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女榜樣〡劉世霞:讓可視化成為人工智能的靈魂之眼

知女榜樣〡劉世霞:讓可視化成為人工智能的靈魂之眼

科研攻關和教書育人,這兩件事對劉世霞來說同等重要,這也是她深耕工業界多年後,最終迴歸母校清華的原因。

“比起我自己做科研,我更願意看到有更多新生力量加入可視化領域。在企業工作只能影響到企業,但當老師可以影響更多人。”

讓劉世霞高興的是,在清華大學軟件學院的支持和她的努力下,從去年開始,清華的本科生可以選修可視化相關課程了。

從IBM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到微軟亞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員,再到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長聘副教授,劉世霞在可視化領域深耕細作,每一步都走得紮紮實實。“讓可視化成為人工智能的靈魂之眼”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

01 可視化:一圖勝千言

劉世霞的研究領域是信息可視化與可視分析。她解釋說,可以把可視化看作一種“翻譯”,即將數據“語言”翻譯成視覺“語言”,讓用戶更快了解數據裡的基本內容,“可視化的基本宗旨是一圖勝千言”。

她用疫情期間新聞內容分析的實例進一步解釋道:現在網上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聞有數百萬篇,短時間內很難把所有新聞都讀一遍。為了幫助用戶快速理解新聞內容,我們抽取這些新聞的主題,將其以詞雲的方式展現出來。利用這一可視化技術,可以快速看出這幾百萬篇新聞主要包括疫情報告、復工復產、輸入病例、返程、清零等10個主題,“重點新聞內容就會一目瞭然。”

可視化和可視分析在歐美等國家較為普遍,大多數高校都有相關學科,在我國起步較晚,目前只有清華、北大、浙大等十幾所高校有相關研究生專業。

劉世霞認為,可視化和可視分析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可用於軍事、醫療、反恐等專業領域,也可以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提供便利的工具,更可以為大眾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便捷。

“可以說,可視化技術就是人工智能系統的靈魂之眼。”

劉世霞深諳可視分析的重要性,她希望大眾都能對此有所瞭解。

02 “軸”性格:造就開創性成果

劉世霞出生於內蒙古扎魯特旗,一個當年信息科學還未普及到的地方,成長於該環境下的她,如何成了一名時代前沿的領跑者?

“出於對未知的計算機學科和已知的基礎數學的仰慕,我報考了哈工大數學系的計算數學專業。”

劉世霞坦言,正是紮實的數學功底,為她今後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知女榜样〡刘世霞:让可视化成为人工智能的灵魂之眼

博士畢業後,劉世霞成為IBM中國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員,她把這份“較高起點”的工作歸咎於自己的幸運。

“研究自然語言處理的科研小組僱用了我這個博士期間學圖形學的‘外行’,可能是覺得我的學習能力與鑽研能力比較強吧。”

在研究院,最初做的都是自然語言處理的相關研究,但劉世霞還是更喜歡做用眼睛能看到的東西。她發現,自然語言處理中全靠自動算法並不現實,因為統一的模型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於是,她探索性地把自然語言處理和可視化結合在一起,嘗試突破。

當時,文本可視化的研究在我國基本沒有,劉世霞所在的小組可以說是可視分析在我國做起來的第一家。經過一段時間探索,她和團隊做出了第一份文本可視分析的研究成果,被可視分析創始人T. Ertl教授譽為“文本可視分析領域的開創性工作之一”。

“其實,對於能不能做出來,我也不是特別有信心。當時老闆多次找我談話,為我在IBM能不能生存下去感到擔憂。但我們做科研的,不就是不斷嘗試嗎?”

劉世霞還是執著地想去試一試,“軸”性格讓她堅持了下去。

這項基於主題的文本可視分析工作,不但發表了高水平論文,還有了落地成果——用於IBM客戶的信息反饋分析。她清晰地記得,該成就獲得了“IBM研究成果獎”,這是研究院第一個以研究為主的獎勵。

知女榜样〡刘世霞:让可视化成为人工智能的灵魂之眼

開創性的成果奠定了劉世霞在可視分析領域的地位。她的第二份工作——在學術圈裡有著很高影響力的微軟亞洲研究院任主任研究員,更高的起點、更深入的研究,讓她在學術圈裡逐漸得到認可。劉世霞的加入,也讓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為可視化人才培養的基地,與很多高校聯合培養了不少博士生。

也正是從那時起,劉世霞體會到,比起自己做科研,看著一個學生從零成長起來更有成就感。為了影響到更多學生,2014年,她任教於清華。

03 研究成果:被廣泛應用

在十幾年的研究中,劉世霞在可視分析的多個方向取得突破,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各大企業。

她提出的基於主題的文本可視分析模型,幫助用戶理解大規模文本數據中的主要主題、主題間的關係等,部分解決了文本數據由於其歧義性和多樣性而難以分析的難題。該技術成功應用於聯想大數據解決方案、航天科工的輔助辦案平臺、西門子工業現場分析工具、微軟Power BI以及IBM Cognos,幫助企業和政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同時,針對機器學習中模型決策過程難以解釋這一難題,她系統研究了基於可視分析的可解釋人工智能關鍵技術,顯著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釋性,為實現人機平等溝通和融合奠定了理論基礎。相關成果應用於阿里雲機器學習平臺PAI、快手短視頻內容輔助審核系統、英業達集團及天遠科技的解決方案中。

“英業達是生產主板的企業,我們用算法幫他們判斷主板是否合格。據反饋,這套系統有效檢測通過率達到99.54%,實現了每10條產線僅需2個複檢員。”

看著自己的一項項研究成果落地,看著我國科研人員不斷提出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劉世霞感謝這個時代給予每個人的機會。

現在,作為老師的她,特別想告訴那些有志於學習人工智能的年輕一代。

“只要你從心底熱愛人工智能研究並充滿期待和好奇,那麼剩下的就是如何去揚長避短。很多時候科學研究不容易定義成功或失敗,只要堅持下去,就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這是劉世霞通過親身經歷發出的真切感悟。

知女榜样〡刘世霞:让可视化成为人工智能的灵魂之眼

(本文原題《讓可視化成為人工智能的靈魂之眼》,來自《中國婦女報》2020年4月3日1版)

♦ 女報評論〡“高管涉性侵養女案”諸多疑點亟待公正回應

♦ 《不完美的她》:傷感且溫暖,熱血亦圓滿

♦ 沈躍躍:充分發揮婦女作用 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貢獻巾幗力量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富東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