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同行》,最終收穫高口碑的底氣是什麼?

在春節檔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這部熱血勵志劇很低調,但它用看得見的誠意、過硬的實力和口碑顯示出了充沛的後勁。

由黃子韜和易烊千璽主演的青春勵志大劇《熱血同行》,講述了動盪不安的清末民初,留洋歸來的貝勒爺崇利明遇到了初到京城的平民少年阿易後,共同集結了幾位年紀相仿、志同道合的朋友重組豔勢番。這一群熱血果敢的青年在家國危難之際不忘初心、挺身而出,完成了自我成長和對家國大義的無畏追求。

這部熱血勵志劇以清末民初的時代風貌為故事背景,通過輕鬆愉悅的敘事方式與節奏、真誠熱血的演員表演、製作精良的服道化等細節,謳歌了以崇利明與阿易為首的一代愛國青年攜手前行、護衛家國的熱血傳奇。

縱觀以往那些相同時代背景的影視作品,要麼側重於亂世中痴男怨女的愛恨情仇,要麼聚焦於市井小人物遊戲紅塵的奇遇歷險,但是以少年英雄面對時代動盪和艱難險阻時,不忘初心,攜手同行,共同保衛家國的作品並不多見。

今天我將從群像雕琢、敘事手法、細節打造、價值共鳴四個方面為大家分析《熱血同行》的匠心彰顯與品質突圍。

01、群像雕琢:作品塑造了特殊時代下身份各異的年輕人,強調了他們的熱血奮鬥史與浮沉的價值觀,構建出時代背景下的青年格局

這部劇弱化了歷史中的大人物,重在還原歷史中的小人物,尤其是熱血青年。以他們為代表折射出不同階層、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群體,突出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傳奇感和戲劇感。下面我選取三個代表人物來說明:

①貴族代表:滿清正白旗貝勒爺崇利明

黃子韜飾演的崇利明是滿清正白旗的貝勒爺,出身高貴、早年留學日本,遊學英倫且武藝高強,深受外國先進思想文化的影響。他一出場就是著洋服、開洋車,舉止新潮與印象中留長辮的八旗子弟形象相去甚遠。

他除了身份高貴,還兼任皇權護衛組織豔勢番番主和京城禁衛神機營副都統這兩個社會身份。他也很親民,會保護與他並沒關係的羊肉館爺孫倆,會仗義相助芳兒、仙兒等底層社會的人民,對待權霸賈長安他則毫不留情,一巴掌打掉他的牙。

我認為崇利明是一個受新思想影響的熱血男兒,擁有多面的人格魅力,心繫國家,一心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如果說他前期是為了挽救大清而努力,那後期則是為了理想而奮鬥。在他的身上既有傳統思想,又有進步與開放,呈現出一種受時代影響的“撕裂”感。

②平民代表:馬賊村復仇遺孤少年阿易

易烊千璽飾演的阿易是屠殺馬賊村遺留下來的孤兒,從小與大傻相依為命,儘管普普通通的但武藝高強。為了尋找當年被搶走的母親,來到了偌大的京城。

身無分文又毫無人脈的他尋找失親談何容易,好在與崇利明不打不相識。兩個熱血男兒聚到一起相互熟悉後,阿易為了幫親人報仇加入豔勢番,卻在找到母親後眼睜睜看著她葬身火海。之後,他選擇征戰沙場,無奈又捲入與生父的糾葛。

與貴族出生的崇利明不同,阿易是平民的代表。他從小深受個人恩怨的糾纏,遇到崇利明後深受家國大義的影響,一點點蛻變成長。前期他為家仇而入豔勢番,後面則為家國大義而留在豔勢番,與一群志同道合的熱血青年一起破腐朽、立新規,篤定前行。

③女性代表:意識覺醒的新時代女性語初

胡冰卿飾演的語初是一位清朝的格格。前期聽從舅舅哲聿王爺的話找崇利明麻煩,一出場就帶著一群男人去搜尋崇利明私藏的軍火。身手不凡的她和男人打起架來,絲毫不弱。後來為了幫舅舅打探情報加入豔勢番,與崇利明成了一對小冤家,與阿易也有不解之緣。

