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东莞盘活存量土地11430亩 闲置土地数量降至128公顷

 缘何东莞四获全省节约集约用地一等奖?

  据了解,为节约集约用地,东莞努力弹好“五部曲”,搭建管理新架构、构建政策新体系、实施储备新模式、创新改造新思路、改革供给新机制。

  市自然资源局表示,在现有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形下,该局将再接再厉,为城市发展腾挪更多的空间,创造更多的效益,为东莞的高质量发展做好土地保障。

  东莞这项指数排全国第八

  早在今年1月,全省节约集约用地考核中,东莞就斩获了一等奖殊荣,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这也是继2014年、2015年和2017年后,我市第四次荣获该考核的一等奖。

  近日,在自然资源部组织各省开展2019年度行政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整体评价工作中,东莞的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八,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其中,东莞建设用地地均GDP排名全省第三,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排名全省第二,新增建设用地新增GDP比值排名全省第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大力推行供地程序优化,狠抓闲置地处置,来促进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提升。2014年以来,东莞已四获全省节约集约用地一等奖,充分展现了东莞的硬实力。2019年,全市共处置闲置土地94宗,面积3355亩(合223.67公顷);全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含闲置土地处置)11575亩,两项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目标。

  在现有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形下,东莞自然资源人将在省市的领导下再接再厉,为城市发展腾挪更多的空间,创造更多的效益,为东莞的高质量发展做好土地保障。

  搭好“四梁八柱”顶层设计

  去年,东莞以市政府1号文的形式将“拓空间”工作上升为全市重点战略性工程,并召开全市动员部署会,由市委、市政府两位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安排,动员全市之力共同参与。

  在管理架构上,构建了市、功能区、镇街、村四级指挥架构,市总指挥部由市长任总指挥长,19个市直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设置了办公室和12个内设工作组,从各部门抽调了22名业务骨干,专职负责“拓空间”工作。建立试点机制,以28个试点为探路石,稳步推进实施各项创新举措。同时,建立统筹督导机制,强化协调、督导、考核,有效推动了各项任务落实。

  在政策体系上,市自然资源局以破解发展空间零碎化、低效化、均质化为导向,明确了“拓空间”工作思路,逐步建立以“加强规划管控、统筹土地收储、突出更新导向、科学配置资源”四大指导性意见为主导,以完善产业、住房保障、生态保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政策为配套的“四梁八柱”政策体系,陆续研究出台23份政策文件,以有力的顶层设计推进工作开展。

  四种模式打造土地收储整备新路径

  东莞制定完善土地收储整备补偿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推进通过司法拍卖途径收储有瑕疵的土地、收储市属企业统筹的土地、收储新增工业用地、收储市属企业低效用地等四种收储整备模式,每种模式都有成功例子并取得成效,全年市镇共收储土地11808亩。

  值得一提的是,莞惠城际寮步TOD站地块,从上报申请收储到地块推出市场,仅用时6个月,比计划提前7个月完成,实现了土地收储、规划设计、推出市场、财政资金快速回笼。

  此外,东莞还以石马河流域为试点,探索沿河、沿轨道、沿公路等重点区域土地整备模式,探索流域治理资金筹措机制,为落实治污任务、完善基础设施等提供重要保障,逐步走出一条以“城市经营”理念推动“城市增值”的新路子。

  去年盘活存量土地11430亩

  市自然资源局介绍,东莞主动适应省用地指标管理办法,通过大力推进“三旧”改造、狠抓省重大产业项目供地等方式,努力争取更多奖励指标,全市共获得省奖励指标7006亩、省核销指标6563亩。

  该局还修订全市指标管理办法,明确“社会与经济效益并重,重点保障、切块管理、奖控结合、倒逼存量”的管理思路,紧扣全市中心任务和重点项目,实行差别化的指标管理,市统筹指标优先保障市级重大项目及单位产出高的“倍增”等优质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镇街一般性项目由属地通过存量调剂或购买跨省节余指标自行予以解决。与此同时,并对项目建立投资产出等约束机制,确保指标投入精准并提升土地效益。

  另外,市自然资源局还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政策,大力推进存量指标清查,探索推进司法查封的闲置土地处置和闲置土地无偿收回,全市全年盘活存量土地11430亩,闲置土地数量降至128公顷。深入落实扶持实体经济政策,实施企业“倍增”计划,鼓励企业整合利用周边土地、厂房,提高容积率等,全年办理土地使用条件变更67宗,其中工业仓储用地51宗,累计增加工业厂房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有效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