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不像”——80后故事

中国的“四不像”,80后的我该何去何从?!

中国的“四不像”——80后故事


我的出生地是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所以我是一个有农村户口的农民,正二八经的农民!土生土长的农民!从小跟着父母春种秋收,割麦打豆。一个农村青年;一个傻小伙!没有步入大学学堂,也没有从军报国,看着邻居们建起高大瓦房,还有那崭新的嘉陵摩托,新婚那家买了大彩电,娶回一个涂脂擦粉的大姑娘。看见这些洋气东西和幸福场面别提心里有多痒痒。

中国的“四不像”——80后故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六岁的年纪加入南下打工热潮,为了生活,为了有一技之长,为了成家立业!做着车间里眼疾手快的流水线,听着街头DvD里的《流浪歌》,听不懂的广东话,见不着的家乡人。不知从何时;学会了喝啤酒,还有那激情的蹦迪厅!没忘记那一起学“恰恰”的打工妹,没有忘记被人打破头的好“兄弟”,那时的手机是怕抢的,但是还是有人把它挂腰上!那时的日子是苦的,但工友一起很欢乐!那时的收入是微薄的,但是总会按月把收入汇给父母!那时的妹子是纯真的,但是没有把握住一个。那时候才知道原来两轮的嘉陵摩托在南方满地都是,还是四轮的大众更有派头!

中国的“四不像”——80后故事


七八年的打工生活;干过车间,做过保安,扛过服包,开过汽车。去过东莞,到过深圳。二十五岁的我终于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本想在家盖五间大瓦房,可是政策原因我们的村子,已经不给审批宅基地,没办法,咱应国家政策,也响应找对象条件,我拿出所有积蓄,在县城买了楼房,那个时候谁家在县城买了房,是光彩的,只有家底厚实的人家才能办的起!首付十五万,接下来是每月要还的“案揭款”,我比同龄人要“优越”!所以也很快步入婚姻殿堂,轻松完成了人生大事。

中国的“四不像”——80后故事


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婚后的生活总是那么拮据,在县城的面粉厂工作,每月工资,打完“房款”,只剩下千把块钱的生活费,刚开始还凑合能够,可随着物价的增长,每月工资渐渐满足不了生活需求!有些时候实在“揭不开锅”,便去找父亲手里拿点!每日劳累的工作回来却总是受妻子的白眼和报怨!久而久之,我觉得好累好累!我吃苦受累这些年,到头来成了“房奴”?每每接过父亲那如干柴般手掌里的皱巴票子,脸上仿佛被蚂蚁咬过般刺挠!我觉的我已经不是我,一个努力奋斗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吸血虫”,而这一切短期内无法改变………。

中国的“四不像”——80后故事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后劳累的父亲也因腰肌劳损住院,腰椎间盘突出,再加上血糖不稳,病倒了!看着病床上的父亲,我再也控制不住我自己,眼眶中的泪像初秋的露水,白白的,凉凉的………,难熬的一个多月后,父亲倔强的身影再次站了起来!只是比原来略显单薄,送父亲回家后,我便回到县城的家里,还没坐下,妻子就问起医院花销的事;“总共花了多少钱”?“农村合作医疗报多少”?“你总共借了多少”?“案揭款马上到期了,上个月还没还呢”?“下个月我跟孩子吃啥”?我被这五句问话搞的焦头烂额,我十分庆幸在我困难时还有雪中送碳的朋友!让我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人。

中国的“四不像”——80后故事


数月之后,也是我人生最黑暗时期;我的妻子带着三岁女儿离我而去。是的;我们离婚了,我再也受不了她的无理取闹和喋喋不休!再也不想看那张拉长的脸还有带有鄙视的白眼!再也不想听那价值观和人情味扭曲的歪理邪说!她们走了,我轻轻的为女儿留下自责的泪!一时间,我觉得我就像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弃儿,一个随风飘落的草根,一颗天边孤独的星辰。我能怨谁?我不能怨天尤人,只能怨自己没本事,废物!那段时间曾经醉生梦死,那段时间夜不能寐!那段时间风特别凉,雨特别冷,我曾经的扪心自问:“难道这就是我努力多年想要的生活吗”???我是一个农民,但是我生活在城市。我有农村户口,可我没有农村居住权。我是城里人吗?不,我没有城镇户口。说我是工人,我却没有任何正规用工编制。我有一套房,可那是我们一家两辈人共同努力才买下的!我给自己取名“四不像”。不管怎么样!我现在已经付完了案揭款,也从人生低谷中挺了过来,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开始!我最想做的就是卖掉那套困住活人的“棺材”,向那些不切实际不务实的政策说:N0,我们不须要!我没学过经济学和政治,但是我知道好的政策是让老百姓有幸福感和满足感!而不是满脑子压力像上了发条的机械一样运动!也不是像驴粪球一样,外表光亮!当下金钱社会在喧嚣的城市里我们只是弱者!

中国的“四不像”——80后故事


我只想把那个浪费我十年时光的房卖掉,用这笔钱去做我想做的事,人生本来就有起起落落,还是得坚强的生活,我想回到我成长的地方,可以种上大片果树,也可以建上大片的蔬菜棚,建一个猪场,放一群牛羊,把秸秆当牧草,把粪便为肥料,把落后的小山村变成富足的人间天堂。

中国的“四不像”——80后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