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成都七中,115歲!

在成都,有這樣一所中學

讀過的為它驕傲

沒讀過,也深深嚮往


她的名字就是成都七中


今天,成都七中,115歲!


今天,4月12日


成都七中115歲啦!


今天我們就來818成都七中。


01

成都七中:家喻戶曉的存在


在成都乃至整個四川的教育界,“四七九”都是家喻戶曉的存在。


成都七中校址幾經遷徙,最後落在林蔭街(2010年成立高新校區),而七中的傳說便從此處開始。


今天,成都七中,115歲!

今天,成都七中,115歲!


成都七中四個字的“金字招牌”,是1994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視察成都七中時的題詞,然後把落款拓下來用的。


至於為什麼加掛“成都中學”?


有種說法是,2014年的9月10號,在教師節慰問時,省上決定把“成都中學”這塊牌子給四川省最好的中學,大家都不敢吭聲。


後來,這個名字被烙到了七中門口。


成都七中正式加掛“成都中學”的校名是在2014年的10月。


聽聽更官方的說法:


成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七中在上世紀50年代之前就有成都縣立中學的名字。這次加掛成都中學校名,是恢復其歷史傳承。


“直到現在,許多老成都還記得成都縣立中學這個校名”,成都七中相關負責人稱,每一位從七中走出去的七中人都有濃濃的七中情結,“這不僅是一所學校,同時也是七中人的一段人生歷程”。所以重新加掛這一校名,是對七中歷史傳承、人文底蘊的一次迴歸,同時也是學校持續發展革新的一次契機。


加掛成都中學的校名,既是社會各界對學校近年來已經具有的辦學品質的高度讚賞和一致認同,也是對成都七中源自“成都縣立中學”的情感迴歸,更是全社會寄予成都七中在未來全面、高效發展,持續引領成都基礎教育的期許。


02

一覽眾山小的七中


就算沒有“成都縣立中學”這段歷史淵源,成都七中改名叫“成都中學”也是當之無愧的。


關於成都七中,有個很有名的段子:


傳說七中老師常用這句話來鞭策學生

“你們要是不好好讀書

以後就只能上對門子的川大

所以,現在川大又有

“成都七中附屬大學”之稱


當然,高考錄取數據告訴我們,七中的同學就算要考川大,也是不太容易的。


成都七中的學霸有多牛,看兩組最新數據就知道了:


今天,成都七中,115歲!


在競賽上,成都七中在川內一騎絕塵。


而在全國範圍內,誰堪與之爭鋒?


衡水中學而已。


今天,成都七中,115歲!


當然,如果你覺得七中的學霸們只是死讀書,那七中的機器人戰隊、合唱團、管樂團等各種成績可以自行get一下。


03

人才濟濟的七中


而在人才培養上,成都七中從不缺席:


張興棟等9位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都曾在成都七中就讀。


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SASTRA拉馬努金獎(傑出貢獻年輕數學家獎項)獲得者張偉,畢業於成都七中。


以及更多年輕的面孔:


今天,成都七中,115歲!


王小川,搜狗的CEO,想必大家都知道,王小川18歲獲得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比賽金牌。財務自由,帥不說,關鍵還單身。


今天,成都七中,115歲!


李飛飛,斯坦福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聯席院長。她於2013年至2018年擔任斯坦福大學AI實驗室主任。2020年2月6日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今天,成都七中,115歲!


周濤,27歲成為電子科大最年輕的教授,現在是大數據研究的領軍人物。他在多個場合講述過,成都七中教給了他三樣東西:獨立和自由,快樂和純粹,格局和事業。


04

自帶網紅體質的七中


在祺爸眼裡,成都七中是一所偏理科的學校,謹慎低調,但卻自帶網紅體質。


今天,成都七中,115歲!


2018年年末,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報道刷屏網絡。


它講的是成都七中網校的故事。


成都七中網校,採用遠程直播技術,將成都七中本部課堂教學內容輸送給遠端學生,使偏遠地區學生實時參與成都七中的教學活動,與七中教師進行實時雙向交流。


所以說,七中還是網課的鼻祖,這幾天把家長、娃娃、老師折騰得死去活來的釘釘、騰訊等網課平臺,還只是小輩。


數據顯示,現在有200多所貧困地區的學生跟隨七中平行班直播,一起上課、作業、考試。


這些遠端的孩子們(四川境內如康定、馬爾康,以及省外雲南、貴州。)都能享受到七中的部分優質資源。


而有些同學,從一開始的高一隻能考30分,高二到100分,高三最高分就和七中的差6分了。這十多年來,在直播班的7.2萬名學生當中,有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數考上了本科。


