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會員店,被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盯上了

武漢解封后,大家才算真的鬆了一口氣,對生活的激情也重燃起來。

曾經在家中老實待著的山姆會員們,終於放開了手腳,在店內買買買之餘還不忘在微博分享美照。

有自嘲順便來踏青的,有曬出山姆美食的,還有安利寶藏商品的,實力演繹什麼叫做“失而復得”的美好生活。

山姆會員店,被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盯上了

這些社交平臺上的種種歡快,都有個關鍵詞——山姆的出現。他好像有種魔力,讓大家pk似的打卡曬評論。山姆很火確實不假,但為啥最近流量這麼大?

來了就走不動路 逛了就捨不得走

相比普通的超市,山姆會員店是倉儲式風格,九米高的空間搭配高大的貨架,給人一種既寬敞又整齊的感覺。

傳說中可以坐進倆孩子的超大購物車,算得上是為會員制特色的大包裝和預包裝商品量身定製,多少好貨都裝得下。

山姆會員店,被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盯上了

第一次入場的新手或許還在感嘆這種與眾不同的購物環境,但對於那些老會員來說,在門口選一束鮮花,依次打卡健康中心測測血壓,再有條不紊地從各個區域選購當季爆款好貨,一通操作早就信手拈來。

山姆會員店,被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盯上了

店內尋寶進行時 老會員也有新鮮感

雖然山姆上新貫穿全年,但本輪新品還是新鮮感爆棚。星空玫瑰的紅白葡萄酒、不同酸度的咖啡粉成為新寵;山姆採自豐收季節的新西蘭金奇異果、有機南瓜和樂淇蘋果等,也讓“不時不食”成為常態。

並且會員在購物的過程中,會有意識地主動搜尋這些新品。這種和新品有期而遇的體驗,讓會員們每次逛下來都有新鮮感,就像尋寶一樣。

山姆會員店,被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盯上了

老會員的選擇是山姆最好的促銷。當那些裝著紙核芒、奇異果的購物車一次又一次從你眼前閃過時,說不好奇都是假的。

總能在別人的購物車裡發現自己也想試試的“爆款”和新品,這種被其他會員“無意識安利”的情況,已經成為很多人在山姆購物的共同經歷。

山姆會員店,被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盯上了

山姆店裡幾乎沒有任何打折信息來刻意引導消費者購買什麼商品,但是卻創造了新品不容錯過的氛圍。用新奇有趣的購物體驗引客到店,再借助會員的購物車讓他們互相安利,山姆營造的環境著實有效。

非得做個創新者 自有品牌強行拉仇恨

當然了,現在消費者都不傻,從看到別人車裡的東西,到認定別人車裡的東西是好貨,這兩個維度之間其實還差了一層,那就是對商品品質和價格的信賴。

但要做到這點,往往要親自下場,整合供應鏈來把關,才能保證商品從品質、價格、包裝、性能等各個層面全程可控。

而山姆恰恰就有自己的品牌“Member's Mark”,暱稱MM,一個只有山姆會員才能買到的“寶藏牌”。

比如生活用紙,一年在山姆囤兩次就好了,因為MM全部採用了維達等大牌加工,質量自然有保障,價格還更優。除了代工,MM還有自主研發模式。像最近很多會員自發安利的弱鹼性“巴馬”礦泉水,就是一個新作。

可能很難想象,從挖掘需求到尋覓水源,再到品質管理和批量生產、運輸全國,全程由山姆把關。端到端,一個零售商幹了一個行業的事。

在價格上,48瓶300ml的“巴馬”礦泉水只賣39.8元,合一瓶還不到一塊錢。

除了這些高性價比的產品外,烤雞、蛋糕、牛角包這些鮮食也一直在山姆會員的安利榜單上。

山姆會員店,被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盯上了

一隻現場製作、出爐只賣四小時就下架的熱乎烤雞,只賣39.8元,成為熟食區較快搶完的產品。一整個足夠撐起五六個閨蜜下午茶快樂的榴蓮千層蛋糕,也只賣88元。

這樣就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女生一進山姆就先去烘培區拿了再說了。

從在店觀察看,MM品牌會員滲透率極高,紅棗、牛奶、堅果、雞蛋這些“買買買都說厭了”的明星商品,更是小紅書山姆安利文裡永遠的主角。隨著MM的咖啡豆、蠶絲被、快熟燕麥片這波新品的不斷加入,這個家族還會繼續紅火下去。

山姆會員店,被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盯上了

從購物管到飯桌 會員的生活大管家

優質的線下購物體驗,與品質和性價比極高的商品構成了山姆會員店的核心,也成為會員復購的關鍵。

山姆會員店,被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盯上了

以山姆王牌的美洲、澳洲冰鮮眼肉牛排為例,他們都是3塊牛排為一組包裝,剛好適合家庭日常所需。而日常與這些牛肉配套出現的,還有一位出身米其林的山姆大廚。

營養好在哪?問大廚。不會選牛排?問大廚。不會料理?也問大廚。從選購到烹飪到餐桌,一站式服務,簡直就是個山姆會員大管家。

當商品和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再難分開的時候,生活上的那些美好記憶就會和品牌關聯在一起。

要知道,即便購買者對牛排的“谷飼時間”、“雪花分佈”這類專業名詞再瞭解,也及不上家人吃過後的那個點贊。許多高收入家庭正是在這裡的消費經歷中養成了進口牛排的飲食營養習慣,從這個層面來看,說山姆影響了部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方式也不為過。

山姆會員店,被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盯上了

沒有一家企業不希望得到顧客的認可和信賴,但有些倒在了利益面前,說白了,還是目光太過短淺。

與十年、二十年的短期利益相比,難道不是將產品融入用戶的生活,培養用戶的生活方式,繼而獲得長遠的收益更有價值嗎?

當人們對美好生活產生追求的時候,才更清晰地意識到,那些一直陪伴自己的品牌有多麼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