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上泉坪:“压寨”夫人的心事

“压寨”夫人是我对美女赵青的戏称。

赵青是谁?

她是南漳县寨子米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总经理。

合作社为什么取名叫寨子米?

负责合作社日常事务的赵青爱人陈磊解释,因为我们合作社所在地东巩镇是中国古山寨之乡,而生产基地所在的上泉坪村境内就有三座有名的山寨张家寨、闫家寨、卧牛寨,基地与著名的AAAA景区春秋寨只有一山之隔,所以我们的合作社就顺理成章的叫寨子米啦!

我和陈磊打趣说,你现在是种植大户,以后肯定要当种植大王,大美女赵青多像你从大都市"掳掠"的“压寨”夫人啊!

对于我的戏说,赵青回应道,好啊!我等着陈磊早日当种田大王,我心甘情愿的当他一辈子的“压寨”夫人!


南漳上泉坪:“压寨”夫人的心事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家寨,寨子下是寨子米基地

我和赵青早是微信好友,之前曾在她朋友圈看到过这样一段话:通透湛蓝的天 ,纯净害羞的云,清澈欢快的水,像镶嵌于大地的一块翡翠。赵青描述的是九月的上泉坪村风光。

被赵青的描述所吸引,12月中旬,我和"襄村振兴"采风团慕名来到东巩镇上泉坪村。现在是寒冬,天依旧蓝,云依旧白,水依旧清,只是大地已不是翡翠,收割后的稻田像是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陈磊的好友,南漳香菇大王唐志强航拍的上泉坪


上泉坪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一条丰沛的小河婉蜒而下,滋润着小河边大片大片的稻田。原以为东巩镇是山区,不曾想上泉坪却有这一畈绵延千亩的平整田地。有好水好田还有好风景,自然会产出好稻米,合作社自然也有好效益。

寨子米合作社真是选对了地方。


南漳上泉坪:“压寨”夫人的心事

闫家寨下面的上泉坪村

走进寨子米合作社,迎面是一座高大宽敞的大米加工厂房,工人驾驶着铲车把稻谷送进大型脱粒机械,从出口流淌的就是晶莹透亮的大米,非常现代化。工厂的一角,几个装卸工人,正在往一辆大车上装运外销的大米,仓库里几位女工正在包装精美的高端大米,整个工厂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工厂旁边,是一排办公用房,第一间宽大的办公室是妇联授予的“赵青工作室”;第二间是农业科技大讲堂,也很宽敞,大概有八十平米;第三间是化验室和实验室。

我首先参观了赵青工作室,墙壁上挂满了赵青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办公桌上摆满了开展妇联工作的的各种活动表。

刚一落座,赵青就向我讲起了她的初心。她说,东巩有着明显的山区优势,是中国有机谷发展的核心区,寒子米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要用好这种优势,带领群众走向富裕。


南漳上泉坪:“压寨”夫人的心事

工人们正在装运外销的大米

赵青介绍说,合作社现在吸收了35名固定工人,大部分是村里的中年妇女,这些中年妇女现在就近打工,每天可以领固定收入80块钱,可以较大地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

"东巩寨子米"问世后,上泉坪村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借助春秋寨景区的辐射优势,由她牵头的妇女农家乐也红火起来。

赵青在合作社建立了上泉坪村留守人员名单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要求管理人员在聘请人员时,首先选择贫困户与本村留守人员。

村里有一贫困户王淑明,50多岁,单身一人,人很勤劳朴实。赵青到了王淑明家,从家庭情况到身体状况,从家常聊到合作社的发展,当谈到让他去做保安管理员时,王淑明像个孩子一样一边很兴奋的跑来跑去,一边笑的合不拢嘴地说:这下好了,不用出门就能挣钱,合作社股份保底跟分红,安保再发一份工资,今后的生活再也不愁啦!

合作社像王淑明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因为在家门口的合作社上班,有了工资保障,生活也越来越好,由温饱迈向了小康。


南漳上泉坪:“压寨”夫人的心事

赵青和员工交流包装技巧

喝了一杯茶,赵青又聊起了她的心事。

她说,去年我当选为全国妇联12届代表,常常在想,要实实在在的为妇女姐妹们办点儿事、办点实事。怎么办实事呢?说到底还是要把合作社办好。办好合作社,姐妹们能在家门口上班,能增加家庭收入,又可以照顾老人小孩。上班后牌不打了,闲话少了,惹是生非也少了,家庭和谐,邻里关系也和谐了,整个村庄也温馨和睦起来。

