高分港劇《嘆息橋》其實講的是這樣一個羅生門的故事。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一、"愛情是窺探人性的鏡子"


這是2020年以來,華語電視劇中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也是一部港劇——和我們之前印象中完全不同的那種。


主演林保怡和周佳怡,搭檔過不下10次了吧。


《金枝欲孽》《疊影危情》《珠光寶氣》《CIB刑事情報科》《火舞黃沙》《天與地》《妙手仁心》系列……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港劇黃金時代的角色裡,他倆絕對擁有一片江山。


最近一次合作是《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其實《嘆息橋》的主創團隊也幾乎是這部劇過來的。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嘆息橋》也是55歲林保怡監製的第一部作品。


一開始就充滿懸念。男主人公李子勇是個很善於觀察生活的人,一點點蛛絲馬跡,就能看出事情真相。


從餐廳員工的隻字片語中,推理出有人當內賊偷東西。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從餐廳客人臨時戴戒指的動作上,推出這個男人有外遇。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從自己女友何樂兒的種種異常中,推出她可能有第三者。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這些異常包括:她曬出來的照片上,充電器的型號與她手機型號並不相同;她同一部電影看過兩遍,還把與自己看電影的日期搞混了;她洗碗時手套也不摘就急著去接一個叫"啟源"的男人的電話;她也從不讓自己去她家。


終於有一天,李子勇按捺不住,臨時去了何樂兒家。門鈴按響後,開門的是個男人,他試著叫出名字,正是"啟源"。


原來,不是啟源第三者插足,所謂的第三者,是李子勇。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第二集、第三集…… 以何樂兒、啟源的視角繼續講述,每個人的視角下,都多出了不一樣的細節,不同的感悟。


同樣是看電影,何樂兒記住的是自己不習慣穿高跟鞋,走出影院時一瘸一拐,李子勇毫不幫扶,自顧自地走;而在李子勇的記憶中,是他們手拉手,面帶笑容地離開。


於是,觀眾跟著每個角色,不斷覆盤,在每次覆盤中找到不同的"記憶碎片",慢慢發現事情的真相。


或者說,愛情的真相。


為什麼要把簡單的愛情拍得如此"燒腦"如此累?


林保怡的看法是這樣: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能得到一份至始至終專一的感情。愛情作為全世界的共同語言,往往是窺視人性的鏡子,一人愛的時候有多愛,不愛的時候也會有多不愛。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思海有霧……蒙著眼",也許只有回到每個人的心底,才能給出答案。


二、我不願意停留在1980年代,或者是2015年


《嘆息橋》最大的特色,是非線性、多角度敘事的手法,探索著拍攝與剪輯的邊界。


像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又能找到韋斯·安德森的感覺。


比他們更"燒腦"。那些人與人交往中的可怖卻又真實之處被突出、放大,審視劇中角色的時候,也是在審視我們自己。


那種深度,總讓人覺得不是印象中港劇那種或激烈刺激或充滿市民煙火氣的樣子。


林保怡自己都說:"我們創作《嘆息橋》劇本時就已經知道不像其他的電視劇,(它)沒有開槍,沒有警察查案,沒有飛車。"


作為TVB末代輝煌的經歷者,林保怡也許是最想作出不同港劇的人。


1989年,香港流行樂壇天翻地覆。張國榮退出歌壇,王菲出道。當時她的藝名叫王靖雯,和王傑、關淑怡、蘇永康等一起入選"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的"最受歡迎新人獎"。


同時入圍的,就有林保怡。


當然,他沒有得獎,歌唱事業後來也不怎麼順利,1991年推出第一張唱片。然後就加入了無線電視臺,開始當演員。


這下可算找對了方向。


首部電視劇《男盜女差》反響很好,很快就接到第二部戲——《大時代》,與鄭少秋、劉青雲等大腕同臺飆戲。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第三部戲《壹號皇庭》時,在劇中分飾兩角,一個深情執著,一個冷血殘酷。


那些年,他是TVB的頂樑柱,也是熒屏上的大眾情人。有人說他五官不算突出,但演什麼像什麼,眼睛裡都是戲。


《鑑證實錄》裡,高冷獨立的御姐聶寶言也好,體貼細緻如鄰家妹妹的小棠菜也好,都對他飾演的曾家原一往情深。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金枝欲孽》裡就更厲害了,後宮幾位小主的心,全落在了這位御醫孫白颺身上。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2011年,演完TVB合約期最後一部劇《天與地》,林保怡沒有選擇續約,激流勇退。他當時的解釋是:"我覺得人生很短的,一定要找一些有挑戰性的工作。"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他來內地發展,然後又回香港,尤其在認識了《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兩位導演之後,決定成立公司,嘗試一條新的路。"我不願意停留在1980年代,或者是2015年,我不想停留。"


《嘆息橋》打開了港劇的另一種樣子。對此林保怡是這樣說的:"你不能把八幾年、九幾年的故事,放到現在找新的演員再演一次,這是不對的。"


三、現在流行"燒腦的愛情"


說實話,這幾年好的港劇,太少了。


製作精良、故事豐盈、題材新穎是不少觀眾看完《嘆息橋》後,最直觀的感受。明明是一部講述情感的電視劇,但卻燒腦至極,讓人慾罷不能。


同樣給人帶來過意想不到的觀劇體驗的,還有從去年底到今年年初火爆全網的臺劇《想見你》。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想見你》與《嘆息橋》一樣,長篇幅的鋪墊令兩部劇的敘事節奏較慢,多條時間線和人物線的展開讓觀眾不得不沉浸劇情、展開思考與推理,也因此逼退了不少"急性子"的觀眾。


然而,兩部劇卻也都收穫了不錯的口碑。


拋棄了愛情劇慣常的輕鬆,都嘗試走"燒腦"的路線。


男女主註定的Happy Ending沒有了,給愛情撒的不是糖而是鹽。


在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嘆息橋》另闢蹊徑,逆流而上,反而帶來了驚喜。


港劇日漸式微的當下,這部《嘆息橋》另闢蹊徑,反而帶來了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