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掉中介的飯碗~新版徵信

從去年開始到今年,新版徵信即將上線的消息一直沒斷過,網上關於新版徵信將有哪些更新和變化的總結也是一版接一版,從不間斷。

總結,網傳最多的三版內容綜合起來,新版徵信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網傳新版徵信變化總結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表格的時候,在理解上其實是斷層的,因為這些改變會帶來哪些影響,以及影響產生的深層邏輯,表格並沒有給出答案。

諮詢了幾位在銀行操作了7、8年金融業務的老友,整理了乾貨,來解答大家的疑問。

徵信加快更新頻率=遏制併發貸款

在上圖總結的網傳變更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新版徵信或將把更新時間由現在普遍的1個月的時間,控制在“T+1”的週期。

T是today的第一個字母大寫,T+1也就表示,各機構需在採集時點後最多1天的時間內,向徵信中心報送數據。

要了解這個變化的影響,我們先解釋併發貸款是什麼意思。

併發貸款,指的是同一時間向不同銀行各申請一筆貸款,讓兩個銀行互相不知道對方的存在,這樣申請貸款比先後依次申請要容易很多:

如果是先後申請,後家銀行會看到前家銀行的查詢和放款記錄,則將判定申請人負債增加,從而提高對申請人的資質要求。

在住房按揭貸款領域,不少購房者會採用併發的模式,同時購買兩套甚至三套房,達到每一套都是首房首貸的效果。

按照目前未改版徵信的模式,比如夢姐同一天對銀行一和銀行二各提交一筆貸款申請,排除其他因素,也會因為兩家銀行的審核流程不同,造成兩家銀行放款的時間前後不一,而最後這兩筆貸款分別體現在徵信上的時間,因為兩家銀行上報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的流程不同,根本無法估算。

操作併發時各銀行放寬時間線

併發的基礎,就在於巧妙把握各銀行審批流程的時間長短,以及各銀行上報徵信節點的不同。

操作併發貸款的邏輯和達里奧操作飛機不相撞的原理是一樣的——兩者都是對特定規律和節奏的把控,只是達里奧操控的是兩架飛機,併發操作的是兩家銀行。

如果網傳新版徵信要求更新時間控制在“T+1”週期信息屬實,那對併發操作流程的主要影響則體現在放款到上徵信這一段時間。

新版徵信規定圖中的DE和EF時間間隔相同

按照大部分的銀行產品來說,其實放款之後上徵信的時間規定與否,對於併發貸款的發放來說並沒有太大影響。

操作者只關心從放款之前的一切,只確保兩個A點同步即可,上圖中T+1時間有多長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但這一切實現要有一個前提:銀行在放款前不會再次查詢徵信。

如果銀行二在放款前再次審查徵信,就將看到夢姐在銀行一成功貸款新增的負債信息,夢姐獲得第二筆貸款的計劃基本打水漂。

那麼銀行在放款前查詢徵信的概率有多大呢?

每個銀行有不同的規定。

一般來說,銀行要求在放貸前再次查詢客戶徵信報告,主要是由於貸款審批時間過長,超過了徵信報告有效期。

我們都知道,現在徵信報告有效期大多為1個月,審核時間超過1個月,銀行認為這段時間內徵信報告可能有更新,則會要求再次查詢客戶徵信報告。

如果徵信報告的更新時間從1個月縮短到“T+1”,那基本可視為徵信時時都在更新,即不排除各銀行會加大在放貸前進行徵信報告查詢的操作力度。

另外,如果我們確定銀行在放款前都將查徵信,那麼併發操作成功就只能要求兩家銀行在同一天放款,這對操作的專業度和銀行渠道關係要求會很高。

這無疑端走了一些初級貸款中介的飯碗。

利用信息不對稱 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信息不對稱,是很多貸款中介賴以生存的基礎,他們針對普通大眾對各銀行產品和流程不熟悉的特點,為客戶匹配產品、代辦貸款手續來賺取服務費。

實際上,很多人憑自身資質就可以去銀行直接申請貸款,只需要有人告知哪個銀行的產品更適合即可。

現在徵信報告主要分為3個版本,個人版、銀行版、社會版。

三個版本除貸款單位名稱差別顯示外,基本沒有不同,尤其個人信息部分,是絕對共享的。

網傳新版徵信中,老版徵信所羅列的還款狀態、公積金信息、居住地址、工作單位,這些不再顯示(但銀行查詢的版本中依舊存在),只顯示姓名、身份證號碼、查詢時間。

查詢人只能看到的信息是:信貸記錄、公共記錄和說明。也就是說,新版徵信的銀行版與個人版,信息不再對稱。

貸款中,銀行審查徵信裡包括身份信息、配偶信息、居住信息、職業信息、公積金等在內等個人信息,其目的是瞭解貸款申請人的真實情況,再配合以收入、資產、負債等資料綜合判斷申請人的償還能力。

但在實際中,貸款中介通過包裝申請人的一些個人信息資料,幫助不合資質的申請人具備資質已是普遍現象。

如下圖所示,貸款中介可以輕鬆從申請人個人版徵信報告中瞭解到:

A、該徵信報告最近於2018年10月5日由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更新數據

B、數據顯示申請人為已婚,工作、居住地址均在上海。

依據以上信息,貸款中介可以偽造2018年11月申請人離婚並前往重慶工作的材料,從而方便為申請人在重慶辦理貸款。

但是,一旦銀行查詢版本和個人查詢版本的信息顯示不一樣,信息不對稱就會導致貸款中介公司無法估量銀行所掌握的真實情況。

如此以來,再操作包裝申請人的個人信息,也就無處下手。稍有不慎,很容易導致所包裝的材料與徵信報告相矛盾,反而極大增加拒貸幾率。

寫在最後:我們針對新版徵信的可能變化之一——共借人貸款將均體現徵信,做了深度分析,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

對於網傳新版徵信的變化和影響,還要提醒大家一句,現在的徵信變化均為網傳,一切還是以官方數據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