加入豔勢番後,她和男子一同進行高強度訓練,讓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形象陡然樹立。性格剛強的她並不缺失女性之美,身上更有睿智聰明的一面,比如憑藉搜查軍火是刻意點明崇利明身處環境的利害關係。

在我看來,語初是劇中對女性形象刻畫成功的典型體現。她與那些保守且受封建思想迫害的主流女性不同,出身皇室的她驕傲又理性,是當時愛國意識覺醒的新女性代表。如此優秀的她完全可以成為那個時代的英雄人物。

02、敘事手法:採用“Y”字型敘事結構,架構多條並行的敘事線,兼容不同元素完成喜劇衝突,深化熱血青春的精神內核

本劇的敘事手法格外巧妙,在不同的時間點架起不同的敘事線,出現了多條敘事線並行的敘事空間,最終將這些故事線匯於中心思想。同時整體敘事節奏輕快,不乏輕喜劇的元素。

①敘事節奏輕快,不同節點出現不同敘事線,並且敘事線終結的落點很乾脆

第1集,借權霸賈長安欺凌羊肉湯館女兒,安排兩位主人公相遇,隨後引出語初、楊真等相關的人物;第5集,藉助皇帝駕崩結束了崇利明兄長和父親的親情線,過渡至豔勢番番主就任的家國情感線和豔勢番成員選拔的兄弟線;第16集,以崇利明策劃剷除腐朽勢力為由頭,完成了新舊豔勢番的轉換、阿易身世揭露、楊真和蓮二接連下線等劇情。《熱血同行》做到了讓多線敘事的方式,在悲喜交加和錯落有致的節奏中流暢多變,既實現了戲劇衝突的效果,又適應了當下年輕人偏愛情節緊湊但敘事鬆弛的觀劇體驗。

另外,值得稱讚的是在每一個分橋段的落點設計上,採用聚焦於單一物品的搖鏡頭來實現,以一個意象作為一段多線敘事的終結。例如:

舒爾泰自刎之後的喪鐘響起;崇利明父親審修被殺之前的電燈熄滅;阿易跪別亡母的胭脂盒。在我看來,採用如此有衝突落點的設計,一是完成了剋制化表達,二是豐富其他人物的劇情。這種意猶未盡的情緒把握讓整部劇變得更為飽滿。

②採用對比的手法讓劇情不乏輕喜劇元素

皇室出身的語初初次踏入上林仙館時,因崇利明見仙兒而氣急,自此促成一對歡喜冤家;平民背景的阿易,之前未曾見過洋酒、咖啡等舶來品,喝不慣的他露出了很多反差萌的表情;精通各類武器的瘟狗,在拿起槍械等武器時展現出的小得意的情緒格外有趣。如果把劇中的出現青年分為兩類,那麼一類是不受傳統束縛的,一類是對清廷腐朽勢力唯命是從的。正是因為兩類青年之間的鮮明對比,使得衝突的臺詞和情節的喜感既豐富又不失自然。

03、細節打造:作為一部尊重歷史脈絡的傳奇劇,鋪陳的年代感,隨處可見,多處良心細節的加持,進一步成就了品質好劇

《熱血同行》非歷史正劇,但是從鏡頭、服裝、道具等很多細節都體現著當時的時代背景。將一個動盪又生機勃勃的年代鋪陳在觀眾面前,努力做到了紮根於真實的歷史,力避懸浮感。

在清末民初發生過很多歷史事件,而這些真實的歷史事件都被巧妙地融入到了劇中,比如光緒和慈禧從來沒露過臉,但他們都在背後影響著這個時代,影響崇利明、阿易等人。

崇利明被設置成到日本留學,讀軍校。這裡的軍校就是鼎鼎大名的“陸軍士官學校”,去日本留學熱潮也很契合歷史,因為魯迅、黃興、陳天華等都是那個時代去日本留學的。 光緒讀孟德斯鳩相關書籍以及滑冰的場景,這些小細節也真實可考。

在人物造型上,崇利明華麗而不失穩重,符合新舊交替的社會風潮。阿易的服裝則隨著身份的變化和人物的社會成長,經歷了平民裝、校服和軍裝的變化。

顯而易見,主創團隊前期做了不少歷史查證,然後將這些線索用戲劇的方法融入故事當中。可以看得出來劇組盡力以真實的歷史為背景,讓故事有根,避免懸浮感,讓觀眾在似曾相識的歷史場景下產生更強的帶入感和共鳴。

