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塬脫貧有良方 藥材鋪就致富路


合陽||旱塬脫貧有良方 藥材鋪就致富路

四月的乳羅山畔,陽光明媚,春意盎然,槐香四溢。在合陽縣和家莊鎮的各個藥材種植示範園裡,連片的中藥材競相吐綠,長勢喜人。

“我們這幾天已經聯繫了20多個群眾,在園子裡對去年種植的遠志藥材進行人工除草,他們都是附近村子裡的貧困戶和一些閒置勞動力。貧困戶既可以勞動力、土地出讓等方式入股,也可來打工掙錢,除草每人每天80塊。”和家莊鎮秦龍中藥材合作社董事長劉孝宗說。

合陽縣和家莊鎮地處渭北旱塬地帶,面對多旱少雨的自然條件,當地政府時刻緊盯“發展旱塬產業”這個命題,多年來一直在不斷積極探索,進行著產業結構調整,試圖找出一條能夠幫助群眾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隨著脫貧攻堅戰役的打響,中藥材產業在這片旱塬的優勢初露頭角。和家莊鎮主動實施以政府引領、村組帶動、群眾參與、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協作、合作社聯動的模式,攜手打造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示範帶動種植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有力幫助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中藥在國內的抗疫治療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藥材行情也一路走高。家劉孝宗高興地說:“幾個月來,單是黃芩每公斤的價格就從5元漲到了9元,而且是供不應求。”發展中藥材種植的這條脫貧致富的路子顯得更加寬廣明亮,群眾也更加堅定發展藥材能增收致富的信心,僅開春以來,和家莊鎮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就達4500餘畝。

截至4月中旬,和家莊鎮以遠志、黃芪、柴胡為主的中藥材種植面積從當初的6000餘畝,已發展到3.5萬餘畝,其中200畝以上的連片種植區已有15個,實現年產中藥材2.4萬噸,預計產值達1.45億元。

為進一步提升中藥材產品的競爭力,和家莊鎮的“遠志”藥材正在積極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同時也在創建合產道地藥材種植示範基地,並計劃於年內新建設中藥材交易市場一座,進一步延伸產業發展鏈條,擴大產業附加值的增收效能。中藥材已經成為當地群眾名副其實的脫貧致富支柱產業,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群眾們信心滿滿。(供稿:黨曉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