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左家廟村的清晨,是小鳥叫醒的。

比小鳥起得更早的,是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幹部們。

駐左家廟村工作隊來自襄陽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從2015年春開始,他們每週五天四夜在村裡,已有5個年頭。現在,他們就像世世代代生活在左家廟的村民一樣,對村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全都諳熟於心。

“左家廟,我們也叫左廟,是谷城縣趙灣鄉的一個貧困村。這裡最高的青龍山海拔1584米,被人稱為‘谷城屋脊’。“我們這個村就在屋脊之上。全村版圖面積49884畝,耕地面積1798畝,有3個村民小組,329戶,1279人,勞動力547個。全村共有黨員46名,村支兩委幹部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63戶,貧困人口382名……”許多數字,駐村第一書記陳善忠張口就來。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谷城屋脊左家廟村,航拍:李念

也難怪,說到扶貧攻堅,他們顯得那麼從容和自信。“通過幾年來的駐村扶貧,村裡逐步形成了五大支柱產業:以袋裝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種植業,以天麻、白芨、七葉一枝花為主的中藥材種植業,以葛粉、蜂蜜、魔芋、腐乳、大麴酒、萬里山泉為主的食品飲料加工,以豬、牛、羊、雞為主的生態養殖業。我們還建了萬里山珍泉、閔氏酒坊、趙灣故事三個扶貧工廠。”他們還有一組數字:“左家廟村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6500多元增長到2018年的10126元,集體純收入也由2萬元增長到18萬元……”

如今,左家廟村已從過去的“高山貧困村”步入美麗鄉村建設的快車道……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漆樹埡十八盤,古驛站左家廟

我們一行從市區出發,走303省道,到盛趙路,左轉。這一轉,城市的繁華,小鎮的喧囂,漸漸,被拋在身後。

我們進入了真正的山區,山越來越陡,越來越高,遠處的山被雨霧纏繞著,仙氣飄飄。

路在雨霧和山與山之間,像擰麻花一樣,擰來擰去。走了將近三個小時,天黑之前,走過一段被當地人叫著“十八盤”的路段,終於,左家廟村到了。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左家廟村貌

閔氏酒坊

進村第一家,是閔氏酒坊。依山勢和地形,路兩邊分別建有文化牆、一幢帶有陽光房的產品展示館、一幢可以住宿的賓館,一幢可以吃飯的農家樂飯店。賓館和飯店都很小,展示館更小,但是它們鑲嵌在青山綠水間,倒不覺零散,相反,還有幾分精緻和靈性,所以成了驢友和自駕者、騎行者們的心水選擇。

當晚,我們就在閔氏酒坊吃飯、住宿。

吃的全都是家常菜。臘肉、山筍、曬乾的香椿、自制的辣醬,這些,都不必說,反正都是山裡的味道,都是原生態的,淳樸的,自然的,除了讓你吃得美味,更讓你吃得放心。倒是有一道菜,我感覺菜名應該叫“黃金酥”,或者是“黃金萬兩”之類的,老闆沒有菜單,他們叫“苞谷糝鍋巴”。那是第一次吃,也是第一次見。第一眼看,有點像雙溝鍋巴,但顏色更嬌豔,是金黃色的,邊緣上翹,如同美人微笑的嘴角。色相已經很誘人了,挾一塊到嘴裡,香!先是鼻翼感受到的熱辣辣的焦香;入口,酥,脆,滿嘴都是濃墨重彩的五穀香;嚥下,還有一股幽幽的綿香,令人回味。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純糧固態發酵閔氏酒坊酒

酒坊不能不說酒。

畫廊中,屋脊上,有閔氏酒坊;山泉醇,五穀尊,釀祖傳瓊漿。

這說的是閔氏酒坊的酒。

當地人言,釀好酒,一是配方,二是清泉,三是原材料,一樣也不能少。

酒從陶瓶裡倒出來,一小杯,一小杯就夠了。這是原漿酒,用大山裡種出的五穀,和大山裡的清泉,還有董家祖傳的大麴和秘方,精心釀造。

喝一口,醇,綿,香,還有一股淡淡的中藥材的味道。

“我感覺沒錯吧?有點中藥味兒?”

