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大炮兵主义建设的首次亮相

中国军队自建军开始就一直缺少枪支弹药,更不要说重火力,尤其是战争之神的大炮。可以说我军就是一路挨炸走过来的,先是国民党军队,然后是侵华日军,就是建国后在朝鲜战场上我们依然是挨炸的一方。看着别人有炮兵支援,我们只能顶着炮弹前行,要说心里不酸那绝对不可能。从那时我军领导人就心里暗下决心要建设自己的炮兵队伍,更何况西方领导人卑斯麦曾说过: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大炮兵主义建设的首次亮相

自建国开始,我军的建设就没放松过,尤其是炮兵等远程投送火力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甚至单独成立了战略部队:第二炮兵部队。从1950年到1959年,正是解放军炮兵大规模发展、大幅度提高和前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无论解放军炮兵的建设规模,还是部队素质对比解放战争时期算是步入了正规化。自1959年后,师从苏联的解放军炮兵部队摆脱了苏军影响,正式走上了具有我军特色的炮兵建设道路。自此,患有火力不足恐惧症的解放军才算是稍微松了口气。

1979年,面对白眼狼的越南,我军的炮兵部队终于拉出来登台亮相了。这一亮相,就以酣畅淋漓的战斗震惊了世人,将越南这个反骨仔按在地上使劲摩擦,就像一双铁拳狠狠的砸断了自称世界第三的脊梁。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大炮兵主义建设的首次亮相

在这次反击战中,中国共计有师属以上48个炮兵团参战,仅1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就有2000多门,还没有统计团属自有的支援小炮、迫击炮等。在前线配置的主要火炮有:59式130毫米加农炮、54式122毫米榴弹炮、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56式160毫米迫击炮以及107毫米火箭炮等。而为了达成火力优势,我军往往将炮兵集中使用,这就造成我炮兵火力是越军的5倍以上。在战斗发起前,我军总是先用炮火打击一遍,或是土豪的用炮火侦察一下,对越军阵地猛打狠造,炮弹洗地。而越军却只能有限进行反击,更多时候只好咬牙硬挺,无计可施。这使得越南步兵在很多时候还没有和解放军步兵交上火,就被劈头盖脸的炮弹炸了个七七八八。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大炮兵主义建设的首次亮相

火箭炮洗地

据统计,在28天的战斗中,我军共消耗各种炮弹88万发(广西方向60.4万发,云南方向27.8万发),其中师属以上火炮发射44.2万发,团营属火炮发射44万发。在后期炮兵为了减少撤军负荷,在弹药使用上也消耗过多,出现了不少浪费。根据战后统计,在28天的战斗中共消灭了越南5万多人,其中越军91%的伤亡是炮火造成的。做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就知道每名死亡的越军就享有17.6枚炮弹的照顾,想想都觉得刺激。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大炮兵主义建设的首次亮相

解放军炮兵阵地

面对我军如此猛烈的炮火,越军在阵地上根本无法躲避;高密度的炮火投送,使得越军根本无法抵挡,终于体验到了中国军队在上甘岭挨炸的滋味。在整个自卫反击战中,中国炮兵都将越军死死的压在地上拳打脚踢,让越军没有丝毫反击力量。而在解放军的战史上,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是我军火力强度最大的一战;并且将我军大炮的威力完完全全的给打了出来,向世人展现了中国自建国开始的大炮兵主义建设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