許多人的命運因此而被改寫。


文章一出天下驚,除了讚美當然也有批評。


有網友說,改變更多人的命運,一塊屏幕,遠遠不夠。


需要好多塊?這個網友也沒告訴祺爸答案,曉得答案的可以私信我。


有網友說,一塊屏幕改變不了命運,真相只會讓你更痛苦。


真相是什麼,你們自己去看。


也有人說,一塊屏幕什麼都沒有改變。


至於改沒改變,祺爸想說,你我說了都不算。


最後,這事教育部部長還出來了點了個贊,說:這個事非常好!


在更早的2017年,周立波和唐爽的互撕事件,各位看官還記得否?


唐爽,高中便就讀於成都七中,如果沒有和周立波的恩怨牽扯,他或許早已是一個學術大咖。


世上沒有假設。


在唐爽最困頓的時候,成都七中並沒有落井下石。校長易國棟發表了一篇講話文章《播下優質的種子》,節選其中一段:


也許同學們會問,如果明天或者後天就有了定論,唐爽的確存在一定的道德失範甚至觸犯了法律,七中會怎樣看待唐爽呢?事實為依據,法律為準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德才兼備,德在首位,這是七中一直以來的認識和堅守。


老師們、同學們,每一個在七中校園裡綻放過青春光彩的學子,不論傑出與平凡,都是七中的孩子。中學時代的唐爽有突出的優點,也肯定會有缺點,我們把他作為榜樣宣傳時,更願意放大他的優點,這是人之常情,不僅對唐爽這樣,對所有的七中學子,老師們都會這樣,母校記住學子們的首先是他們的精彩。教育不是萬能的,七中也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我們也希望所有的校友,記住在七中的美好,忘記在七中的不愉快。


什麼是母校?這就是母校。


而當時間晃晃悠悠來到2020年,七中老師說,不能把冬天唱成春的開始。


火遍全網。


當然,冬天裡的一把火,也沒燃燒不到好久。


今天,成都七中,115歲!

成都七中校訓


七中現任校長是易國棟,憨厚敦實,也是相當低調的一個人,但有意思的是,每次公開致辭,都要在教育圈刷屏。


祺爸再節選一段2019年畢業典禮易校長的致辭


樂觀、積極、向善、向上應該是七中人永遠的人生態度。


領軍人物的人生態度對團隊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力戒浮躁,極反媚俗是七中人的精神氣質。


同學們,畢業即是結束更是開始,人生一帆風順是祝福,風風雨雨是規律,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請牢牢記住七中校歌的最後一句:七中兒女,凌雲之上。請牢牢記住我今天致辭的題目: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


題目來自於任正非。


在18年的畢業典禮上,易國棟的致辭也是金句頻出:


同學們,知道你們留給七中最美好、最重要、最深刻的是什麼嗎?


你們留給七中的最美好的,不是青春的容顏,而是最後一餐你寫給食堂師傅的小紙條;


你們留給七中的最重要的,不是奧賽的金牌,而是成人禮上你獨創的對父母深情的告白;


你們留給七中最深刻的,不是高考的分數,而是最後一天乾淨整潔的教室以及最後一次課間操的激情與堅持。


你的一個眼神,一句鼓勵,一次理解或者一場輝映,點亮的不僅僅是身邊的人的心,還有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的職業和人群,這些都是七中學子與眾不同的優秀和與眾不同的精神追求。


關於愛情,易國棟說,高中生最美的愛情是暗戀:


同學們,我也曾經講過這樣的話:“高中生最美的愛情是暗戀”,在你們就要離開的今天,我還想補充一句:“遇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青春萬歲”。


昨天,易國棟校長在【寫給115週年華誕的成都七中】

這封信裡,說得擲地有聲: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做時代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代代七中人的精神基因。在七中人的信念裡,擁有善良之心、悲憫之心、感恩之心、責任之心,是一個人成為大寫的人的必備品格。


“大而能容,剛而不屈,中而無偏,正而遠邪,斯四者,為中華民族之特性,亦即學校培育青年之德性也。”每一個七中人,都要審是遷善,立身正大,德性莊嚴;更要模範群倫,為國家的強盛,為民族的復興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勇擔責任。


七中兒女,凌雲直上!


今天就說到這,如果你有七中的有趣故事,也可以私信給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