“沒錯。我們閔氏酒坊的酒,關鍵在酒麴配方,用我們本地的八種中藥材熬製配方。”

“那配方是啥樣的?”

“這是祖傳的秘方,現在不能說,我們還準備申報非遺呢……”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閔氏酒坊外景,攝影:王延忠

閔氏酒坊的主人叫閔代軍,生於1985年,是地地道道的左家廟村人。之前,他和村裡許多年輕人一樣,在外地打工,做建築。2015年回家過春節時,當地領導和他們座談,希望年輕人回鄉創業。閔代軍試著開了個農家樂,沒想到,生意還不錯。

開農家樂的地方,過去是村裡的酒廠。大集體時,因為缺糧,酒廠停產,在時間的流逝中,慢慢被人遺棄,直至完全荒廢。

其實,左家廟村的釀酒技藝,往上可追溯三百年,村裡的閔家和董家,過去都有自己的酒坊和秘方。後來,閔家的秘方失傳,董家一直傳承到董安國這一代。

董安國是左廟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左廟村十九匠人之一,負責閔氏酒坊的釀酒技藝。他把酒釀好了,後面部分,淨化、包裝、銷售,這是閔代軍的活兒。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閔氏酒坊女主人馮順麗

閔氏酒坊是2017年5月1日開業的。在酒坊開業之前,駐村工作隊要幫他們辦營業執照,到食藥檢驗管理部門辦理生產許可證,註冊商標,要帶村幹部和酒坊的人到恩施、十堰去考察,學習,學人家怎麼藏酒,怎麼把釀酒和旅遊結合起來。

閔代軍說,以前想得簡單,左家廟村地理位置、泉水資源、氣候條件等等,都適合釀酒,那酒坊就開起來吧!沒想到,酒坊開業還那麼麻煩,還要到質檢局、食藥監部門等等,去檢測,辦這證那證。

幸虧有工作隊,要不,閔代軍說,他們真是“摸門不著”!還有包裝,工作隊員給他們出點子,酒的包裝千萬不能花哨,而是突出原生態的味道,拙,笨,樸。現在看來,他們路子走對了。

酒坊開業之後,產生的利潤不說,還能帶動貧困戶就業。其中,董安國因為懂技術,相當於酒坊的技術總監,工資最高,他已經穩定脫貧,去年還在盛康買了房,直接奔了小康。

星空露營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戶外遊客的篝火晚會

晚上我們就住在閔氏酒坊的客房裡。網絡、電視、空調、冷熱水,白色床具,客房標準同城裡的連鎖酒店差不多,價格,130元一晚,也差不多。

不同的是外部環境。

夜晚很安靜。開著窗睡,感覺還有點冷。好在,可能是因為山比較高,雖然是陰天,也不覺有什麼溼氣。

當地人說,左家廟的夏天是最好的避暑天堂;秋冬兩季則是賞景的最佳之處。

一覺睡來,陳善忠已穿上輕便的鞋子等著我們,他要帶我們爬山去。

樹葉子似乎被雨水洗過,顯得翠綠。空氣甜絲絲的,微涼,滋潤。上山的小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走,那麼粘人。倒是路邊的小草,有些太過熱情,上面的露水很快把我們的褲腳打溼了。不同調的鳥鳴,在山裡、林裡,此起彼落。

這和王維的詩意不同,雖是新雨後,但山不空,天氣已涼, 已是“晚來秋”。竹子倒是有,在小路兩邊,大片大片的,望不到頭,也望不到邊。

竹林很安靜,沒有喧鬧的歸浣女,也沒有蓮和漁舟。

這裡是山,李家大山,左廟村最高的山,海拔1500米。陳善忠和另一位工作隊員吳中軍說,他們要在山上建一個星空露營基地。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正在施工的民俗廣場

