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们,接下来该卖的是音乐了吗?

在数字音乐盛行的今天,实体音乐已经式微得让人近乎遗忘。李佳琦、薇娅浮夸的“oh my god”式直播带货会成为新的音乐营销模式吗?

每年四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国际唱片店日”。一个全球唱片乐迷的节日,大型实体唱片店会举办各类活动,邀请乐队和乐迷们一起狂欢。并推出特别版的黑胶唱片和CD。

而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国际唱片店日“,是美国美国巴尔的摩的一家独立唱片店从2007年开始发起的。这一节日被视为 “黑胶复兴”的推动者。

2020年,因为全球的疫情,这样的活动也不出意外地将会停摆。

李佳琦们,接下来该卖的是音乐了吗?

对于实体音乐,这种沮丧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年就曾混乱频出。美国田纳西州的一家唱片店,在准备销售活动时,发现运来的不是CD和黑胶唱片,而是一个托盘和几瓶挡风玻璃水;一辆本该运送CD 的大货车装满了止咳糖浆;其他订单也各种出错,出现产品破损或者包装问题。

一切的源头被认为是2019四月华纳唱片将发行商改为Direct Shot(DS)。该公司承担了美国绝大部分实体CD的发行任务。从分拣到运输的压力也是成倍增加,问题也随之增加。

这些事故看起来似乎是实体音乐的末日景象,可事实恰恰相反。

李佳琦们,接下来该卖的是音乐了吗?

在数字音乐盛行的今天,实体音乐已经式微得让人近乎遗忘。但实际上据美国独立音乐协会(A2IM)调查显示,尽管实体销售整体呈下降趋势,在2019年度CD和黑胶唱片仍创造了近10亿美元的收入。特别是,近几年黑胶的市场情况一直不错,呈上升趋势。

这一切,对于中国人来说,彷佛是昨天的美好回忆。中国大陆勉强赶上了实体音乐最为辉煌的末班车。

每个中国城市音乐青年几乎都有打口磁带与打口碟的回忆。西方市场积压的音像制品,被处理成塑料垃圾进口,却以音像制品的身份在中国各地的非主流渠道流通。这种本该被资本家倒入河流的“音乐牛奶”,却在全球化时代,流向了第三世界。

而这些“音乐牛奶”也滋润了现代的中国音乐青年,以及年轻流行音乐人。成为了一代人的情怀记忆。

李佳琦们,接下来该卖的是音乐了吗?

这种情怀不是中国独有,在苏联时期就有一种“骨碟”,苏联青年找出医院垃圾堆里的废弃X光片,利用上面薄薄的乙烯基,制造出乙烯唱片。虽然薄薄的X光片无法像标准黑胶唱片耐用并有良好的音质。

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披头士、滚石乐队、大卫·鲍威等摇滚明星的歌声,才能有机会在地下室里、在紧闭门窗的苏式大楼里响起。

黑胶、CD、DAT、MD,当人们在为更好的音乐实体载体而憧憬并努力时,mp3与网络的出现让一切戛然而止。网络数字音乐成为了人类新的主流音乐模式。

李佳琦们,接下来该卖的是音乐了吗?

一次次替代与革命,从盗版,到下载,到流媒体,到今天,数字音乐平台已经成为整个数字音乐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中心枢纽。

IFPI发布的“2019年全球音乐报告”显示,在付费流媒体的推动下,流媒体音乐总收入增长了34.0%,几乎占总收入的一半(47%)。拉丁美洲地区连续第四年增长最快。亚洲和澳大利亚地区是第二音乐市场(包括物理和数字)。

在中国,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QQ音乐…一个个IT大鳄的进入,将流媒体音乐确立为主流音乐销售模式。

而且实际上,流媒体的付费更多是为流量付费,而非内容完整购买。这正是乔布斯曾经怼过的音乐营销模式:租音乐。

李佳琦们,接下来该卖的是音乐了吗?

所以,问题依然是:如何将音乐卖出去?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实体活动停摆。在困顿中的音乐人们,以前所未有的密度进入直播间,手机屏幕成了音乐人的新现场。线上音乐上会,线上音乐直播,这是多少音乐人曾经设想的场景,但绝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突然。

在中国李佳琦、薇娅的直播营销成为一朵朵炙手可热的的经济昙花。连情怀与“工匠精神”的罗永浩也带着“爱一行黄一行”的激情进入了。

依靠背后不明就里的运作手段,流量的支撑以及并不明晰的盈利前景,浮夸的“oh my god”式直播带货会成为新的音乐营销模式吗?

李佳琦们,接下来该卖的是音乐了吗?

实际上,和技术产品比较,音乐是最不需要复杂的功能性介绍与促销的。可有趣的是,最早的直播带货模式,却是从流行音乐开始的。电台、DJ、排行榜,对音乐资源进行有序化与专业化筛选、整理,编排,宣传与促销。曾经支撑起实体音乐最为辉煌的时代。

今天这一切,能重新复制到网络数字时代吗?

无论如何,从黑胶、打口碟、骨碟这些故事,却看出一个道理:所有的艺术的出卖的——都是情怀。

李佳琦们,接下来该卖的是音乐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