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谢谢你!”

广西博白一乡村校长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年仅38岁

“我想你!谢谢你!”

朱晓玲、冯涛

2019年09月06日15:20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我想你!谢谢你!”

学生们在烛光中泪流满面

“冯老师,我想你!冯老师,谢谢你!”9月5日,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那卜镇初中,30多名因贫辍学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然而,“开学第一课”,那位帮助学生们重回课堂的校长却永远地失约了。当天,学生们在烛光中泪流满面,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着对校长的思念与感谢。

这位倒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校长名叫冯海伦。8月20日,冯海伦突发疾病骤然离世,年仅38岁。那时,还没开学。那群冯海伦挨家挨户劝返的学生,还等着开学后面对面地向他道一声“谢谢!”

“我想你!谢谢你!”

玉林市博白县那卜镇初中校长冯海伦

从教19年,坚守基层,矢志不渝。6月18日,冯海伦从博白县英桥镇第二初中调任那卜镇初中。在那卜镇初中任职的短短两个月时间,正值暑假,冯海伦毅然放弃了休息,扎根学校。

2019年是博白县脱贫攻坚摘帽年,全县控辍保学工作形势严峻。

到任的第一天,冯海伦就连夜部署开展控辍保学工作。针对那卜镇初中控辍保学材料不完善、底数不清等问题,冯海伦亲自分工落实,为每一个失学学生都安排了学校领导、老师“一对一”负责。

6月20日,冯海伦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对学校的控辍保学工作进行布置整改。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他多次召开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劝返工作,白天带队进村入户家访,晚上与同事一起加班加点整理完善档案材料。那卜镇初中的会议记录显示:7月3日、5日、8日、17日、19日,冯海伦密集地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全体教师会议,布置均衡发展、控辍保学等工作。

整个暑假,冯海伦都是在上班与加班中度过的。虽然冯海伦的家距离那卜镇初中仅20公里,但从上任到离开的63个夜晚,他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冯海伦每次从那卜镇初中到县城开会都会路过自己家。由于工作繁忙,他常常提前给妻子打电话,让妻子把要换洗的衣物打包好带到路口等他。

“虽然和冯校长接触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是他扎实的工作作风,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那卜镇初中办公室主任赖杰强说。

那卜镇地处偏远,外出务工人员多,学生流失严重。面对困难,冯海伦选择迎难而上。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截至8月18日,32名辍学学生成功劝返。

“我想你!谢谢你!”

冯海伦进村入户家访

8月19日,已经为核查学校“清零”登记表奔忙了多日的冯海伦,一大早就赶到镇上参加控辍保学“清零”行动部署会。当天下午,冯海伦与镇干部进村入户,对疑似辍学学生进行劝返,直到晚上八点多才返回学校。晚饭后,冯海伦与同事一直加班到凌晨。临走前,他还嘱咐道:“大家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我们争取7点前到,把剩余的工作完成。”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留给大家的最后一句话。

“虽然冯校长到那卜镇初中任职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他从踏进那卜镇初中校门的那天起,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当前最关键的控辍保学工作中,他的付出收获了显著成效。他的离开,是那卜镇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我们感到非常痛心!”那卜镇镇长庞海成表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冯海伦突发疾病骤然离世,令师生们悲痛不已。

“我想你!谢谢你!”

学生们自发追忆冯海伦

“老师,我们的班主任怎么了?我想回去陪陪他……”听闻冯海伦离世的消息,已经升入高中的梁善芬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因为家境贫寒,梁善芬曾萌生过弃学念头。冯海伦知道后,多次找她谈心,卸下她的思想包袱,并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帮助她、关心她。有一次,梁善芬的脚上长了一个无名疮。冯海伦知道后便四处打听治疗方法,不仅带梁善芬去医治,还帮她支付了医药费用。

“我联系冯海伦曾教过的041班学生时,电话一接通,我就说不出话来了。多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走了……”英桥镇第二初中副校长莫始明边说边抹泪。

冯海伦有三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大儿子11岁,两个双胞胎儿子两岁多。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母亲在家务农、常年疾病缠身。冯海伦夫妻俩还常年照看着患有白血病的侄儿,夫妻俩大部分的工资都花在了给侄儿和母亲治病上。冯海伦时常念叨着,等工作没那么忙了,就和妻子带着父母和孩子出去旅游。这个还没来得及实现的心愿,如今成了一家人永远的遗憾。

鞠躬尽瘁为教育,浩气长存留人间。(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