“我們負責基礎設施,主要是水、電,把水電引上山,然後找一個專業公司,做旅遊的,戶外拓展的……這樣的公司我們已經找到,正在談。”

穿過竹林,再爬一段山,有一片相對平整的坡地,用石頭隔成一條一條的梯田,旁邊還有一座土坯房。陳善忠描繪著他的“星空”:“這個土房子我們兩千塊錢買下了,將來收拾一下,做為露營服務站,給人家提供個帳篷,可以買點小東西。這片地,我們平整一下,那邊,栽一些戶外拓展的設備,其它的,基本不用太多投入……年輕人一定很喜歡!”

何止是年輕人喜歡,我們也很喜歡啊!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戶外愛好者的露營地

陳善忠繼續描述:“你們看這地方好不好,四面全是山,全是樹,滿眼滿眼都是綠,空氣清新,真是不能再爽了!白天,聽聽鳥鳴,采采野菜,玩玩遊戲,轉轉山;晚上,挽著戀人,枕著詩意,沐著山風,看星空……多愜意!”

不過陳善忠他們要建星空露營可不光是讓城裡人浪漫來的,他們更多考慮的是左家廟村的村民。“來露營的人多了,他們要消費,要買村民們的土特產;現在又是網紅時代,他們玩美了,發個朋友圈,發個抖音,左廟村還愁沒人氣?鄉村旅遊自然就做起來了……”

甜蜜事業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隨處可見的蜂箱

露營基地往上走,山上的石頭多了起來。在一塊大石頭上,放著一個蜂箱,養著中華小蜜蜂。當地人叫“土蜂子”,是當地土生土長的一種野蜜蜂。

聽陳善忠介紹,養這種小蜜蜂並不難,當地的很多村民都有經驗。過去,村民們只是做好蜂箱,掛在屋簷下,放在路邊上,平時根本不管。小蜜蜂來了就來了,飛跑了也算了。每年能產出多少蜜全看老天爺意思,而且產多少蜜他們都不賣,自己也很少吃,主要是給出嫁的姑娘送禮。當地有個習俗,姑娘嫁出去生了孩子,孃家人要送蜂蜜去做賀禮。

工作隊進村後,跟村民們買蜂蜜,村民收40塊錢一瓶。一瓶實際有一斤多。當時,全村有40多個蜂箱。誰也沒意識到,這不起眼的小蜜蜂,可以做成產業。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黃天鵬今年收割蜂蜜四百多斤

陳善忠和吳中軍是2017年開始駐村的,他們發現市場上的野生蜂蜜,一斤能賣一百多元。左家廟村到處是山,到處是花,滿山滿地的花,全是大自然的恩賜,沒有人施肥,沒有人噴農藥,勤勞的小蜜蜂在花裡飛來飛去,它們在箱裡築巢,釀出最純的蜜。這蜜,經工作隊員帶往山外,越來越受歡迎。於是這倆“傻子”就給村民們建議,左家廟村的土蜂蜜,不能再賣那麼便宜。

就這樣,左廟蜂蜜從2017年開始賣到50多元一斤,到2018年的時候,漲到120元一斤。漲到120元一斤的時候,如果是工作隊員們去買,鄉親們就只收80塊錢一斤。工作隊員們要按120元錢給,鄉親們死活不收,最後推來讓去,就按100元錢一斤成交。

說起來,左廟村蜂蜜的價格,最初就是陳善忠他們“炒”起來的。他們在親戚、朋友、同事和微信圈裡廣泛宣傳,說左家廟村的蜂蜜如何如何,結果,每次他們回城,都要幫朋友們帶很多蜂蜜。再後來,他們又引進了電商服務,於是,左廟蜂蜜的價格,就完全穩定了下來,並且越來越不愁賣。

