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闯北,最难忘手里那碗面

小时候家里有一牌匾,上面有个简易的时钟,在我看来,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告诉我离上学迟到还差“几格”的时间。除了每天定时看钟,我似乎从来没有关心过牌匾上的其它东西。上面的图案很简单,白鹤、青松、几行好几年都没认清楚的题字。这种牌匾在我小时候很流行,各种庆典活动都有可能出现它的身影。

走南闯北,最难忘手里那碗面

其实,想来比牌匾更流行的是白鹤、青松的图案,这两位大咖是各种材质艺术品上的常客。白鹤、青松,取松鹤延年,是在说长寿,松鹤的仙气越足,就越是显得遥远。而今,“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成为过去,长寿由“奢侈”变的“普通”,对于长寿,人们不再只是寄情于物,而是有了更实在的需求。

走南闯北,最难忘手里那碗面

跟白鹤、青松只可远观比起来,一碗长寿面来的更实在,对于山东人而言,面一定要是富世康的味道,这味道根植在人们记忆深处,连接着童年和故乡。生日宴上的长寿面虽好,但只是昙花一现,每年只在特定的日子登场。作为每日早餐的一碗碗朴实的面条,才是解开爱和长寿的密码。富世康挂面是多数山东人一天的开始,这是一种习惯,多年来,不论迁徙还是驻足,能升起灶火的地方,清晨总是少不了挂面的味道。它没有陕西面食的火辣,没有扬州面食的生鲜,葱花炝锅,西红柿鸡蛋打卤是最常见的做法。

走南闯北,最难忘手里那碗面

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围绕面条展开的故事。父亲疼爱女儿,但不善表达,每天坚持为女儿“下面条”就像政治任务,只要女儿在家,一天都少不得。母亲们则精于盘算,为孩子们安排一周的早餐,会因为孩子们“厌恶”吃面条生气,会因为给孩子们连续煮了三天面条惭愧,然而,当孩子们长大后到外地求学或就业,最渴望的还是早晨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不是在街边的面馆,也不是外卖点餐,那些都不是妈妈菜的味道。

走南闯北,最难忘手里那碗面

今天,城市快捷凑的生活让清晨的一碗热面变的“奢侈”,面包加牛奶的早餐组合不再是时尚,而成为一种“无奈”。医疗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延长人类寿命,但这种方式往往伴随着痛苦和牵挂。“谨饮食,慎起居”,是长寿之道,一碗热面条,不仅可以承载关于长寿的祝福,它本身也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这种长寿来自生活,自然、没有遗憾。

走南闯北,最难忘手里那碗面

对山东人而言,煮一碗富世康挂面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他们或许从未将这碗面跟爱和长寿关联到一起。的确,一碗面表达的爱在亲人之间不足为道;也无法确保人到耄耋之年。然而,这碗面里的爱贵在恒久,日复一日,老去的那一天,清晨捧在手里的一定还是那碗富世康挂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