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習與音樂的關係,弄清這一點,讓孩子語文成績突飛猛進

高中語文學習與音樂的關係,弄清這一點,讓孩子語文成績突飛猛進

音樂,因其豐富的內涵和生動的內容,一直是人們休閒放鬆的很好的選擇。音樂可以舒緩心情、減輕壓力,它作為信息傳播的媒介,在我們的語文學習中也起到了獨特而且不可取代的作用。

試想,當一闕箏曲響起 伴隨著那古樸雅韻的聲音入耳,你會隨著那纏綿悲切的曲調升起嘆息、和著那包羅萬象的節奏頓生豪情,更會由著繞樑不絕的旋律將你拉進歷史的片段,去聽聽它們的故事。一曲高山流水旋律典雅,讓人如觀高山之巍巍,聽流水之洋洋,更會讓人想到那段生死不易的友情。春秋琴師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絃,終身不操。

絕妙的琴曲,動人的古事,當這二者結合碰撞,竟會產生這般讓人心胸激盪的效果,還有幽怨悲泣的《漢宮秋月》,活潑輕快的《陽春白雪》,獨具情趣的《漁樵問答》,旋律起伏優美的《平沙落雁》,當你別出心裁的將音樂與語文相結合,你會發現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音樂的具體方法是:

1、歌曲導入,創設情境。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說: “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起學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而用音樂導入課文,就可以起到渲染氣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能使學生迅速地進入到課文學習中。

比如,教學陶淵明的《歸田園居》,可先讓學生傾聽劉天華的二胡曲《閒居吟》。樂曲以舒緩、悠閒的節奏、優美如歌的旋律,描述那閒庭信步、吟詩作賦的閒居生活。這首曲子和陶淵明所要表現的安祥寧靜、悠然自得的心境一致,很容易把學生帶入詩歌要展現的意境中去。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可先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讓學生在深沉、渾厚的音符中,感受到驚心動魄的戰爭氛圍。

高中語文學習與音樂的關係,弄清這一點,讓孩子語文成績突飛猛進

2、配樂朗誦,詩情畫意。

音樂是通過節奏、旋律、速度等手段來創造藝術形象,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表演藝術。漢語極富音樂感和節奏感,因此配樂朗誦,課堂上就會充滿美感,使課文內容的立體感增強,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中去,與作者一同潸然淚下,或喜笑顏開。這時,再通過分析讓學生理解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就簡單的多。

比如教學《再別康橋》時,可首先把《再別康橋》的配樂朗誦示範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三美”和意境之美,然後對作者徐志摩的經歷、思想和創作情況以及本詩的寫作背景進行介紹,接著播放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秋日私語》,讓學生伴隨樂曲自由誦讀,在吟誦中體會這首詩章法整齊、韻律優美的藝術特點。在輕柔優美的樂曲聲中,學生們進入到美妙的詩歌世界,這時再帶領學生鑑賞詩歌就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又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可精選古箏名曲《春江花月夜》作為背景,與學生一起反覆誦讀課文第4、5、6自然段。因為有音樂相伴,學生能很快進入到幽雅、靜謐的意境裡,更能體會文章所要表達出的淡淡的喜悅、淡淡的憂愁。

3、以樂促背,事半功倍。

背誦是學生們最頭痛的事情,但在中學語文中卻有不少詩詞散文是需要背誦的。那如何調動學生的背誦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背誦效率呢?我們可以把已經譜成曲的課文作品引入教學中,使學生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體驗作品的意境,提高背誦效果。

比如教學李清照的《一剪梅》,在鑑賞完作品後,可播放安雯的《月滿西樓》,曲調纏纏綿綿,讓人無端生出許多愁絲,倍感孤寂。因為《月滿西樓》的歌詞與《一剪梅》相同,所以,反覆播放兩遍,學生基本就能跟著和唱了。同樣的例子還有林宥嘉演唱的《再別康橋》(徐志摩《再別康橋》)、王菲演唱的《明月幾時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羅文演唱的《滿江紅》(岳飛《滿江紅》),徐小鳳演唱的《別亦難》(李商隱《無題》)、姜天陽演唱的《將進酒》(李白《將進酒》)、江濤演唱的《雨巷》(戴望舒《雨巷》)等等。

高中語文學習與音樂的關係,弄清這一點,讓孩子語文成績突飛猛進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音樂,也要注意以下問題:

1、研讀課文,找準契合點。

語文教師畢竟沒有專業的音樂知識,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引入音樂時,必須認真研讀課文,精心挑選歌曲,找到課文與音樂間的契合點,這才能將兩者有機結合。也就是說樂曲釋放的情感一定要和課文所要描述的情景和表達的意境一致,否則就會弄巧成拙。

2、分寸有度,不濫用音樂。

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還是對文本的感悟理解,引入音樂也是為了讓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下更好地理解作品內容和作者情感。因此音樂在課堂上只能起輔助作用,而不是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它只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道具。否則把語文課上成音樂欣賞課,就會本末倒置。音樂只有用到點子上,才能恰到好處,事半功倍。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我們應當抓住學生的興趣,在語文課堂裡打開音樂之窗,讓學生在跳躍的音符中,放飛想象的翅膀,在不同的體驗中感受激情、感受生命,在對音樂欣賞中領悟語文,在對語文的探索中發現自己。從而真正做到快樂學習,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高中語文學習與音樂的關係,弄清這一點,讓孩子語文成績突飛猛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