除了有銷路,市公積金中心還出錢,成立了左廟村產業脫貧扶持基金,其中就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每養一箱蜂,獎勵150元。另外,谷城縣也制定有產業獎補政策。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朋友託陳善忠買蜂蜜,一次性買了60斤

在“甜蜜事業”中,受益最多的是貧困戶黃天鵬。

黃天鵬沒有結過婚,也沒有勞動能力,他有一個80多歲的老母親,長年臥床不起。他家住在萬里山深處,遠離人家,特別適合養蜂。在工作隊鼓勵下,2018年,黃天鵬養了20箱蜂,光產業獎補就獎了4000元。

那是黃天鵬平生得到的最大一筆錢。

黃天鵬很細心,對小蜜蜂,他可不是“來就來了,飛就飛了”。小蜜蜂最怕大黃蜂,用心管理和不用心,結果肯定不一樣。2018年底,黃天鵬自己算了算賬,他收穫蜂蜜300多斤,賣了3萬多元。不但自己脫貧,還成了左廟村的養蜂專家。

2019年,市公積金中心出錢,讓村集體做了200個蜂箱,免費發放給建檔立卡貧困戶。

現在,左廟村有一千多個蜂箱,全年產蜜,保守算,最少有5千斤,可賣50多萬元。

這還沒完,精明的工作隊員們把產業扶貧政策研究得透透的。陳善忠說:“我們發展林下經濟,林業局還有一筆獎補。林業部門的獎補,起碼可以解決蜂箱的錢。”

靠山吃山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谷城屋脊左家廟村,航拍:李念

我們在李家大山攀登的時候,看到一片片的香椿樹。這些樹不是野生的,是村民們特意種植的。香椿在春天賣得特別貴,賣不完還可以曬乾,曬乾的香椿做湯,煎魚,煮麵,有一種特別的香氣,價格也更貴。

陳善忠說,將來發展鄉村旅遊,這裡有香椿、高山茶園、金銀花、野生葛根、桂皮…,這可是遊客們的最愛。

山上還有些斷壁殘垣。過去,可能是兵荒馬亂,為避禍患,村民們都住在山上面。後來,山下修了路,完善了基礎設施,有條件的村民們都開始往下搬。沒條件的村民,在精準扶貧之後,享受移地搬遷政策,也都搬到了山下面去。留下些石頭壘成的歷史,在生機勃勃的綠樹和花草之間,像是在遊人講述著什麼。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左廟小景


陳善忠說,這些斷牆,他們會保留原樣,做為山上的景點。

越往上,路徑就越來越不清晰,樹更密,草更盛。陳善忠撿幾根樹枝,讓我們拿在手上。他說,草盛的地方,很容易有蛇。他曾經遇到過一條碗口粗的大蛇。不過,一般個頭越大的蛇,越沒有毒,只要你不惹它,它也不會惹你的。倒是那些不起眼的小蛇,咬到了,把小命丟在這裡都有可能哦!

“那我們就別上去了,轉回去吧。”我們被嚇著了。

陳善忠哈哈大笑,說:“放心,我給你們帶路。當初,為了找水源,這座山,我哪兒沒去過呀!別怕,有我在。我帶你們去看茶園,馬上就到了。”

左廟村有個茶園,因為不賺錢,包給了私人。但是那個承包者也賺不到錢。主要原因,是李家大山氣溫低,茶葉採摘得晚,而人工費用高,一斤茶光成本就得一百多塊錢,所以,茶園基本就荒廢著在。陳善忠想把茶園發展成集採摘、觀光、科譜為一體的旅遊項目,跟下面的星空露營、香椿採摘還有村裡其他的旅遊資源整合在一起。

靠水吃水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大山中的扶貧工廠

萬山裡珍泉,是谷城縣首批命名的十大扶貧工廠之一。

網上有篇報道是這樣說的:“2017年3月,左廟村村民閔祖國、閔旭東父子倆投資200萬元創辦了谷城萬里山旭東山泉水有限公司。公司開辦沒多久,就迅速佔領了谷城的高端桶裝水市場。”

