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 像极了《东方之珠》的变迁

《哪吒》这部动画片拍的不错,确实很燃。可以说是继《大圣归来》之后,又一部国漫电影的上乘之作。《哪吒》里面最高潮便是哪吒自信地喊道“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来决定”看到这里很多人都看哭了,有不屈服命运诅咒的桀骜,有为敖丙注入强心剂的坚定,有傲视天下的自信。可以说,《哪吒》这部电影像极了《东方之珠》的前世今生。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 像极了《东方之珠》的变迁

国庆节期间,《我和我的祖国》七个故事的各类受欢迎程度投票和影评反馈,《回归》都是位居前三位的上乘之作。《回归》这部短片的成功和选对了歌曲有必然的关系,从前期的宣传上,秒针的滴答响,到零点礼花通《东方之珠》齐响,听到以后鼻子很酸,催人泪下。以至于,很多网友说,短片大获成功有一半归功于《东方之珠》。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 像极了《东方之珠》的变迁

可这首东方之珠的前世今生和动画片哪吒,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最早是1981年版本“新的迫害,新的引诱,有正有邪何处是岸,岛中路本多康庄。”就像是动画片里的小哪咤一样,本领一直在增强,也不知道自己是正是邪,可没有认同感。

看了一看,东方之珠最早这一版,很有当年香港的特色,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生气勃勃地创造着财富的神话。有一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概,可是自己的一身本事,也诘问自己的心灵,有正有邪的路该怎么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像采访《回归》的主演影后惠英红时,她说的那样,不知道自己在那个时代是什么人,反正不是英国人,直到1997年7月1日回归,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说自己是中国人了。

这就是60年代末之后经济腾飞的香港,人们能吃苦,肯努力,尽管在身份问题上还是懵懂疑问,索性就把这个争议搁置下来,一心的继续向前,香港经济高速发展。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成功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验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典型例子。典型的快节奏、高效率社会里,人们的精神昂扬,大家像在竞赛一样,没有人愿意掉队,创造了香港奇迹。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 像极了《东方之珠》的变迁

到了80年代,特别是1984年中英联合公报确定了回归的时间表,回归祖国的时间日益接近。这阶段就和哪咤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命不凡一样,我就是我,不依靠谁,我也是成功的。

时代不同,曲调也不一样。1986年版换成了罗大佑作曲版,歌词还是81年原版作词人,这歌词也应运改变。“回望过去,沧桑百年。有过几多,凄风苦雨天。东方之珠,熬过锻炼,熬过苦困,遍历多少变迁。“这就好像年终总结大会一样,回顾过往取得的成绩,发展成果来之不易,大家再接再厉。再继往开来,“无尽的勇气无穷的斗志永存不变,繁荣共创,刻苦永不倦,龙裔的贡献能传得更远光辉一片。”龙裔,还是可以扩展解释的词,龙裔既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又显示出时隔久远,在现实中身份认同上有些模糊。就像回答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词作者知道香港到哪里去,就是向前发展,经济上更加辉煌。也知道香港从哪里来,就是很宽泛地知道自己是龙的传人。可就是不知道现在自己是谁?也不想知道自己是谁,反正不是英国人。

1984年以后,香港出现了移民潮,在这里定居的英国人大规模地回到英国,留下的人更加纯粹,可以说是认同国家和民族的。这段时间,爱国香港企业家将自己的产业陆续转到蒸蒸日上的大陆来。如霍英东,郑裕彤,曾宪梓,邵逸夫等等,在大陆开始商业活动和慈善行为,祖国的温暖,让他们找到归属感。这一阶段,就如动画片里陈塘关大水,哪咤知道父亲李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良苦用心以后,自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一家人一样。

香港人对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认同感日趋强烈,1991年罗大佑将86版《东方之珠》重新填词。开头“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可以说是追根溯源,也可以说是正本清源,香江就是香港,无论是河还是人,都是来自祖国大陆。这个视角也好,完全是大陆的视角,具体的说就像是在深圳顺着河到香港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说的好像多年相隔未见,还一直记忆着年轻时候模样。如邓小平同志活着的愿望,就是等到收复香港以后,可以在香港看一看,望一望。月儿弯弯入海港,看到的就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的一派繁荣景象。“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换的诺言“。守着的诺言,是永远都属于中国的这个诺言。“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最后的兴,完全是感情宣泄的奔薄而出。从地理学的角度而言,香港只是大陆的一隅。可从历史角度上看,香港却是中国自1840年近代史以来受到外侮的代名词。回归作为失而复得,不只是香港单方面对回归的认同,还渴望着祖国不因为香港长期被英国殖民统治而存在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陌生、奇怪,望各方面得到来自祖国的认同。

“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以前写的香港都是集中于自强不息,实际上东方之珠还是有苍凉的胸膛,需要温暖。香港作为东方之珠回归以后,也确实收到了这样的温暖。以举世繁华之尊贵,回归以后就遇到经济危机,内地在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和嫩江崩堤的艰难情况下,仍成为香港的坚强后盾,朱总理更是坚决表态“中央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依托祖国的支持,顺利度过了危机,也依托内地实体经济的发展,在金融业和服务业上取得辉煌的成绩,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