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在疫情裡失業?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走下去

我們從疫情的緊張氣氛裡暫時舒緩下來,生活看似迴歸常態,但改變卻悄悄地發生著。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說,新冠病毒將永久地改變世界秩序;英國哲學家約翰·格雷(John Gray)說,現在我們處於歷史的轉折點,還有人說,疫情將引發新的文藝復興,甚至改變我們的性格,讓我們不那麼匆忙,“把我們從時間推動的生活中解放出來,放棄以‘生產力’為指標的工作評價體系”。

早在幾年前,暢銷書作者、The Energy Project公司的創始人託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就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裡呼籲老闆們要“把員工當大人看,才能有高生產力”,他提出一個觀點:你越是滿足員工的需求,他們也會更加滿足你的需求。當然,很多人認為這簡直是“痴人夢話”。

時至今日,不管是“績效”還是“生產力”,這類指標無非就是考核一個員工是否“敬業”的數據而已。人不是機器,在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難有明確分界線的當下,我們在談論“生產力”的時候,肉眼可見的工作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關於收益與付出。

你是否有效率?高效?有用?說得再確切點,你是否足夠有效率、高效和有用?當今世界,技術讓我們彼此之間輕鬆保持不間斷連接。於是產生了上述這類問題,這類問題自然而然,但又可怕。

不間斷連接帶來了兩個副作用。第一,希望我們隨叫隨到——這種期待來自上司、朋友、媒體等各方面。第二,在由設備所開創的連接一切的新世界中,效率被重新定義。你可以隨時工作,變成了你應當隨時工作。

然而,疫情讓那個要求你時刻保持效率的世界突然停了下來——這可能是個好消息:《如何做到什麼都不做》(How to Do Nothing)的作者簡·奧德爾(Jenny Odell)認為,如果個人身份認同僅僅依託於自己對公司損益表的貢獻,我們最終將迷失真正的自我。

“什麼都不做”,並不是懶散或淡漠,也不是拋棄效率和利潤,而是提醒人們開始重視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智能設備被視為提高生產力的“神器”,但沉迷其中會帶來了許多副作用:抑鬱、孤獨、隔絕、低同理心……定期離開智能設備一段時間,我們就更能冷靜地思考自己使用這些設備的方式是否妥當。

另一方面,我們要重新思考所謂的“敬業”。敬業,就等於“不停工作,時刻待命”嗎?傳統晉升體系對理想員工的定義就是超時超量超負荷工作。在這種體系裡,一個人能夠成功,一定是因為他犧牲了生活的其他方面,才在工作單位取得了過人成就。

這樣被選拔出來的人,如今都成了管理者。他們全都篤信一件事:要成為成功的專業人士,唯一的辦法就是不停地工作,像照看孩子的日常家務、撫養孩子的感情投入之類,都必須外包給別人。

比如日本就存在一種嚴格僵硬的上班文化,這杜絕了彈性工作制,使上班族的日程幾乎無法容納家庭事務,比如不可能帶孩子去做體檢。

但事實上,幾十年來的數據顯示,在工作和生活之間達到理智的平衡,對僱員和僱主雙方都有好處。

作為僱主,需要重新界定什麼是“全職工作”,什麼是“理想員工”。“理想員工”不能依然是“整天待在辦公室工作,隨時願意為了工作犧牲個人生活”的人。新的理想員工應該在完成工作責任的同時也能承擔家庭責任,比如育兒和贍養老人等。

而對更多的人來說,“改變自己”是這個時期最值得投入的事。實際上,我們已經在改變了:比如,現在,很多人開始學習烹飪,也許我們真的會重新愛上烹飪。

怕在疫情裡失業?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走下去

我們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更渴望“娛樂”。歷史上,在西班牙大流感和一戰結束後,許多美國人渴望輕鬆的娛樂,汽車和廣播因此流行起來。也許這次疫情結束後,人們會同樣感到釋然,尋求集體活動和享樂。

此刻,我們不僅孤獨地在一起,還一起“孤獨”( Not only alone together, but together alone)。試著在這段“獨醒”的日子裡,做一個“沒效率”的人——事實證明,通過編寫程序讓機器完全模仿人類的知識和技能是非常困難的,雖然它們比人類更有效率,但人類具有管理和利用情緒的能力以及考慮到環境影響的能力,而這些是批判性思維、創造性解決問題、有效溝通、適應性學習和正確判斷力的關鍵構成因素。

在一項調查中,93%的僱主表示求職者如果具有批判性思維、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遠比他或她的本科專業更重要。

所以,你只能抱著“生產力”不放嗎?要知道,學習能力強、能做正確的決策以及與他人合作良好……這類的“軟技能”可能才是當下最需要的能力。

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曾經寫道:“勞作、憂慮、艱辛和麻煩的確是幾乎每個人的生活命運。可是,如果每個慾望一誕生就得償所願,人又該如何填滿自己的生活,如何消磨時間?”換個問法就是,“勞作、憂慮、建議和麻煩”誠然不可避免,但這就是生活的全部了嗎?

怕在疫情裡失業?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走下去

我們需要做的,是遵循過去與當下的關係,調節我們看待未來的角度。希望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都能勇敢地改變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