另外,劇中對畫面的構圖和攝影也很講究,盡力用影像講故事。首集借崇利明的視角一鏡到底展現鮮豔亮麗的新舊交替世界。小太監端著碗走在下雪的皇宮中、周覺在居酒屋門口撐傘等畫面也採用了一鏡到底、航拍等形式。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色彩和畫面表現其實也是電視劇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部作品是否用心,觀眾是可以從一場場戲,一個個鏡頭中看出來的。

04、價值共鳴:以熱血、成長和個人抉擇為三大核心關鍵詞 ,從信仰出發,用家國情懷來傳達正能量,引發價值共鳴

影視作品是正確價值觀和社會正能量傳播的重要媒介。《熱血同行》通過年輕人的獨特視角,傳遞了“熱血賦長歌,不負青年行”的主旋律價值導向,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價值共鳴。

①熱血

要問《熱血同行》的彈幕裡出現最多的字是哪個?一定是“燃”這個字。“燃”是本劇貫穿始終的東西,“燃”的根源是少年的熱血。

前期是從個人角度的“燃”,如崇利明打抱不平、懲治惡人。阿易為了救發小大傻,不顧生死闖青幫。後期是家國角度的“燃”,當國家處於危難之際,個人命運與民族、國家捆綁在一起,一代熱血青年擔負起了保衛家國的大任和救國救民之道的探索。

“熱血”代表了以崇利明和阿易為首的一代愛國青年,在國難當頭時身上散發出的那種無畏、勇氣和銳意。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蓋世英雄,他們每一個人都活成了那個時代的英雄。

②成長

從階層來看,成長對象分為貴族階層和貧民階層。出身尊貴、留洋歸來的滿清貝勒爺崇利明,不迷戀榮華富貴,也不與腐朽勢力同流合汙。他在亂世中為守護國家尊嚴而奮鬥,為解救民眾而奔走。童年悽慘的復仇遺孤阿易,從小與母親分離,結識崇利明後,加入了豔勢番,成長為一名保家衛國的戰士。

從群體來看,成長分為擁有新思想萌芽的青年和女性。受新思想萌芽的崇利明和阿易,在坎坷與挑戰中經受心理和生理的雙重磨礪,成長為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豔勢番中唯一的女性成員語初,雖是一位出身皇室的天之嬌女,但是在波譎雲詭的動盪時局下同樣有女性的堅韌,她的轉變代表的是女性的成長。

“成長”代表的是歷經家仇國恨和風雨洗禮的年輕一代,在痛苦和蛻變中不忘初心,為自己、為民族、為國家篤定前行,逐漸變成了更好的自己,變成國家和民族需要的時代青年。

③個人抉擇

在動盪年代,以崇利明為代表的貴族階層,要不要放棄尊貴身份,為了家國而去推翻自己原有的階層。以阿易為代表的貧苦百姓,當看到了國家與民族復興的希望,要不要挺身而出去引領時代。這是他們所要面臨的個人抉擇。

劇中當面臨國家利益和個人情感的選擇時,有血有肉的青年們儘管出現了牽絆與搖擺,最終還是選擇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因為個人抉擇已不僅僅影響個人,而是影響整個國家與民族。特殊時代下個人抉擇的重要性促使他們挺身而出,用熱血為更多人開闢了一條光明之路。

人生路漫漫,每個人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選擇與誘惑,個人抉擇重要性體現在方方面面。只要守住本心,敢為人先,並肩而立,不負信仰,不負家國,就一定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總結一下:

《熱血同行》將厚重的故事背景與重大的歷史事件巧妙地設伏於劇中,聚焦亂世家國中的青年成長。在亂世中,一群身份各異的年輕人,在歷史的夾縫中充滿熱血地行使他們的使命。在尋找民族前景的同時,也在尋找他們自己的那束光。這樣的青春厚重而耀眼!

“篤前行而勿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這是《熱血同行》中奮發青年們的青春,也是故事所要表達的主題。而這種精神,放諸此時同樣適用,依然能感染當下的年輕人胸懷熱望,無問西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