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女孩失聯,或和日本“物哀”文化有關,而中國缺失死亡教育

從潿洲島19歲失聯女孩留下的遺書中可以看出,她憧憬日本的自殺文化。

日本存在自殺文化的,而且不止日本啊很多地方都有。日本文學界稱之為“物哀”,推崇絕望的美,破碎的美,我們熟知的川端康成,太宰治,村上春樹都是沉浸在“物哀”裡的。日語課的時候老師講過,高中閱讀課的時候老師也講過。

19歲女孩失聯,或和日本“物哀”文化有關,而中國缺失死亡教育

可能就是因為憧憬日本的自殺文化,才去學的日語吧。文學影視遊戲無一不在強化對死亡的美化。這些年輿論還在不停地對“死亡教育”教育造勢,說中國人就是缺乏死亡教育,實際上“承認自己對死亡一無所知”不才是最科學的做法嗎?

但是,日本文化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雖然日本文化整體上給人“物哀”的印象,但是也有催人向上、鼓勵普通人甚至非常不器用的人奮力求生的一面。中國現代文化喜歡一味強調正能量,導致部分年輕人對偏消極的信息沒有抵抗力,但實際上消極情緒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需要被體會、理解、消化,在我看來這才是癥結所在。

19歲女孩失聯,或和日本“物哀”文化有關,而中國缺失死亡教育

自殺肯定有強烈外因影響,多種研究表明,各國青少年自殺率上升與手機互聯網等普及相關,也與致幻藥物、槍支、酒精容易獲取有關。自殺也具有社交傳染性,所以當然有外因影響。

不管是日本電影還是文學作品,基本都透露一種“美而哀”的感覺,如果沉迷其中,人會慢慢走向平靜壓抑。我想,人終究是社會性的,中國的“關係”,日本的“羈絆”,歐洲的“契約”,都是我們聯繫彼此的紐帶,多把注意力放到更有意思的人和事情上去,世界那麼大,總有某一天/某個人/某件事讓你心馳神往。

19歲女孩失聯,或和日本“物哀”文化有關,而中國缺失死亡教育

其實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許多青春期衝動自殺的人都會後悔的。曾看過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因為失戀一時衝動吞槍自殺,雖然因此毀容她卻努力的想要活下去,自殺的時候是真的想自殺,可是也真的只是一時衝動。看日本漫畫片翼迷宮的時候我也有這樣的體會。

說實話很多時刻,活著都太難了,工作不順,經濟緊張,沒有空間,未來茫然,但是一想到如果死了就再也不能吃到火鍋,日料,小甜蝦,奶茶,舒芙蕾,芝士蛋糕,燒烤,啤酒……想到這些,活著也就沒那麼難了。

我覺得開展死亡教育的意義就是於讓我們學會尊重和重視生命,敬畏死亡,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