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本书,写一个人,浅谈装甲战之父"富勒"的理论成就历程

疫情严重,基于对家人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无奈只能宅在家,闲得无聊,顺手拿起一本我收藏的书籍进行翻阅。作为一名军迷尤其是对二战感兴趣的军迷,在我军事书籍中翻出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战略与战术》这本书并不是像其他二战全史的书籍一般,对战争的过程的进行描述,而是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整个二战战略以及战术进行叙述思考,详细阐述了二战德国、日本、以及盟军在各个战线战略战术,以及其作战成功和失败的思考,绝对称得上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当然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讲解这本书的内容,而是来说说这本书的作者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

看一本书,写一个人,浅谈装甲战之父

就是他


很多军迷朋友可能会有疑问,装甲战之父不是德国三大名将之一的古德里安吗?,的确古德里安也称得上装甲战之父不过古德里安最多称得上是德国装甲战之父。真正称得起装甲战之父的称号则是我本文要说的这位,装甲战理论的开拓者,被称为是"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 ,英国的著名军事学家富勒将军。二战时期德国就将富勒著作《装甲战》译为德文,装甲部队军官人手一本,甚至德国三大名将的中的两位古德里安和隆美尔都把富勒著作的《装甲战》奉为经典,1936年古德里安指挥第二装甲师在演习场上实践《装甲战》思想时,还专程将已经退役的富勒奉为上宾,让其指导,由此可见在古德里安心目中富勒的地位几何。

看一本书,写一个人,浅谈装甲战之父

古德里安


二战德国被奉为经典的"闪电战"最早并非古德里安提出,就像后来战机的隐身技术最早并非美国提出,而是前苏联,只不过被美国发扬光大一样,早在1919年其参与制定的《1919年计划》中就已经提出类似于"闪电战"的装甲作战概念,并且系统的描述了飞机和坦克协同作战的畅想。然而一个人的清醒无法带动一群沉睡的人,英国将领还是坚定的认为,坦克只能是一种辅助工具,无法单独承担作战任务,富勒虽然空有先进的作战理念,但最终还是无法真正的实施,无奈只能遗憾退役。

看一本书,写一个人,浅谈装甲战之父

拿破仑


也许是因为身高的原因(只有1.63米高)富勒对拿破仑特别感兴趣。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学习期间,富勒曾翻阅大量关于拿破仑战争的书籍,并且由此写了多篇论文,富勒的军事理论大厦开始逐渐形成。1914年富勒参加了一战,战争的洗礼使他的军事理论更加殷实并且更加贴近实战。两年后富勒发表了《从1914~1915的战役看作战原则》用于抨击英国陈旧的《野战条令》,更重要的是富勒在文中提出了纵深突破理论,这是富勒装甲作战思想理念的开端,富勒从这就开始了对未来作战的思考,以探索未来陆军的作战模式以及战争的规律。但是这个时候的富勒苦于没有这种纵深突破理论的载体,骑兵不现实,步兵更不用说,直到1916年8月20日,富勒看到了英军的新式武器——坦克。富勒欣喜不已,这简直就是为自己的理论而量身定做的武器,当富勒第一眼看到坦克时就明白这就是自己需要的,这就是自己军事理论的载体。随后富勒结合自己的军事理论,通过坦克在战争中的表现,开始系统的分析坦克在战争的作用,以及又该如何运用。1917年富勒发表了《第十六号训练要则》在此文中富勒的坦克作战理论体系已经开始逐渐成型。并且富勒在随后的文章中一再强调坦克的使用必须贯彻集中的原则,要将坦克大量集中使用在重要地区和主要方向上。

看一本书,写一个人,浅谈装甲战之父

一战坦克


有用与否,战场上见真章,1917年法比边境面临着德国强大的压力,英国第三集团军司令朱利安·宾奉命发动进攻,用于吸引德军,减缓法比边境的压力,虽然富勒的坦克战思路遭到了英军上级的否定,但是宾将军觉得可以一试。英军采用了坦克突破堑壕战的战术,以三辆坦克为一个作战单元,突破铁丝网后,并不着急进攻,而是使坦克90度转向,以侧面机枪进行扫射,掩护后续坦克的到来,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突破了德军的阵地,更是以378辆坦克和4000余名坦克兵就抵抗住了6个步兵师,并使敌军付出5000余人伤亡的代价,同时还俘虏了8000多人,缴获火炮100门,机枪250挺的骄人战绩。虽然后续由于防御准备不足,不到一周的时间英军再次回到了起点,但是在这次的战斗还是将坦克的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不过出于对新战术的不信任,协约国在1918年却没有再继续组织大型坦克进攻。虽然战争的形势尚未彻地改变,但是由此一战却彻地奠定了富勒的军事理论地位。

看一本书,写一个人,浅谈装甲战之父

富勒


1932年富勒的成名之作《装甲战》终于出版了,但是这本著作不知为何刚开始竟然几乎无人问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战争的进行,其理论价值逐渐被发掘出来,各个国家纷纷进行翻译,研读。例如苏联将《装甲战》列为军官的必备读物,美英国家称之为具有明显实用价值的论述战争的文件,德国将领更是视为珍宝。

超前的军事理论,再加上桀骜不驯的性格,富勒在陆军中的处境越来越难过,最终富勒提出辞职,1933年12月以少将的军衔退出现役,但是富勒的军事理论德国却给予了证明,侧面验证了富勒军事理论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因此富勒被称为"装甲战之父"当之无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