这几年来,村庄变化很大,由原来的后进村,变成现在的先进村,妇女姐妹们精神风貌的变化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妇女能顶半边天,在我们上泉坪村是最真实的写照,以小家带动大家,以家风带动社风,在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中建功立业,成就出今天的美丽家园。这不,大家都封我为编外支部书记呢,用好“赵青工作室”妇女之家的职能,把妇女姐妹们带动起来,不仅是家庭的半边天,更是社会和谐、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有效的决定力量。
我刚才在工厂里的走访,与赵青的介绍也相吻合。


南漳上泉坪:“压寨”夫人的心事

陈磊工作起来一板一眼,工作之外憨厚可爱

曹冬梅今年56岁,在合作社务工已三年多,每月工资2400元。对于这份工作、这份工资,曹冬梅感觉非常知足。她介绍说,以前没有合作社的时候,我在外面餐馆打工,一个月工资1800块钱。老公在家种田打零工,收入也不高。而且男人在家,也不知道收拾家务,家里像个狗窝。现在一家人和和美美在一起,都在家门口就业,就像《天仙配》里唱的那样,“你挑水来我浇园,我织布来你种田”,我们的生活如蜜甜啦。


50岁的彭海凤和48岁的周家秀,都是在合作社务工的村里的姐妹,都有曹冬梅一样的心声。 提起赵青和她的寨子米合作社,都是一叠声的夸赞,感谢合作社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就业,使她们的生活和谐安定富裕。


南漳上泉坪:“压寨”夫人的心事

宽敞的生产车间,工人正操作机械运送稻谷

在“赵青工作室”坐久了,我提议到隔壁的农业科技大讲堂转转。说起这科技大讲堂,又挑起了赵青的心事。赵青说,这几年村庄是富裕了,但以我对农村工作的了解,村民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所以要充分发挥好科技大讲堂的作用。


赵青详细的介绍了科技大讲堂对上泉坪的科技辐射作用。 比如水稻的全程机械化操作;又比如使用太阳能扇吸式捕虫器消灭水稻害虫;使用植保无人机飞播治病以及推广有机农业等等,这些看得见的农业知识,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现代农业意识。我们合作社现在是国家粮食作物农药减量化控害增效技术基地,是国家化肥减量化控害增效技术基地,是全国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基地。并且建有国家院士工作站,由中科院院士卢殿友教授全程指导。小小科技大讲堂作用真是大着呢。


南漳上泉坪:“压寨”夫人的心事

客户在挑选寨子米

是的,听完赵青的介绍,又让我想起了在村里走访农户的所见所闻。

四组有一户叫张社武的农户,男主人在春秋寨景区上班,女主人叫晏世媛,今年利用他家的25亩荒坡地,和其他的六户人家一起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部播种的是益母草,而且中药材合作社走的是订单农业的路子。

说起这些,晏世媛告诉我,这都是从赵青的科技大讲堂得来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我们的现代农业意识。


南漳上泉坪:“压寨”夫人的心事

市委书记李乐成等领导在合作社考察

赵青的心事可谓多呀!两个小时过去了,赵青始终在诉说着她的心事。

透过窗外,是绵延千亩的农田,农田远处是绵延的群山。赵青你还有哪些心事?哦,真有。赵青接过话说,我是市人大代表,我还要尽一份人大代表的责任心呢!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在履职尽责的工作中发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19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对乡村振兴提出的历史任务和总体要求,是新时期开展“三农”工作的顶层设计。


南漳上泉坪:“压寨”夫人的心事

春秋寨年猪宴上,香喷喷的寨子米饭大获游客好评

赵青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向我娓娓道来:我们寨子米专业合作社不断向前发展,这是上泉坪村产业兴旺的基石;我们坚持抓好有机农业,保护好绿水青山,这是村民生态宜居的基础;通过“赵青工作室”这个妇联之家,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做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通过以上这些工形成合力,达到生活富裕。


最后,赵青总结式的说道,办好寨子米专业合作社,这是我不变的初心;让上泉坪村实现乡村振兴,是我永远的使命。


我相信,寨子米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定会越办越红火,上泉坪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也一定越走越宽阔。


文字:李文泉

视频:唐志强

配图:李仕国 周政


自2018年10月开始,襄阳网友自费发起"襄村振兴"大型主题纪实采风,用文字和镜头,用民间的视角记录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襄阳农村少为人知的时代变迁细节。

目前采风已历时15个月,采访贫困村60余个,参与网友超过300人次,自理费用近10万元。采风仍在继续进行中,欢迎更多文字作者、摄影爱好者参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