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巨人号”82万吨排水量引来多国争抢,最后命运却很悲惨

“海上巨人号”82万吨排水量引来多国争抢,最后命运却很悲惨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油轮的尺寸设计得越来越大,因为对于这种专门被用来运输石油等物品的船舶来说,船只的体积越大,其运输成本就会更低。因此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都开始大力发展油轮的尺寸,从一开始只有10万多吨载重量,之后逐渐发展到30万吨,到了70年代甚至出现了几款载重量达到50多万吨油轮。按照不同吨数级别,油轮可以分成各种类型,其中达到25万吨的油轮被称之为超级油轮,而载重量在30万吨以上的是超级巨型油轮。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款长度比埃菲尔铁塔还要长的超级巨型油轮,它就是Seawise Giant“海上巨人号”。

“海上巨人号”82万吨排水量引来多国争抢,最后命运却很悲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海上巨人号”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款船舶,它的长度为458.45m,载重量为56万多吨,吃水深度约为24.6m,满载时候的重量可以达到65万多吨,这款油轮可谓是经历坎坷,期间经过了数次转手,除了“海上巨人号”之外,它还有“快乐巨人号”,“诺克·耐维斯号”等多个名字,最后在2009年底它被卖给了印度,并且改名为“Mont”,在2010年正式被拆解了,目前它的船锚被放置在香港的海事博物馆里进行展览。

“海上巨人号”82万吨排水量引来多国争抢,最后命运却很悲惨

这款船舶最早是由希腊的一个船运业者订购的。在上世纪70年代,希腊的这位船东向日本的住友重工集团提交了一份订购需求,于是该公司在1976年底开始进行研制,按照计划,这款油轮长度为376.7m,载重量为41.8万吨,但是由于这款船只在准备交付的时候出现了技术问题,并且这位希腊订购者也破产了,因此住友公司准备重新将这款轮船进行出售,香港的董浩云接收了这款船只,并且将其命名为“海上巨人”号。为了让其成为世界上的数一数二的超级油轮,董浩云对这款油轮进行了加长改进。因此,这款船舶的长度和载重量都增加了许多,它在1981年正式交付,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款船舶,一次大约可以装载410万桶原油,这艘船只的诞生顿时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可是“海上巨人”号之后的命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海上巨人号”82万吨排水量引来多国争抢,最后命运却很悲惨

由于当时西方国家爆发经济危机,原油市场受到严重的影响,于是这款本来被赋予重要运任务的船只仅仅进行了两次原油运输,之后就租给墨西哥的石油公司用来进行原油的储存工作,因此这款油轮变成了一座水上的原油库,除了储油之外,也会在中东地区进行一些运输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伊朗核伊拉克爆发战争,为了打击到对方,在波斯湾地区的原油运输船受到很严重的威胁。于是“海上巨人”号在经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时候被伊拉克的米格23袭击,船体严重受损,并且有3名船员在这次袭击中丧生。在此之后,“海上巨人”号由新加坡的吉宝船厂进行修复工作,在修复完成之后,它被改名为“快乐巨人”号,不过也是由于运营问题随后它被卖给了挪威的亚勒海运公司。又被改名为“亚勒维京”号。

“海上巨人号”82万吨排水量引来多国争抢,最后命运却很悲惨

不过故事到这并没有结束。由于新型油轮的研制标准有所变化,因此“亚勒维京”号面临淘汰的风险,后来就又以6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新加坡的一个船厂,从此改名为“诺克耐维斯”号。这时候它主要被用作浮动储存以及装卸原油使用。最终,这艘曾经的世界最大船只引来了退役的命运,在2009年,这艘油船的合同到期,于是被卖给印度,然后2010年1月在亚兰市进行拆解。至此,这艘超级油轮退出人们的视线。虽然这款油轮的经历很曲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出现促进了大型油轮的发展,赋予了油轮尺寸和载重量更多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