萬里山珍泉好是好,但是,“迅速佔領市場”卻沒那麼容易。

公司剛開業時,一個星期能賣600多桶水,一個月不到3000桶。減去工資,公司不但賺不到錢,還得虧。閔祖國急,工作隊比他還急。

陳善忠和吳中軍急的是——我們鼓勵他創業,他好不容易把架勢拉開了,卻一天天賠錢,別的村民看到了,以後誰還敢再創業?再說,他建這個廠,眼下可以解決30個貧困戶的用工,將來生產滿了,至少可以解決100多個用工,我們必須幫他!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萬里山珍泉生產基地

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的領導也很重視,要求工作隊員們幫扶貧工廠聯繫用水單位。於是,扶貧隊員們轉身變成了桶裝水推銷員。陳善忠在谷城縣組織部工作過,他先去找組織部的老同事。聽說是幫助扶貧工廠,組織部領導二話沒說,答應用他們的水。工作隊員們又去聯繫其他縣直單位,一家一家跑,不辭辛勞。後來,他們又聯繫到谷城一中,這是個大單,一天可用150桶水。

從2019年開始,陳善忠和吳中軍又開始頻繁拜訪湖北文理學院、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工作隊員們開路,然後由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的領導和學校的領導對接。

這麼辛苦,都是為了扶貧工廠。

陳善忠說,萬山裡珍泉產能是每天5000桶,只要一天能賣1000桶,就可以帶動100個人就業。

處處皆景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左廟小景

除了李家大山、萬里山,左廟村的旅遊資源還有很多。
  萬里山腳下有棵古松,當地人稱為姊妹松。這棵樹很奇特,樹幹從中間分叉,彷彿是兩棵松樹長在一起,樹冠很大,上面綁滿了紅布。每到臘月,不僅本地人,還有很多外地人專程趕來祭拜、還願。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祭拜樹神的遊客

姊妹松往前一公里,有一處神秘的天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能探明這個天坑的深度,也不知它到底通往何處。
  其他還有生命之門、後山洞、八里荒……

屋脊上的左廟村,可以說是處處皆景。

現在已有很多驢友,自發地到左廟村遊玩,探險。

工作隊就鼓勵村民們開民宿,辦農家樂。

有個叫楊仁慶的村民,過去和妻子在廣州打工。2001年,他們用打工掙的錢在路邊蓋了新房子。房子蓋好後,夫妻倆繼續外出打工,把孩子丟在老家上學,由老人幫忙照顧。趁春節前他們回來過年,工作隊找他們聊天,鼓勵他們把房子改成農家樂。

算一算,這房子建時才十幾萬,如今要改裝,光改裝費就得一二十萬……

不管怎麼說,左廟村還是非常偏僻的,萬一沒有客人來,一家人喝西北風?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襄陽市住房公積金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柴普林帶隊走訪貧困戶


同樣有顧慮的,是36歲的羅來宏。羅來宏在外面打工,鑽隧道,苦是苦,但他認為比在家裡掙錢多。2019年春節前,他用鑽隧道掙來的辛苦錢,買了建築材料,準備蓋新房子。工作隊找到他,跟他說:“你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出去打工,老的小的都顧不了。你家位置這麼好,前面就是八里荒,離後山洞也很近,你總是要蓋房子,那就蓋成民宿……”

建議是好建議,羅來宏和家人商量,結果一家人都有顧慮:村裡的旅遊資源雖然多,但是都沒有開發出來,真開個民宿,一年到頭,到底能來多少客人?搞不好連一家老小都養活不了,還不如外出打工。

再者,蓋個自住的房子,只要結實就行,管它好看不好看。要是蓋民宿,那要花多少冤枉錢……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陳善忠在“趙灣故事”的腐乳作坊

羅來宏糾結。他發現,工作隊的兩名隊員,人特別熱心,他們在城裡找了做設計的朋友,免費做了好多張圖紙,告訴他民宿應該怎麼建,還給他看圖片,看視頻,說別人的民宿是怎麼經營的……

