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地球居然是太陽系密度最大的天體

天吶!地球居然是太陽系密度最大的天體

週一 · 知古通今 |週二 · 牧夫專欄

週三 ·太空探索|週四· 觀測指南

週五 · 深空探索 | 週六·茶餘星話| 週日· 視頻天象

發佈於Forbes宇宙大爆炸專欄

翻譯:毛明遠

校對:牧夫天文校對組

後期:庫特莉亞芙卡,李子琦

我們太陽系內有恆星、行星、矮行星、衛星、小行星,這些天體中誰的密度最大呢?第一感覺,會覺得是大質量大體積的天體,憑藉對萬有引力和天體演化的理解,木星、太陽的密度會勝出?但實際上它們的密度不足地球的四分之一。

換一個角度,你可能會認為重元素較多的天體密度會更大,這樣水星就是密度最大的,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目前,已知的足夠大的天體中地球是密度之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天呐!地球居然是太阳系密度最大的天体

八大行星按照實際大小比例排列,但距離並非實際比例。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USER WP

密度是最簡單的物質特性之一,但並不是最基礎要素,它由質量和體積決定。從顯微尺度到天文尺度,所有常規物質都具有一定的內在能量:我們通常所說的質量。它們同時佔據了一定的空間:我們所說的體積。密度是兩者的比值。

太陽系如同所有恆星系統一樣誕生於恆星生成區域的氣體塵埃雲。45億年前太陽系就是在引力作用下逐漸形成的。我們藉助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陣列(ALMA)能夠直接觀測研究恆星和原行星盤演化。

天呐!地球居然是太阳系密度最大的天体

ALMA影像:一顆年輕的恆星HL Tauri周圍是原行星盤,行星正在形成。光譜分析表明其存在大量和多種有機含碳化合物。

Credit: ALMA (ESO/NAOJ/NRAO)

正如上圖展示的,新的恆星、行星、衛星、小行星甚至外側帶(類似柯伊伯帶)正在形成,我們可以看到中間的空缺,行星正在形成,它們正“清除”所在區域的塵埃和氣體;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溫度從中心的高溫區域向外遞減。

但是,我們無法看到物質是如何分佈的,它們中的物質包括輕元素到重元素、簡單到複雜的物質分子,甚至有機分子。這裡有三個因素主導著物質如何分佈。

天呐!地球居然是太阳系密度最大的天体

行星大小比較:地球半徑比金星大5%;但海王星半徑是地球的近5倍。

Credit: LSMPASCAL OF WIKIMEDIA COMMONS

一、引力作用

由微小粒子構成的物質盤處於旋轉狀態,靠內側的速度略高於外側,引起碰撞聚集。那些已形成的稍大顆粒,或是小顆粒聚集成的稍大顆粒,它們的引力作用也會增強,吸引越來越多的顆粒。經過千百萬年,行星逐漸形成了。

二、中心高溫和強輻射

新生區域中心物質聚集,溫度和壓力逐步上升,恆星形成。在靠近恆星的周圍,只有較重的元素可以留存,較輕的元素在高溫和高強度輻射下裂解,因此最內側的行星由大量金屬元素構成。往外側,有一個界限,我們太陽系這一界限內側是巖質行星,外側是氣態行星。而且,整個恆星系統從內往外的物質分佈可以看出,重元素逐步減少。

三、行星遷移

宇宙的時間尺度下,複雜的外部引力作用下行星的運行並不穩定,會發生遷移,可能撞向太陽,可能撞向其他天體,在靠近太陽時,原本的冰凍狀態物質會揮發。如果太靠近恆星,恆星的“大氣”會增加摩擦以致於行星的軌道不再穩定,逐漸“墜入”恆星。如今我們太陽系已形成45億年了,我們猜測在早期發生過很多事件。

天呐!地球居然是太阳系密度最大的天体

示意圖展示了一個原行星盤,恆星將“吹走”附近行星大量輕元素,遠處的較大質量天體比如木星和土星hold住了氫、氦等輕元素。

Credit: NAOJ

我們現在的太陽系貌似遵循著一個較為穩定的運行模式:我們有8顆行星圍繞著太陽在各自橢圓軌道上做週期運行;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往外分別是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帶、四顆氣態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柯伊伯帶以及奧爾特雲。

如果按照元素構成,水星將是密度最高的,它擁有高比例的較重元素。即使運行到靠近太陽的小行星,外側物質揮發後,它們的密度也不會超過水星。第二是金星,第三是地球,其後是火星,一些小行星,還有就是木星的最內側衛星木衛一(Io)。

但是通過研究廣大的太陽系外行星,我們瞭解到除了原始物質構成外,引力下的壓縮發揮了巨大作用。如果質量小於地球的兩倍,這顆行星還將是一顆巖質行星,因為更大的引力壓縮作用,它擁有更高的密度。超過這一界限將會是一顆氣態行星,外周氣體會顯著降低它的密度,因此土星就是一顆密度最低的行星。另外一個界限下,引力壓縮作用又會是主導,因此土星體積是木星的85%,但質量僅是木星的1/3。如果是更大的質量,超過下一個界限,核聚變將啟動,它會是一顆恆星!

天呐!地球居然是太阳系密度最大的天体

月球起源的一種猜測:巨大撞擊下形成岩石蒸汽“Synestia”,之後形成月球。

Credit: SARAH STEWART/UC DAVIS/NASA

如果有一顆木星一樣的行星靠近太陽,它的大氣將被剝去,剩下的內核將會是太陽系密度最高的天體。在行星生成階段,高密度和重元素會趨於內核,引力壓縮下它的密度會進一步增加,但是我們太陽系並不存在這樣的行星。在太陽系,地球就是密度最高的天體,雖然構成它的元素整體比水星輕2-5%,但地球擁有約水星18倍的質量,更大的引力壓縮作用超過了上述因素。

但地球最特別的當屬它孕育著生命!我們要加倍呵護它!

天呐!地球居然是太阳系密度最大的天体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8大行星密度對比

天呐!地球居然是太阳系密度最大的天体

Credit: NAS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