羅來宏還在猶豫,楊仁慶先動作了。村裡給他派來了“十九匠人”中的木匠和砌匠,按照工作隊給他們的圖紙,做起了木格窗、木門、觀景平臺……

我們去楊仁慶家的時候,匠人師傅們正在忙碌。楊仁慶的媳婦坐在一個大盆子旁邊,用淘米水洗臘肉。洗好的臘肉放在一個大筐裡——好大一筐臘肉!堆積如小山,讓人看著就流口水。

楊仁慶忙著買抽水馬桶、電視機、空調。他說,要買就買好的,不買雜牌,全買大品牌。

穩定脫貧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柴普林等住房公積金中心領導查看貧困戶香菇收成

楊仁慶的哥哥叫楊仁乾,雙目完全失明,是左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吳中軍主動與他結成了幫扶對子。

吳中軍為他精準定製的脫貧措施是發展香菇種植。

他是盲人,怎麼種香菇呢?

2016年,市住房公積金中心投資9萬元,買了粉碎機,建了菌種場,交給一個家庭農場管理,網絡十幾家農戶、貧困戶,一起做香菇產業。

這裡的關鍵詞是“一起做”。貧困戶、農戶、家庭農場,還有村集體和幫扶單位,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場地的出場地,有技術的出技術,有幫,有扶,還有互幫互助。比如,楊仁乾眼睛看不見,採摘香菇的活兒肯定幹不了,他也沒技術,也不能制種,但是他可以裝袋。

一袋香菇的成本價不超過3元,如果不算工錢的話,一季能賣菌七八元,可淨賺四五元。楊仁乾家種植香菇6000袋,每年可淨賺兩萬多元。縣裡還有產業扶貧的獎勵,楊仁乾家一年的獎勵就6000元,還有賣香菇的錢,再加上,他們的孩子也從學校畢業,有了工作,所以,楊仁乾現在是不愁吃不愁穿,穩定脫貧奔小康。

貧困戶楊道軍、陳慶娥、李大河、李大國、四家距離比較近。工作隊先租來推土機,推出一塊平地,在平地上建好棚子,然後讓他們四戶互聯互助,一起制種,上架,然後才是各忙各的:日間管理,採摘,晾曬,賣錢……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柴普林在幫扶對象家瞭解情況

貧困戶王遠全,是襄陽市住房公積金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柴普林的結對幫扶戶。他是因病因學致貧。過去,他妻子,他岳父,都是重病號。他還有兩個讀書的女兒。如果不是精準扶貧,他不知道自己一家人能撐多久。現在他的日子可是越過越美。移地搬遷,他家五口人,分到125平方米的房子。在工作隊的鼓勵下,2017年,他養了30多隻羊,5頭豬,還養了一些雞。這兩年,他光產業獎補就拿了兩萬元。


從高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谷城屋脊左家廟,一個要人心癢癢的地方

陳善忠和建檔立卡戶景才章

廟村美麗的大山中,還藏著一樣寶,那就是野生獼猴桃。王遠全只要一有時間,就在山上挖野生獼猴桃的苗子,然後種到自己的山林地裡。前前後後共種了35畝。這些野生獼猴桃結了果子,賣出去,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過去,王遠全感覺自己的苦日子望不到頭,運氣也特別差。現在,他脫了貧,日子過好了,似乎運氣也變好了。先是媳婦的病一天天好起來,不到不要人照顧,還能到林站打工,一個月能掙一千多塊錢。王遠全本人,除了種植和養殖,還被村裡聘為保潔員,每天宣傳垃圾分類,收垃圾,一個月也有一千二百塊錢。這都是穩定的收入。他的大女兒也大學畢業,還在谷城開了家廣告公司……全家人的日子都越過越好了。

左廟村也越來越好,越來越美。

左廟村人的日子,也都越來越好,越來越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